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本 文 通 过 构 建 一 个 四 期 的 世 代 交 叠 模 型 , 分 析 了 天 生 禀 赋 、义 务 教 育 以 及 非 义 务教 育 对 于 收 入 差 距 和 代 际 收 入 流 动 性 的 影 响 。 本 文 发 现 除 天 生 禀 赋 外 , 义 务 教 育 是 影 响 收 入 差 距 和 代 际 流 动 性 的 最 主 要 原 因 。
来 自 不 同 收 入水 平 家 庭 的 子 女 尽 管 初 始 能 力 的 差 距 不 大 , 但 家 庭 的 教 育 选 择和 公共 教 育 政 策 却 使得 其 最 终 的 人 力 资 本和 收 入 在 代 际 内 的 差 距 加 大 , 并 固 化 了 收 入在 代 际 间 的 相 关 性 。 贫 困 家 庭 由 于 受 预 算 约 束 限 制 , 对 孩 子 的 早 期 教 育 投 入较 少 , 使 得 其 子 女 在 义 务教 育 阶 段 获得 的 人 力 资 本存 量 较 低 , 并 进 一 步 导 致 其 高 等 教 育 参 与 率 较 低 , 这 是 收 入差 距 扩 大 的 根 本 原 因 。 模 拟 各 种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模 式 的 结 果表 明 , 加 大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公 共 支 出 力 度 , 有 助 于 弥 补 年 轻 父 母 在 孩 子 早 期 教 育 时 的 预 算 约 束 , 缓 解 代 际 内 收 入 的 不 平 等 并 增 强 代 际 间 收 入 的 流 动 性 。
关 键词 : 教 育 投 资 收 入 差 距 代 际 流 动 性 教 育 经 费
一 、 引 言 收人是否平等是衡量一 个国 家 经济运 行是 否稳 定 , 机 会是 否 平 等 的 重要指 标 。 Be ck er & To m e ( 1 979 ) 认为 , 收人不平 等可 以 从横 向 和纵 向 两方面 进行 度 量 。 横 向 不 平等代表 了 收入 或 教 育在 同 一 代人 内 的 差距 ; 而 纵 向 不平 等则 指 收 人 或 教育 水 平 在代 际 间 的 流 动 性 , 代 际 间 收人 的 相关性越 高 , 则 社会的 代 际 流动性就越 低 。 大量的 经 验研究 表 明 , 我 国 居 民 的 收入差 距已 经超过 了 警戒 线水 平 , 甘 犁教 授 ( 20 1 2 ) 计算 的 20 1 0 年 中 国 家庭 收入 的 基 尼 系 数为 0. 6 1 , 更 是 引 起 了 学 术 界的 哗然 。 国 家统计局在 20 1 2 年首 次公 布 中 国 家庭 收入 的 基尼 系 数 为 0 . 474 , 虽 远 远低 于 0 . 6 1 , 却 仍 大 大高 于 O E CD 国 家 和许多发 展 中 国家 。 ① 李实 和罗 楚 亮 ( 20 1 1 ) 在 修正 了样 本抽样偏差 等 因 素 后 , 发 现我 国 最高 1 0 % 人群 的 收入 是最低 1 0 % 人群 收入 的 3 2. 8 倍 , 城 乡 间 居 民 收入 的 差 距达 到 3 . 8 7 倍 , 并 且收 入差 距还有 不断上 升的 趋势 ( R av a ll i o n & C he n , 2004 ; Me ng et al . , 2 0 1 0 ) ; 而从纵向 来看 , 我 国 居 民 收 人的 代际 相关性也偏 高 。 相较 于 丹 麦 ( 0 . 08 9 ) 、 瑞 典( 0 . 1 4 1 ) 、 英 国 ( 0. 1 9 8 ) 、 美 国 ( 0 . 3 5 7 ) 等发 达 国 家② , 我 国 代 际 间 收 入 相 关性 从 1 99 5 年 的 0 . 47 上 升 到 2002 年 的 0. 5 3 ( Deng et al . , 20 1 3 ) 。 Go ng e t al . ( 20 1 2 ) 用 2004 年微观数据估 计的 代 际收 人持续 性更是高达 0 . 63 。 