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时间:2021-03-04浏览:234

  学生公寓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场所,公寓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公寓文化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公寓中文化熏陶下的环境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出发,介绍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完善公寓文化育人建设的相关措施。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育人功能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休闲娱乐以及日常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场所之一,是由多种元素共同组成的较为集中、稳定的复合空间,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娱乐以及日常交际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学生公寓,同时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范畴,它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公寓的物理空间载体,并扩大各种类型的文化现象的总和,主要以大学生课外活动、生活、交流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生活方式、价值观为主要特征。[1]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包含多层次、多形式、多成分的文化,其不仅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而且还包括校园氛围、师生心态以及价值观念等等。具体而言,其主要以高校公寓的所有大学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大学生公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共同组成的一种精神气质,但又以自身独特方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学生公寓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感染性,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因求学而汇集在公寓进行集体生活,一起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必然会在观念、行为上互相影响,进而在心理、情绪方面相互感染、认同;二是社会性,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这将导致大学生公寓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使大学生公寓的文化自然而然地走向社会,并且不会因为学校的封闭性而受到削弱;三是教育性,大学生在公寓集体环境的影响下,作为个体必然会受到集体和他人的教育与影响,作为受教育者同样也会影响其他同学,从而更好的升华人格。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管理育人功能

  随着高校学生公寓条件日益提升,目前,许多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生公寓中,而公寓就成为了在校大学生的“家”。大学生在公寓除了休息之外,还涉及到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娱乐等方面,公寓的有效管理对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高校注重提升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水平,就能够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育人。

  (二)环境育人功能

  环境塑造人,优质的育人环境是滋养优良品德的土壤。大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更需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干净整洁、和谐有序的寝室环境、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可以促进其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三)激励育人功能

  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休息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获取、交换最新信息以及与他人沟通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新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新媒体APP的出现也为高校公寓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方便大学生在公寓随时随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在与同伴的深入交流中汲取知识与力量,增强自身的能力,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现今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他们的生活中,互联网无处不在。随着各高校公寓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公寓里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信息。互联网上有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尤其是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极力地运用互联网向大学生群体宣传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上的一些假冒伪劣、贪污腐败、见利忘义等恶劣现象因互联网的传播而被无限放大,再加上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产生负面影响。

  (二)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再加上现实人际关系过于复杂,这就导致他们逐步习惯在互联网上和陌生人进行交流。由于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虚拟的“人际交往”,导致他们忽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减少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时间和频率,长期下去则必然会使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疏远和不信任感,不利于大彼此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学风建设受到挑战

  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很简单,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过于依赖互联网,一旦碰到问题习惯于上网查找答案,弱化了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在公寓用电脑、手机上网,更多的是在打网络游戏、聊天,不能自觉遵守公寓的作息时间,这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对学风建设造成影响。

  四、新时代高校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一)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建设

  大学生公寓的管理方式应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学校以教育引导为辅,应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要在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和学生宿管会的协助下,建立一个管理平台,形成“三位一体”的公寓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责任。这样更易于形成共同力量,高效地开展工作,还可以不断改进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使这个团队适应学生公寓建设管理的要求。践行“以服务第一,以学生第一”的服务理念。将“干净优雅的宿舍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进取的学习环境,统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活跃的文化活动”作为宿舍文化构建的目标。例如,在组建宿管会时,须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完善公寓的宿舍长制度。选拔有能力、责任感强,具有奉献精神的骨干来担当。把思想教育引导和行政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宿管会和学生骨干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

  随着新媒体信息的开发和普及,学生具有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知识的特点。大学生公寓管理还需要适应情况的变化,在原有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遵守学生入住和退房、安全管理、电力管理、教育管理的制度。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特殊情况,需要灵活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与学生的理解和沟通,取得共识,营造良好的公寓环境,构建良好的公寓文化。

  (三)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政教育阵地

  为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是当前大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公寓为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首先,要贯彻“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重视学生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的课余活动需求,确保学生公寓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公寓的管理需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公寓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将学生公寓打造成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构建学生公寓社区活动文化

  1.通过重点打造和整合开展公寓社区活动,优化高校公寓思政教育环境开展大学生社区活动,要坚持提高质量,确保方向,鼓励创新,注重实际效果,满足学生需求等。进一步扩大大学生知识的开发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活动的教育功能。一是学生社区活动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融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积极倡导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勇于投身于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锻炼。二是加强学生公寓活动的总体规划。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安排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公寓活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引导各学院开发、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开展“一院一品”社区活动文化节,发挥学院的不同专业特色,举办不同类型活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而达到公寓文化育人效果。三是充分利用场地的优势,在学生公寓开展社区活动,将社区活动扩大到大学生生活最基本的单元。[3]以宿舍为单位,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每月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激活大学生公寓的文化生活,丰富活动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对公寓活动的参与率,切实达到育人效果。2.通过加强公寓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促进公寓优良学风的建设学生的任务是以“学习”为主,一个良好的学风能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知识更新迭代,终身学习对每个人都是迫切需要,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完成学业,更好地接受党和国家的考验,担当起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是善于持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良好发展的社会风气。[4]当今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之中。一是推动学生公寓骨干的理论水平、政策研读、专业性培训、风格构建,提升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提高活动水平和组织执行力。树立典型,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作用,去引导和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进步。二是利用学生公寓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打造学习型社区,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平台、多层次的学习机会,构建学生公寓学习型社区,促进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简而言之,公寓文化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公寓文化育人的构建。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兆,孙晓明,翟杰.析以人为本视阀下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68-71.

  [2]海路,王政军.浅析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33):117-118.

  [3]朱庆红.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进公寓的育人功能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69-72.

  [4]刘兵.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黄志松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地方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策略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