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都停留在浅表层面,而未能做到深挖内在意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注重知识迁移能力和批判思维且面向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应运而生,而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深度教学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精准教学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结合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基于精准教学的大学英语深度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份助力。
【关键词】精准教学;大学英语;深度教学;模式构建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教育界就课程质量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李松林认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是关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大多学者认为现在各学段的英语学习大都停留在浅表层面,而未能做到深挖内在意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注重知识迁移以及面向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以及深度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深度教学这一理念自提出以来就广受重视,但查阅相关文献我们不难发现,深度教学在高等教育界的研究远没有基础教学领域内受到的关注多。因此,对大学英语深度教学进行模式构建探析具有深刻意义,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2020年的疫情扰乱了既定的教育步伐,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原本的实体课变为了各种线上学习课程。每种新兴的方式都有其利弊,线上教学胜在其课程资源丰富且教学方式灵活,教师还可以通过后台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学情分析,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教学容易流于表面,学生进行无教师监督的自主学习效率低下,久之则会滋生浅层学习行为,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精准吸收。因此,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评估学生能力与素养并给予个性化指导的深度教学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深度教学提高学生的高阶能力呢?综合上述讨论,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教学并总结深度学习的实施路径,构建基于精准教学的大学英语深度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理论基础
1.精准教学(1)精准教学的内涵正如望、闻、问是对传统教学的经验判断,精准教学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评估,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并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称之为个性化教学,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因材施教。精准教学开始提出时常用来观测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并进行学习效果分析,如今慢慢深入到各类学科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测评之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精准教学策略,基于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习进行精准评价和反馈,以达到良好的效果。(2)精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精准教学提出伊始,由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落后,国外关于精准教学的研究发展较为缓慢。GriffinCP和MurtaghL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使用精准教学法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速度;StromgrenB等人在数学这一学科中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精准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厌恶数学学习的现状;RichardM通过研究精准教学和行为动力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建议。国内关于精准教学的研究起步于2016年。祝智庭和彭红超基于信息技术研究精准教学,提出了精准目标的确定方法;张灵芝将翻转课堂教学和精准教学模式结合,探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付达杰等对精准教学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了精准教学模式并提升其有效性;苏涛结合大数据和微课教学,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教学模型。2.深度学习(1)深度学习的内涵“深度学习”最先在机器学习领域出现。1976年,Ference和Rojer首次提出“深度学习”概念。“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是源于自身需求的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学习。深度学习者能够把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实践中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全面提升自我能力。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深度教学也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妥善运用深度教学策略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大多基于知识层面,集中在不同视角的概念探究、特征界定、教学应用和评价探索几方面。Egan通过研究深度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深度教学的进行提供了借鉴意义;Jensen和Nickelsen基于认知理论,探讨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国内学者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概念方面,张浩,吴秀娟等人对其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在探索影响因素角度,张琪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在e-learning条件下自我效能与深度学习之间成正比;在评价研究领域,张浩等人从目标分类出发,构建出一套深度学习多维评价体系。(3)深度学习的发生路径美国学者EricJensen等人通过研究总结出了深度学习环路(DeeperLearningCycle),简称DELC路线。如下所示:在该环路中,教师在基于对学生和教材了解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根据目标预估一节课的效果,由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富有情景感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先前知识并获取新知,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并进行知识迁移,最后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进而调整教学目标,以此形成完整有效的深度学习过程。
三、基于精准教学的深度教学模式构建