代 际 内 和代 际间 收 人不 平等 的加 剧 已 经对 我 国 经济 的 健康 发展 造成 了 一 定 的 影晌 。 在 有关收入 不平 等形 成机 制 的 研究 中 , 个 体 的 天生 禀赋 和后 天教育 无疑 是最 重要 的 两 个因 素 。 先天禀 赋主要包 含 了 生物 学 上 的遗 传因 素 , 由 于相 应微观数 据 的 不可得 性 , 个体后 天 接受的 教 育如 * 杨 娟 、 赖德胜 , 北 京 师 范大学经 济 与 工 商管 理学 院 , 邮政 编 码 : 1 〇〇8 75 , 电子信 箱 : y angj uan @ bim . edu . cn ; 邱牧 远 , 中 国 社 会 科学 院博士 后 流 动 站 , 中 国工商银行 博士 后 工 作 站 , 邮 政 编码 : 1 02488 。 本 文感 谢 国 家 自 然 科学 基 金青年 项 目 “ 教育 的 代 际 传导 机 制 及 相 关政策 研究 ” ( 批 准号 : 71 203 01 4 ) 、 教育 部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究 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 提 高 居 民 收 人 在 国 民 收 人 中 的 比 重研 究 ” ( 批准 号 : U J ZD0 1 5 ) 和 中 央 髙 校基本 科 研业 务 费 专项 资金 的资 助 。 感谢匿 名 审 稿意 见 , 文 责 自 负 。 ① 2 01 1 年各 国 基尼 系 数 : 丹 麦 ( 0. 25 ) 、 美 国 ( 0. 3 8 ) 、 日 本 ( 0. 34 ) 、 墨 西 哥 ( 0 . 47 ) 、 印度 ( 0.3 4 ) 。 ② 参见 J antti ( 200 6 ) 对北 欧 四 国 以 及 英 、 美两 国 代 际 收 人流 动 性 的 比 较D 该文 章 运 用 了各 国 的 面 板数 据 , 具有 一 定 的 可 比 性。 8 6 年 第 9 期 何固 化 或弱 化 由 先天 禀赋在代 际 内 差异 和 代际 间 的 相关性 造成 的 收人差距 , 一直是理论和 实证研 究的 重 点和 难点 。 欧美 等 发达 国 家 对这一 问 题的研究 起步 较早 。 Be cke r & To me S ( 1 979 ) 最 早探讨 了 能力 以 及不 同 阶段教 育对 收人 不 平 等 的影 响 。 在此 基础 上 , Re s t ucc i a & Urrat i a ( 2004 ) 、 Ma o z & M 〇 av ( 1 99 9 ) 发 现在 美 国 的 教 育体制 下 , 收 人不平 等是天生 禀 赋和 后 天教 育共 同 作 用 的 结果 。 在 教 育 因 素 中 , 同 代 间 的横 向 收入不 平等 主要 由 所接受 的高 等教 育不 同所 导致 , 而 父母对孩 子早 期教 育 投 入 的 差别 则 是 代 际 间 收 入流 动 性降低 的 主要 原 因 。 由 于教 育体 制 的 差异 , ① 我 们并不 能简 单 照 搬 国 外 的 结论 , 而就 目 前 国 内 已 有 的 文献来看 , 对 这一 问 题探讨也还处 在 定性 阶段 。 ? 限 于相 应 镒 观数据 的 缺乏 , 实 证研究 很 难给 出 定 量结 论。 本文 在一 般均衡框 架下 结合 我 国 独特 的 九年 义务 教育 体 制 和 经 费投入 模式 , 探讨天 生能 力 及 不 同 的 阶 段的 家庭 和公 共教 育投 资在 收人不平 等 形成 过 程 中 的 作用 。 具体 而 言 , 文 中 构 建 了 一 个 四 期 的 世 代交 叠模型 , 分析天生 禀赋 、 义务 教育 和 非 义务 教 育 的 私人 和 公共支 出 对于 同代 间 收入 差 距 和 代 际 收人 持续 性 的 影 响 。 除 了 定 性讨论之 外 , 我们 还 通过 数 值模 拟 的 方 法 对各级教育 在 收 人 不 平等 扩 大过 程 中 的作 用加 以量 化 , 探讨了 如 何更加合 理地 制定 公共 教育 财政政策 。
