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对人才进行全方面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有较高的人文艺术,注重学科融合,在文化自信视角下进行高职院校艺术素养培养就具有积极现实作用。
[关键词]艺术素养;文化自信;持续发展
一、引言
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传承的文化具有坚定的执行力,蓬勃的生命力。文化自信能在世界文化中格局中自成体系,它是一个国家、社会进行良好发展的重要的软实力。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明确了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的一项。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基,是具有更广泛的、更基础的、更深厚的一种自信。文化自信,既是文化理念的指导,又是其他三项自信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教育在高等教育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我国的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相适应。一个人的文化自信,是需要漫长的培养过程。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信培养就需要科学的方法,而艺术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近年来对艺术教育的培养非常滞后。为了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可发展,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一)全球信息化冲击,带来的信仰危机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使人们的生活呈现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意识形态对通过媒体对我国进行了渗透,给正在三观上并不成熟、还在发展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的很多困扰,对文化自信的树立也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行为和思想,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追求利益的观念泛滥,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影响非常严重,容易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扭曲,人生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偏颇。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的流失,导致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淡化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有着璀璨的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这中间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多年来,由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宣传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缺乏,不能帮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学习和借鉴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高职学生树立自信的文化价值观。
三、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现状及成因
(一)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现状
1.生源文化水平低,知识素养不够,来源复杂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加大。高职院校因为专业性强,技术能力高,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受社会广泛认可,高职院校的招生近些年来也逐年增加。因为高职院校是属于高考招生当中的第三批学员。高考当中不少成绩较低的学生进了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文化基础底蕴也非常薄弱。对事物和学习的能力都比较差,学识修养不够。在实际学习中创造性、主动性比较差。2.自我认知不足,提升艺术素养能动性差依据科学调查表明,大多数的人们认为艺术的本质是需要情感的表达的,60%以上的人认为,艺术主要功能是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和提高思想道德品质。70%以上的人认为艺术是需要内外兼修的。90%以上的人认为艺术素养课程能够启迪人们进行科学、技术等领域研究,这就证明了艺术的本质是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的。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对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是认识不全面的,主动学习能力差,对艺术研究没有动力,没有兴趣,他们的学习偏向于功利性居多。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对艺术素养在人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小到大没有上过各种的兴趣班,认为自己没有经过艺术熏陶和培养,不会有成就。学习被动,目标不明确,就是为了单纯的毕业而去被迫学习。
(二)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现状成因
1.艺术主体能动性发挥不足艺术的核心,是依据人的生理条件,挖掘潜质,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全面发展,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情感和技能的训练完善人的人生、审美观、价值观。正是如此,艺术教育能够弥补人的发展过程中,其他素质教育所不能给予的方面,促使全面发展,这是学校教育的完美补充。艺术教育发挥的魅力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深化的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复杂,要因材施教,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力有高低不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艺术专业训练培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真正能融入艺术中,从而感到快乐。同时艺术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开发新的课程,根据社会、世界的快速变化与发展,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做到全面培养艺术人才,为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2.课程设置不合理,艺术实践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艺术教育一直是实践活动极少,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再有主观能动性,大部分艺术教育无法做到深入,艺术教育活动中长期缺乏实践参与,没有经过艺术实践,缺乏艺术经验指导,创作出有内涵的、脍炙人口作品就非常少。艺术课程的设置也没有分层次进行,而是所有艺术课程都齐头并进,这样的授课方法不适应学生接受。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据全面完成素质教育的深化,完成艺术教育的任务仍有一定距离。同时高职院校对艺术教育的深化和推广仍有缺陷,如在有些院校在传统曲艺方面,如戏曲等课程都没有开设。在客观上也阻碍了学生艺术的教育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高。总之,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时代经济的发展没有很好的衔接。
四、高职院校艺术素养课程设置的策略与方法
