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荣昌古建资源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

时间:2020-04-08浏览:169

  荣昌的古代建筑资源丰富,涵盖范围广泛,有古城墙、四合院、寺庙、教堂、石刻、牌坊、古窑几大类,丰富的古建资源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感受到本地的文化氛围是非常浓厚且历史悠久的,从而感受到中华艺术之美。

荣昌古建资源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

  关键词:荣昌古建艺术;高中美术鉴赏;策略探讨;文化自信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在美术鉴赏中,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要鉴赏建筑艺术,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再通过一些典型的古建筑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够充分认识和到达鉴赏的目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最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我们荣昌区的古代建筑资源很丰富,涵盖范围广泛,有古城墙、四合院、寺庙、教堂、石刻、牌坊、古窑几大类,丰富的古建资源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从而感受到中华艺术之美,感受到本地的文化氛围是非常浓厚且历史悠久。如何将荣昌古建资源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那是我们需要积极探讨的课题。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

  美术鉴赏课是以培养高中生鉴赏美术作品为主,剖析与总结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生得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美术、音乐等学科便成为培养高中生美育素养的基本课程,但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鉴赏课在高中课堂中依然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多数师生注重的只是文化学科的学习,他们无暇顾及音体美等学科,更无从进行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导致美育在高中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于不同的镇街,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学习过美术,美术知识相当薄弱,对正常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更无从谈及美术鉴赏了。另外,即使部分学生开设了术课程,他们往往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播放图片、视频,没有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理论及方法的培养,更没有充分利用荣昌地区古代建筑艺术资源,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古建的魅力。

  二、荣昌古建资源引入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荣昌的古建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各大镇街当中。如万灵古镇建筑群:古城墙、尔雅书院、绣楼等;昌州街道的宝城寺、天主教堂、云峰寺;安富夏兴窑遗址;河包真原堂、报恩寺塔、斜塔;铜鼓镇的铜鼓山石刻;远觉镇的石安堂石窟寺;清升镇的罗汉寺牌坊;盘龙镇的昌州遗址……如此多的古建筑,只有少部分作为景点在市民当中能够耳熟能详,大多数古建筑却闻所未闻,更不要说切身感受和体会。身为本地学子,却不知自己的家乡除了“一片陶、一只猪、一把扇”的特色文化外,还有如此多的优秀的建筑艺术及人文文化,那真是非常遗憾的事。所以在美术鉴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建筑艺术,联系生活进行美术表现,形成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在体会建筑线条的美感的同时,也能充分认识本地丰富的文化现象,坚定本地学子的文化自信,主动适应丰富而复杂的现代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三、荣昌古建资源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对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如何将荣昌古建资源引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古建筑,这需要我们积极思考,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己的美育能力。

  (一)在选修课中融入古建艺术鉴赏内容

  新高考变革要求我们美术课也必须变革教学模式。美术选修课可以成为新高考下美术课改革的载体,在学校课程设置和安排中,我们可以利用下午第四节或周末开设选修课,将荣昌古建艺术鉴赏课程纳入进选修课中,把本地的文化依托美术鉴赏课的形式传达到学生中,把知识与现实古建筑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分析自然与社会、文化与艺术间的关系,懂得欣赏古建艺术,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二)以课题研究进行实践考察活动

  在美术鉴赏教学里应该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到真实的建筑艺术中去学习。作为美术老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本地古建筑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居住地,设置一些美术鉴赏课题,以学生的住家地区来分组,让本地区的学生共同研究本地的建筑。在假期中以走访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了解古建修建的年代、背景以及给当地人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辅助学习古代建筑艺术的分类、建造特色、结构特点及建筑线条表现方式等,拓展学习资源和空间。经过课题探究,结合课题理论学习,小组课堂上对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学习,增强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艺术表现手法的认识,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考察能力。在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展小组间的互动,给每位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鼓励不同审美感受、观点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述、证明个人观点,如何尊重、理解他人观点,达到大德育的教学目的。 (三)利用绘画、摄影、拍短片等方式深入了解古建资源美术表现方式非常多,绘画、雕塑是最传统的方式,而利用手机或专业相机摄影、拍微电影也是当今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所以在古建艺术的学习中,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可以以写生练习绘画技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不同的绘画构图方法,也能让其加深对古建艺术的理解,开阔眼界,提高绘画鉴赏和创作水平。其他学生则可利用手机等进行摄影、拍摄小短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以小组作的方式,自行编写剧本进行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具有贴近生活,又能表达古建艺术魅力的微电影作品。

  四.结束语

  通过对地方古建筑文化的切身体会,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和交流,利于学生广泛接触地方优秀古建筑文化,将美术学习与地方建筑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优秀地方古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只有将新观念带入老物件,才能碰撞出当代艺术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黄雪莲 利用本地古建筑资源提高学生建筑鉴赏能力 [J];

  推荐阅读:

  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与应用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的融合应用 下一篇新时代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