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时间:2021-03-20浏览:357

  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介绍在当前工程教育背景下,德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要利用好课堂这个渠道,将思政思想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在为国家培养有文化的青年才俊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物理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了物理化学思政改革的具体策略,探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无素,以供同行在思政教育方面参考。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关键词:物理化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德育元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建设教育强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然而,近些年来,受到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能保守本心,忘记初心,从而导致理想信念丧失,心理素质低下,甚至对中华民族很多优良的美德嗤之以鼻。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习主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到,要利用好课堂这个途径,让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不着痕迹的穿插于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高校毕业生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如何建设,我们将从以下几点介绍。

  1将“课程思政”思想融入教学过程

  物理化学是高校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知识应用广泛,涉及到化工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一个想从事化工生产的人,必须要学好物理化学。但是物理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里被认为“最难学”,也是“最难讲”的一门课程。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物理化学教学整个过程中?作者认为首先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物理化学的教学大纲中。大纲中课程目标除了专业目标以外,需增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同时,综合课程的特点,将思政元素加入到课程的性质、教学基本要求、理论教学部分及成绩评定中。弥补课程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政建设的不足。表1为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对照表。其次,将思政思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的加入到讲义、课件、教材中。以思政教育融入的知识点为中心,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个传播媒介,在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思政之盐”融入到“专业知识之汤”中[2]。即使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依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雨课堂,钉钉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告诉学生“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只有经受了磨练,才能收获成长。

  2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3-4]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章节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同,找到其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经过精心的设计,将不同的思政元素设计到各个章节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候,不妨加入一些相关的科学发展史,通过科学家的巧思妙想,失败与成功来启迪学生思维。卡诺是一位天才工程师,他通过“纸上谈兵”的方式设计出效率最高的“卡诺热机”,称之为卡诺定理,然而天妒英才,它的工作随之被人们遗忘。时隔26年,当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之后,克劳修斯受到卡诺定理的启发,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并据此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熵的概念。在这个故事里,给我们展现出的是科学家的严谨与知识的传承。还有就是相平衡中相律的提出,由于吉布斯将相律的推导过程发布在一个影响力不大的杂志上而未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一直到几十年后,人们才发现相律是相平衡中约束多组分相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这同样启发学生,即使你的优点暂时没有被别人发现,也不要灰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作为青年一代,一定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物理化学课中的思政元素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表2中列举了部分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和预期教学成效。

  3结语

  习近平同志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所以,我们如何把德育教育做好,对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更好的将课程思政教育做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不能只讲教学,而不关心学生品德。要以掊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已任。物理化学课程是一门对培养化工人才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非常重要的课程,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必须要结合课程内容,不断挖掘其思政元素,并将其合理的与课程知识点相融合。最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转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实践表明,凡是具有较好物理化学素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后劲足。由于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他们容易触类旁通、自学深造,能较快适应工作的变动,开辟新的研究阵地,从而有可能站在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5]。

  参考文献

  [1]刘攀,成慧翔.十九大精神融进高校课堂探析[J].高教学刊,2018(3):22-24.

  [2]王旭珍,王新平,王新葵,等.大道至简,润物无声———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J].大学化学,2019,34(11):77-81.

  [3]崔敏,李俊新,罗青枝,等.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教学融合策略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37-38.

  [4]史雷,赵戎.物理有机化学融入思政元素的相关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0):170-171.

  [5]高盘良.基础课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5):13-14.

  作者:杨慧敏 郭小惠 袁春华 王震平 刘金彦 郭贵宝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应用研究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下一篇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实践优势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服务内容

如果您有自己的问题
点击这里 直接找学术顾问沟通

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