其意 义在 于 : 第 一 , 在模型构 建上 , 明 确 了 先天 能力 和 后 天教 育在 收入 不 平等形成过 程 中 的作 用并 通过校 准模型 定 量分 析了 二 者对于收 人不 平等 的 贡 献 。
第二 , 从理论 的 角 度 对代 际 内 和 代 际 间 的 收人不 平 等进 行 了 区 分 , 分别 研究 了二 者在 义务 教育 和 后 义务 教育阶段 变化 的趋势 。
第 三 , 结 合我 国 教育 体制 的 实 际情 况 , 利用 校准 和 数 值模拟 的 方法 定量 分析 了 公共教育 政策 对于 收人 不平 等形 成 的 影 响 。 第 四 , 相 较于 实证研究 , 本 文所采 用 的 理论模型结 合数 值模拟 的 方 法具有 坚实 的 微观基 础 , 相 应 政策 试验 的 外部 有效 性也 更强 。 尽 管这 一 方 法已 成 为 近 年来 国 际 相关 问 题 中 的 主 流 , 但 国 内 尚 属 起步 阶 段 , 相 信对 以 后 国 内 相关领 域 的 研究 能够起到 一 定 的 推 动作 用 。 我们 发 现 , 在 现有 的 教育支 出 体系 和 公共教育 支 出 结 构下 , 教育 会强化 由 于 能力 在代际 内 和代 际 间 差距而造 成的 收人 不 平等 。 在 代际 内 , 教育使得 收入 的 横 向 不平 等相较于 能力 差 别 扩 大 了 约 四 分之一 ; 而在代 际 间 , 教 育对 于 收入 不 平等 的 贡献超 过 了 5 0 % 。
家庭 在 子 女 义 务教 育 阶段 的 投 人 对 子女 后期 的人力 资本 积累 和 收 人 的影 响要 大 于 高 中 和 大 学 教 育 。 政 策模拟 的 结果显 示 , 教 育 公 共支 出 的 改 变对于不 同 家庭 背景 和 能力 个 体的 高 中 和 大学 的 参与 意愿 的 效 果 存在着 差 异 , 在 不 改 变教育公共支 出 在 国 民 收入 中 所 占 比例 的前 提 下 , 适 当 加 大义 务教育 的 公共 支 出 的 比例 , 也可 以 缓 解收入 在代 际 内 的不 平 等 , 增 强其 在代 际 间 的 流 动性 。 文章结构 如 下 : 引 言之后 的 第二部 分构建 了 四 个时期 的 人力 资 本迭代 模 型 , 并 借助模 型讨论各 个 阶段 的教育对于 代际 内 收人不 平等和代 间 流动性 的影 响 ; 第三 部分对模型参数进行 了 较准 , 并借 助 校 准后 的 模型 分析 了 收人 不平 等 和 代 际持续性 的 根源 ; 第 四部 分为模型 的参数敏感性 检验 ; 第 五 部 分模拟 了 各种 政 策 的实 施效 果 ; 最后 一部分给 出 了结论 。
二 、 模型 设定 ( 一 ) 家庭 效用最 大化 问题 引 言 中 已 述 , 天生 禀 赋 和 后 天 教 育 是 研究 收 人 在代 际 间 流 动 性 的 两 个 关键 因 素 。 因 此 参 照 B e ck er & T〇 me s ( 1 97 9 ) , 我们 构建 了 一 个四 期 的 异 质 性世 代 交叠模 型来 研究教育对我 国 收人的 不 ① 美 欧 等 发 达 国 家 学生 接 受 基 础 教育 基 本是 免 费 的 。 尽管 进 人高 等 皖 校 学 习 并 不 难 , 但 顺 利 毕 业 却 并 非 易 事 。 而 与 之相 反 , 我 国 实行 的 是 九 年 义 务 制 教育 。 进 人 大 学需 要 经过 中 考 、 高考 两 次 非 常严 格 的选拔 。 ② 杨 俊 等 ( 2 008 ) 认 为 , 教 育 不平 等 与 收 人 分配差 距并非 简单 线 性关系 , 尽 管 教 育 扩 展有 利于 教 育 和 收 人 不 乎等 的改 善 , 但 教 育 本身 不 会 形成 教育 公平 、 收人 平 等 的 良 性 循环 。 而 李 春玲 ( 2 01 1 ) 、 赖 德 胜( 1 9 9 7 ) 则 从家 庭 背 景 、 制 度 和 劳 动 力 市 场 等 因 素 出 发 , 探讨 了 教 育 扩展 , 特 别 是 高等 教 育 扩 展与 收 人不 平 等 的 关系 。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