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出版语种以中文占绝大多数(4558种,90.22%),英文刊相对较少(330种,6.53%)[1]。根据WebofScience2019年6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美国被SCI收录的期刊数量为3031种,是国际上被收录的科技期刊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科技期刊之所以发展迅速,一方面是科技强国作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强大后盾,另一方面英文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为科技期刊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也曾记录下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如: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3]、哥德巴赫猜想[4]、青蒿素结构[5]、水稻的雄性不孕性[6]、高温超导[7]、万吨水压机[8]、截肢再植[9]等,这些成果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目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整体发展速度较缓慢,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落后于国际上的科技期刊,这可能与中文期刊的语言局限性有一定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国际化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进而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相应地,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发展在新时代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刘天星等[10]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总结了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困境。在新时代下,如何重新定位中文科技期刊,使之更远更深地发展,成为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定位的重要性
当前,中美贸易战打响,它不仅是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背后更是科技战。美国对华为公司的制裁,就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制裁。我国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期刊上,造成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外流和版权的流失。因此,只有办好我国的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这样优秀的科研成果才会回流到国内期刊,科研成果的版权就属于我国,我国就会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数量不少,但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一些所谓“垃圾期刊”的现象,与新兴学科的兴起和科技前进方向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10]。例如,我国化学类中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仅为26种,这些期刊创办年代较早,出版周期以月刊为主,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科研成果发表的需求。由此,亟需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创新发展,国家融合推动中文科技期刊的改革与进步,使之适应新时代对中文科技期刊提出的新要求。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强调,“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应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一部分。现有的中文科技期刊需国家统筹推动发展,做好定位,根据学科发展转型或者创办新期刊,以满足我国科研产出论文的需求。定位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定位中文科技期刊,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当前建设世界一流中文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
2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
根据期刊CN号中的学科信息统计,我国4558种中文科技期刊中,基础科学类(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等)的科技期刊有1336种,占中文期刊总数的29.31%;应用技术类(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等)期刊为2151种,占中文期刊总数的47.19%;医药卫生类期刊为1196种。科技期刊的学科内容决定其定位不同,本文将从这3类科技期刊分别阐述其定位与发展。
2.1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不仅是科研成果的展示窗口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园地,也是重要的科研条件之一,更是引导科研方向的航标。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的这一历史使命更为重要。在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中,以化学学科为例,我国中文化学类科技期刊为26种,远远少于美国化学会的61种。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我国在基础学科领域发表文章的数量在国际期刊中明显增多,例如,《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刊登来自中国作者的文章数量从1980年之前几乎为忽略不计,到2018年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并且,根据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公布的数据,国际上中国学者发表化学类文章的数量总和居于世界第一位,说明化学学科属于世界一流学科[11]。可见,我国化学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未跟上我国化学学科发展的步伐。美国化学会自2000年之后创办了28种期刊,而我国的这26种中文化学类期刊均为2000年之前创办。为了满足国内基础研究者的需求,我国应调整、补充和创办新的科技期刊。只有将我国自己的中文科技期刊做强做大,才能防止优秀的科研成果外流。目前,我国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中有些期刊又有学报和通报之分,如《化学学报》和《化学通报》。对于学报类期刊,应严格把握刊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聚焦国际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面向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研人员;而通报类期刊,刊登论文的内容可更为广泛,如项目基金申请介绍、该领域内教学的交流等等,面向的读者群也更为广泛,包括工业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等。根据该领域期刊的种类,适应时代的需求,及时调整期刊的定位,才能使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之路走得更长远和深远。
2.2应用技术类科技期刊
我国应用技术类科技期刊的数量占中文科技期刊总数47.19%,远远超过了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的数量。应用技术类科技期刊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基础科学类科技期刊不同,2类期刊应具有不同的评价方式,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唯SCI论。笔者认为,应用技术类科技期刊除了刊登技术基础的论文外,还可以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专利等,只要有利于行业技术发展的论文或信息都可刊登,成为行业内信息技术交流的平台。每一类应用技术领域的期刊,如石油天然气工业这一领域共有76种中文期刊,这些期刊应做好分工,每种期刊具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有的期刊侧重于刊登深层次的技术论文,面向工业界的技术人员;有的期刊刊登科普技术的论文,面向普通大众。面向不同的读者群,刊登不同的内容。这样,期刊发展形成不同梯次,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众多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期刊只有在新时代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定位,才能稳步前进,助力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3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
医药卫生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所以这类科技期刊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备受关注。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可根据期刊的内容进行定位。例如,中华医学会拥有多种中文科技期刊,如《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每种期刊服务的读者群不同,其定位和发展的策略也不同。但是笔者认为,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根据读者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医生、护士等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另一类是面向普通公众等。期刊可根据不同的读者群有所侧重和发展。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