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高新技术

时间:2021-02-02浏览:15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也在不断发展,对地貌、地理环境等特征详细统计有助于根据我国国情对经济规划进行科学部署。获得精准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后,国家才能有效做出宏观调控。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提高,能用于地理国情监测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测绘部门应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做出地理国情监测,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资料。

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高新技术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测绘;高新技术

  1引言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种综合信息,而地理国情监测则是通过一定测绘手段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建立基础数据库。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只有详尽、快速地了解我国国情、地貌,才能准确对我国的资源做出部署,测绘部门也必须利用先进技术,才能有效发挥测绘部门的职能,为国家战略任务的完成提供[1]服务。

  2地理国情监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1地理国情监测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

  伴随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环保工作逐渐成为我国的重点。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能让经济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而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已凸显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2]题,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短缺地区情况的最直观手段是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不仅可以掌握环境的变化及资源的分布情况,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环保部门提供资料,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提供便利。

  2.2建设阳光透明政府,必须进行地理国情监测

  建设阳光政府,才能体现政府对国家建设的根本作用。新时代的政府不但要带动经济发展,还要保障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而地理国情监测可以有效把控人文信息和自然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让国情信息清晰地呈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地理国情信息,掌握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也可获得出行所需的道路、交通信息;通过地理国情监测,还可增强人们参与环保的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阳光政府的[3]构建。

  2.3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需要地理国情监测数据

  新时期,管理部门作决策的基础就是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因为地理国情监测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因此,不论是生态规划、土地规划,还是环境保护,都必须掌握准确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地作出宏观调控。另外,地理国情监测还具有动态性,社会经济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来体现,因此制定战略计划,必须通过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作为基础信息源。

  3地理国情监测的测绘高新技术分析

  3.1地理国情监测与3S技术介绍

  3S技术是一种综合通讯、计算机、传感、空间、导航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主要以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遥感技术(即GPS、GIS、RS)来动态获取、分析、评估城镇化、土地利用率、地形地貌及城市布局等地理要素信息,以完成地理国情监测。其中,GPS技术能快速且精确地提供地理国情监测中所需的点、线、面等三维坐标信息,具有监测效率高、精度准等特点;GIS技术对监测的信息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并能将监测的地理信息组合分析、修改更新。“可视化”是GIS技术最显著的功能,它以计算机屏幕为载体,实现地图上地理信息的再现,并可实现地理信息的动态监测。GIS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输入、编辑、预处理及数据管理等功能,在地理情报普查工作中,在灾害监测、区域及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评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2无人机航摄系统与地理国情监测

  相对于卫星遥感影像来说,通过无人机获得遥感影像,在达到同样精度的标准上,无人机的成本更低,而且使用更加快捷,并且可以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所需要的高分辨率影像。无人机内置高分辨率的数码设备,可以在平台指挥下完成航拍任务,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可通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方便地传到后台服务器,地理国情监测以这些高分辨率的影像作为基础,准确完成监测。

  3.3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的应用

  我国已将无人机运用于测绘保障服务中,但是无人机还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在数据传输较慢,对灾害数据不能实时处理,这些限制了数据的实时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发明应急监测车,其不但可以快速实现远程传输数据,而且能实时获得灾害数据并及时处理,保证了灾害数据第一时间被释放出来,为测绘应急保障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

  3.4空天地一体化遥感技术

  地理国情监测的强弱取决于对地观测能力的强弱。地理国情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因素的内容,必须通过现有的卫星系统和低空地面传感器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如果卫星系统仅仅缩短周期,不能和低空地面传感器配合,仍然不能获取地理国情信息中快速变化的对象。地理国情具有响应快、综合性高等特点,只有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系统,才能形成有效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传感网环境下的空天地数据融合、同化与协同信息处理是实现快速、精确、全面获取复杂时空环境下地理国情的有效途径。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点云和光学影像的融合等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值得关注。同时,需要大力加强遥感影像反演地理国情要素的方法研究,建立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系统,实现全球观测海量数据的定量管理、分析与预测、模拟是遥感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4地理国情野外调绘核查系统的应用实例

  地理国情监测的最大难点在于野外调绘,因为野外调绘不但需要以底图为基础,对地理国情数据进行采集,还需要对方位角进行确定。因此,测绘单位在野外调绘时,需要携带底图,在携带高精度GPS进行野外核查时,由于图斑需核实,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底图材料是纸质的,容易破损,且勾画图斑不清晰,调绘周期长,难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而通过地理国情野外调绘核查系统可以降低国情监测外业调绘的强度,也让数据时效性得到保证。地理国情野外调绘核查系统由两大模块组成,分别是移动端系统和服务端系统。通过移动端系统,可以实现地图浏览和辅助采集功能,摆脱了纸质底图的限制,可实时采集并标注数据,并且有空间定位功能。通过服务端系统,可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载入,并进行任务信息查询,还可对采集的结果进行统计,实现数据格式的转化。在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监测与分类方法,并按照监测需要和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应用措施。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掌握变化监测成果数据集数据分层,同时还要对新增属性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地理国情的监测实际,采取有效的技术应用措施,保证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在技术应用方面能取得积极效果。结合地理国情监测实际,应对变化监测成果数据集和新增属性进行分析,掌握其变化情况,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5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部门应有效利用新技术,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环境保护提供精确的第一手地理国情监测资料。

  参考文献:

  [1]李维森.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J].地理信息世界,2013,5.

  [2]黄妤,杨泉.分析地理国情监测以及测绘技术实践[J].低碳世界,2014,23.

  [3]徐柳华,陈捷,陈少勤.基于Ipad的移动外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与实验[J].测绘通报,2012,12.

  作者:杨傲 张秋实 洪倩倩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股权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加强安全生产检验检测工作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