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并利用家国情怀的教育资源,以丰富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和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家国情怀;课程资源;高中历史;研究利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资源,并利用网络、图书等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从以往的课程资源利用来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开发,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历史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整体培养,家国情怀教育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教师在对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对家国情怀教学内容上的开发、挖掘不够,另一方面,在教学结构上较为单一,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情况无法满足新课改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需要教师重视并开发具有科学性、多样化的家国情怀课程资源,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家国情怀教育。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历史课程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有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且促进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类相关资源的总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有丰富多样的来源、形式,主要包括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如,各年级段的历史教科图书、互联网科技成果以及物质课程、人力课程资源等。教师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断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宗旨从核心而言应依托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入、清晰的了解,并油然而生对国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庭的拥护之情。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事迹,在当今时代,要求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在各历史时期的先贤风骨中都可强烈感知并成为教育的依托。
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来源
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有丰富多样的来源、形式,主要包括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一是课程教材资源,包括教学活动所能够利用的所有素材及手段。如,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历史练习册、电子音像资料等,这其中使用最多的则是课程教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深入解析每一章节的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历史图片等,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学习并深入领会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并发自内心地产生家国情怀。二是校内校外的图书馆资源。这其中包含有大量通俗的历史读物,如历史小说、名人传记、历史图片及名人真迹等,都是教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素材。真实的事件、人物事迹等有助于学生直观体验、感知历史并形成深切的家国情怀。三是课堂之外的社会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展开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其历史体验,还需要从社会视角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如,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以及带有各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历史课程资源。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思考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培养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及家国理念。教师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活动,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感受身边社会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四是历史影音课程资源,包括大量历史影视作品。这些资源虽然丰富且题材多样,但是在选择上需要严格且慎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选择内容真实可信的作品作为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这类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作用。五是网络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客观、真实地了解历史。可是,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要掌握好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利用,以发挥网络资源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六是教师及家庭人力资源。师者,所以授业传道解惑也。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者,其历史素养和道德修养决定着课程开发的质量以及教学成果,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及品德修养,以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性[1]。另外,家庭也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要做好家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家校结合的方式实施德育教育,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除此以外,还包括学生身边的邻居,如,阅历丰富的老人等都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采访本地区红军老战士、老革命等,请他们真实再现革命历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培养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
三、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突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及行为习惯方面。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利用中要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来进行[2]。这既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对历史教学的深层次拓展,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教育的有效抓手。为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生活化因素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如,在“中国民族政策与外交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我国自1949年开始,每间隔10年中国在民族政策与外交方面的政策及理念,并通过期间我国发生的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事件、重大历史成就及外交方面的政策实施及所带来的变化等,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政策所带来的各地区既相融合又保持自治的情况,以及随着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所体现出的我国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发展与成就。教师还可为学生介绍我国建交的国家,以及近年来不断拓展的国外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资源开发要运用好典型课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要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不能脱离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教师结合典型课例以进行有效的家国情怀教育[3]。如,在“中国民族政策与外交”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课融合起来教学。教师可结合秦汉时期、隋唐五代时期的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具体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要建设一个政治清明、文化融合、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需要处理好民族关系,通过相应的政策促进各地区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网络、观看新闻等途径,了解我国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及民族大融合的政策,从而增进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课程资源开发要深入解析教材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大量与家国情怀相关的著名事件与名人事迹。教师在针对每个章节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从网络教学资源中开发相关的教学内容,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解析,从中提炼和总结出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如,我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等,通过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达深刻的家国情怀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情感,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和情感中的渗透。综上所述,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对于优化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并利用家国情怀教育资源,以丰富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爱国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川芳.历史课堂家国情怀教育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0).
[2]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
[3]皋银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7):66.
作者:王兆江 来源于《科学咨询》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纯母语研究员提供语言服务
多数据库查论文重复率,附降重建议
同领域研究员审稿,附修改建议
同领域研究员根据您的预期推荐期刊
联合国外同领域研究员,确保专业的指导
签订服务合同,您的信息与权益安全有保障
高效、严谨的学术服务,确保服务有品质
协助服务并非替代式服务,不破坏学术诚信
提供全地域、全学科的学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