1.模式构建深度教学模式下,大学教师首先利用智慧教学软件记录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对学生学情进行精准分析,从而营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并精准设计教学目标,这是深度教学的准备阶段。其次,教师利用数据分析精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过程,旨在激活学生先前所学知识并探索新知识,这是深度教学的加工与建构阶段。接着教师通过上述准备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新学知识完成深度加工,这是深度学习的迁移与运用阶段。最后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为每一个学生生成个性化评价反馈,这是深度学习的测评与反思阶段。教学模式图如下:2.模式分析(1)精准诊断学情阶段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预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深入精准了解。以大学综合英语Unit6Determination中的主课文ThelawyerwhobecomeDuPont’sworstnightmare为例,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并在教学平台推送学生自学所应掌握的相关阅读理解题目进行检验,精准生成每位学生自学情况的相关数据,以便教师因材施教。精准实施深度教学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当然除了备学生以外,教师也应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为学生尽可能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获得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精准设计教学目标阶段基于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师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并预设课程内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称得上精准呢?就是要可量化。如ThelawyerwhobecomeDuPont’sworstnightmare这篇课文,我们传统课堂的目标一般设计为“学生能够理解本篇文章的大意”,但依托精准教学和深度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精确为“8分钟内学生通过精读可以理解文章大意并划分段落总结各段意义”,经过对于时间和准确度的精确设计,学生可以更为清楚的了解本堂课的目标以及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掌握程度,这符合教师精准教学的预期。(3)精准进行教学活动阶段教学环节是一堂课的重头戏。在正式进行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深度沉浸式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创设与实际生活符合的真实情景进行英语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语言并进行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以期在真实体验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在ThelawyerwhobecomeDuPont’sworstnightmare这堂课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在lead-in环节以图片形式向同学们展示马云等成功人士的照片,接着让学生总结这些人成功的因素并回答“Whatisthemostimportantfactordoyouthinkcontributingtosuccess?Luckordetermination,whichismoreimportantforyouto?”这两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旧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并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这种模式设计符合深度学习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4)精准评价学生学习阶段传统的教学评价仅以一场考试判断学生掌握知识水平。而在精准教学指导下的深度教学评价则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了评价反馈,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之中,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自身短板并加以补足。在Determination这一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前、中、后都会有相应难度的习题在智慧平台提供给学生进行反馈评价。不仅教师可以通过精准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测验也可了解自身欠缺,师生相互配合,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很大提升。用评价来引领学习,指导课程标准与目标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完整有效的深度学习过程。
四、结语
深度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大学英语来说,进行深度教学有助于学生批判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并能够在真实情景中加以迁移运用,这对于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基于精准教学的深度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使得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更为精准和“流畅”,为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更为便利的技术和理念支撑。总之,将精准教学与深度学习结合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精准化的技术工具加上注重批判迁移能力的深度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学习效果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李松林.实行深度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36-38.
[2]潘道广.大学深度教学:典型特征、肇始语境与达成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4):132-140.
[3]GallagherE.Improvingamathematicalkeyskillusingprecisionteaching[J].IrishEducationalStudies,2006,(3):303-319.
[4]GriffinCP,MurtaghL.Increasingthesightvocabularyandreadingfluencyofchildrenrequiringreadingsupport:Theuseofaprecisionteachingapproach[J].EducationalPsychologyinPractice,2015,(2):186-209.
[5]StrømgrenB,Berg-MortensenC,TangenL.Theuseofprecisionteachingtoteachbasicmathfacts[J].EuropeanJournalofBehaviorAnalysis,2014,(2):225-240.
[6]RichardM.Kubina.PrecisionTeachingandBehaviorDynamics[J].BehaviorAnalysisinPractice,2020(pre-publish).
[7]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8-25.
[8]张灵芝.翻转课堂中的精准教学模式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50-52.
[9]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7):13-19.
[10]Su,T.Micro-CourseModelBasedonPreci-sionTeachingTheory—AnExploratoryCourseonSportsScientificResearchMethod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mergingTechnologiesinLearning(IJET),2020,15(14):204-219.
[11]KieranEgan,“LearninginDepth”inteachingeducation[J].Alberta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2013,59,(4):705-708.
[12]EricJensen.LeAnn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3.
[13]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21.
[14]张琪.e-Learning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深度学习的相关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4):55-61.
[15]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51-55.
作者:张雪 孙先洪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