(一)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融汇多学科理论方法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展传统的国学内容,进行专业的国学教育,把国学教育融进课堂中。现代教育结合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创新国学与现代理论学习想融合的形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由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国学内容选题。学习对学生本专业有影响、有帮助的经典文化精髓。在教学中,导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读书等活动,融进国学思维、国学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困惑进行指点。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调整心态,归纳学习心得。引导学生在博古论今的求索中,追寻文化遗产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意义,真正领会现代社会中的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传统精神。这种现代技术和国学思想相互融合的方式,让文化自信带动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与吸收,使得国学特色文化、知识、技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习传统的文化理论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设有志愿服务、考察学习等实践活动。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高职院校设置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多参观国家传统的文化遗产,遗址等地方。如:孔庙、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敦煌石窟、大雁塔等。领略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在“一带一路”的漫漫路程中,认识、感受、思考我国曾经的敦煌文化和现代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联系。认识我国曾经作为世界强国背后了不起的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文化文明,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感以及对祖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豪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高职院校的亲身实践活动课中,培育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端正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在学生领略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感悟作为国家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如何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技能,更好地发展、传承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文明。
(三)搭建多元平台,培养艺术自信,构建合理全面的课程活动
1.开展有特色的艺术品牌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借助学生的社团和实践活动,为有艺术兴趣的同学打造良好的平台,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重大重要节日等为契机,结合艺术专业课程,举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做出品牌和特色的主打活动,拓展自己学校相关艺术专业的特色形式。可以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科技文化节,各类舞台演出技能大赛、电子科技大赛、建筑模型大赛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艺术表演力,也增加了他们的舞台表演经验。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本专业的技能拓展,更对所有高职学生进行的一次艺术的教育,将艺术育人、人才培养整个融入在校园文化发展中。2.建立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社团是学生艺术活动的中心,通过不同的艺术活动,锻炼发展艺术人才,也是高职院校培养艺术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艺术社团在学校艺术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的课余时间中,艺术社团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带动艺术社团成员经常参加社会实践。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是社会实践,是进行优秀艺术创作的源泉;多多走出校门参加艺术展示,在积极主动的艺术展演过程中,艺术社团的所有成员很好地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丰富的社团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自身需要,是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进行充分的、正能量的社团活动,也是完善学生人格、展示自我,培养艺术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方法。3.拓展课程学习范畴,体验传统文化之美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可以设计一些培训方案,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吸收。如在一些相关的艺术专业课程当中,拓宽传统的琴棋书画技术学习范围,让学生领略、体会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髓。这种学习活动,可以融进音乐、运动、传统体育、视觉艺术等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之外,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以传统的文化艺术为出发点,带领学生领略国家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等,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当中有形的、静态的“美”,去领略曾经历史上的那种无形的、动态优秀文化,同时,学习、领会传统文化艺术当中的技能怎样融合、发展、应用到现在的艺术技能当中去,促进当今的艺术技能更好地发展。4.课程中建构文化自信,追寻文化源头传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是具有美学教育、实践教育功能的,不单单局限于用来观赏体验。在艺术教育书画专业中,可以融进专业的讲师为学生们讲解中国书法史,了解中国汉字的变迁及发展,掌握书法的临摹及握笔、研墨等知识,了解书画发展的背景,深刻体会汉字的产生、汉字的发展、汉字背后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感受中华书写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认知到临摹,体会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现代文明的深厚底蕴来源,促进高职院校的艺术学生领略艺术的文化来源,更好地了解母体文化的发展,充分树立了文化自信,也让青年的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和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为自己国家的文明所骄傲。
五、结论
总而言之,树立文化自信,合理构建艺术素养课程及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化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真正感受艺术的魅力、艺术的真谛,开拓创新,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李江波,姚亚平,黎滢.文化自信: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9):217-222.
[2]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18-24.
[3]周鸿锋.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
[5]徐琼.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现实意义[J].当代职业教育,2013(8):71-74.
[6]胡剑.浅析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7]李金辉.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艺术教育[J].消费导刊,2009(9):191-193.
[8]齐桂华.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创新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90.
作者:何芳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