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时间:2020-04-13浏览:155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存在企业、高校、孵化基地之间缺乏统一、合作与协同等问题,这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国家提供的创新创业福利,也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此,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构建一个具备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大学生在这一体系的引导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到2020年,各地应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要更好地普及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知识,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从而更好地推进学生开展优质创新创业活动。”

  一、协同创新体系的概念及组织内容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通过有效地将企业、政府、生产机构、中介机构等相关能够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的独立组织大跨度地整合在一起的创新模式。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就是围绕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地将企业、大学、孵化基地等相关独立的机构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这就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常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协同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高校。高等教育院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基地。由于大学生长期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所以,大学自然肩负着整个创新和协同体系中的基础框架作用。高校应积极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及思想培训,鼓励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的同时,让学生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第二部分是企业。企业与高校纷纷意识到要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为此,很多企业纷纷与周边的高校开展合作。一方面,企业为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以实践的场所及条件;另一方面,高校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科研成果。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理应肩负起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技能、转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责任。第三部分是孵化基地。这里所说的孵化基地不仅包括高校设置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还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孵化基地。它可以通过吸收大学生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甚至是咨询意见和资金,从而引导大学生真正通过孵化基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第四部分内容是国家各个级别的创新创业比赛及网络平台。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活动通常是他们创新创业活动的开端,当大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创新创业的想法后,就可以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方式来将自己的创业想法展现出来,并通过评委指导、评选的过程反复修改其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有利的技术指导。

  二、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价值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地将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这就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艰苦性,大学生可能会面临着投资或创业失败的风险,同时也要有胆量去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大学生如果没有坚强的后盾支持就很难顺利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创新创业协同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能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减轻他们创新创业难度,增强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识。

  (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并鼓励学生在这一课程中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盲目地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得很多大学生即使认真听讲也很难明白如何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构建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体系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由理论课转移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对他们践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

  创新创业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及时根据自身情况发现可以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创业的成败。通过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发现的新鲜事物转化为科技作品,并经过教师、企业、孵化基地等多方共同努力,对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现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所在

  (一)教师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指导

  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理论为主,以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相对缺乏。有的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教师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得一些学生对这一课程缺乏相关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这一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时,即使构建了一套再为完整的协同创新体系也很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一些积极性的作用。

  (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脱离

  有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创新创业教育这项内容,且在很多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不够,导致其存在脱离专业培养方案的问题出现。有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往往以班主任或系主任为主,他们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也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而相关的专业指导教师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专业技能学习及比赛之中,无暇顾及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使得高校创新创业协同体系的构建处在了一个“架空”的位置之中。

  (三)各协同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

  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各个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当创新创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完成后,企业、高校、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互相引导的,并通过共同发力的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很多地区的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各组织之间存在缺乏有效整合的问题,各自为政,无法真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企业与高校这一体系为例,尽管很多高校每年都会将学生输送到对应的企业之中开展相关的实习,但企业很少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而是让学生开展基础性的生产实习,并尝试在其中挖掘企业优秀人才后备力量,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实习后放弃了创新创业这一想法。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途径

  (一)构建创新创业兴趣平台,提升学生创业兴趣

  高校应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通过开展一些富有实践性、趣味性的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平台创建过程中,相关院校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系的优势,结合多方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趣味性的创新实践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并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在这一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其基本的内容设置应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相关在线视频课程。尽管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属于一门实践课,但其中有大量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学习,通过上传一些名师理论课程,让大学生在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时不定期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丰富自身创业理论素养。第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测试平台。这一平台应结合上一平台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通过测试巩固所学知识。第三,创新项目测评。通过趣味性的测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输入到平台之中,后台老师或专家会根据学生上传的内容进行测评,为学生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第四,虚拟创新创业游戏平台。通过鼓励学生在平台中操作相关的游戏,在游戏中植入对应的创新创业内容,让学生在虚拟的活动中体验创业艰辛及创业后的成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真正的创新创业活动。只有当学生在这一平台中对创新创业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才能让学生在后期的创新创业或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站稳脚跟,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活动之中。

  (二)加强专业与创业联系度,真正发挥体系价值

  应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合理地将所学知识转换为对应的创业工具,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第一,在高校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具体的培养方案之中,通过设置创新创业专业实践模块的方式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创业的技术或专业指导力度。第二,调整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强制专业课教师承担一门或多门创新创业课程,鼓励教师从中挖掘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对应的创新创业大赛,从而丰富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意识。第三,修改各门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课程中加入更多“创新创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接受相关创新创业知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技能。第四,在专业实习环节,学校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一些有创新欲望的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开展相关的创新实践,为学生创业提供对应的平台及办公地点,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为学生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签订创业协同培养方案,有效实现资源整合

  在构建对应的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体系中的各个组织应共同签订一套《协同培养方案》,各个组织在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指导或服务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协同培育方案》中的相关规定,为大学生提供对应的服务或资源,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从而真正发挥协同创新体系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培育方案的有效性,《协同培养方案》中应包含如下内容:第一,规定各组织单位之间的具体职责。比如,高校负责给大学生传递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孵化基地则负责对已经有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第二,限定各组织的一些权限。对于企业来讲,发现了优秀创业人才时不能通过恶意行为打消他们的创业念头。对于高校来说,在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时不能因为学生能力差就不给予对应的技术指导。第三,对于孵化基地来说,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时,都应给予对应的支持。第四,对于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来说,应尽量增加创新创业比赛的类型和次数。在比赛类型的设置中,应设置初级、中级、省级、国家级比赛,通过级级选拔的方式,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在比赛的奖项设置中,对于初级或中级的比赛,应增加奖项数量,让更多的创业选手形成更强的创业信心。在比赛类型的设置中,应增加不同专业的不同竞赛场次,让更多专业性人才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同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从而真正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总之,高校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机构,需要在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努力与其他创新创业组织联合为学生创建一个协同创新的体系,并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兴趣平台、加强专业与创业联系度、签订创业协同培养方案的方式保证这一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地运转,让学生在这一体系中开展相关的学习与实践,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薇.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J].高教学刊,2019,(24).

  [2]黄煜栋.校企协同视域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通报,2019,(11).

  [3]彭玲.基于产学协同的“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课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1).

  [4]李亚琴.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工作室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

  作者:刘喆 朱雪苗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教育引领还足教育降维:社会作教育先行的反思 下一篇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服务内容

如果您有自己的问题
点击这里 直接找学术顾问沟通

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