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35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指令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观察组的MAP、HR、SV变化均较对照组平稳(P<0.05)。T2、T3时,观察组的Cor、NE、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苏醒后30、60min,观察组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可减少应激反应,有助于术后苏醒。
关键词:七氟烷;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腹腔镜技术已逐渐成熟,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二氧化碳会对机体造成刺激,影响血液循环,加上麻醉及药物刺激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1],因此,目前临床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十分重视,丙泊酚及舒芬太尼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丙泊酚见效快、恢复迅速,但会抑制呼吸中枢,降低血压水平,为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麻醉效果,可用七氟烷替换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使用。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卤代烃基醚类吸入性麻醉药物,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小[2],故本研究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3~64岁,平均(45.85±10.1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14例;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15例,妇科手术4例,胃肠手术10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2~67岁,平均(46.12±10.23)岁;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16例;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术14例,妇科手术5例,胃肠手术12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纳入标准: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首次手术;ASA分级为Ⅰ~Ⅱ级[3]。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血压、血糖水平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对麻醉药物过敏或依赖。1.2方法术前30min给予患者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面罩吸氧后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厂家: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68;规格:10mL∶100mg)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后,对照组通过静脉泵注丙泊酚4~10mg/(kg·h)及0.2~0.5μg/(kg·min)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mg)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相同方法及速率给予瑞芬太尼,并持续吸入2%吸入用七氟烷(厂家: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172;规格:120mL)进行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用药剂量。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麻醉苏醒情况,包括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指令睁眼时间。②生命体征稳定性。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T1)、气腹15min后(T2)、拔管后(T3)用多功能监护仪(厂家:北京泽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QSG1000B)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③应激反应指标。于T0、T2、T3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试剂盒购自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④苏醒质量。于苏醒时、苏醒后30、60min采用Ramsay评分评估患者的苏醒质量,烦躁不安计1分;清醒,能安静合作计2分;嗜睡,对指令有反应计3分;浅睡眠状态,可唤醒计4分;入睡状态,对呼叫反应迟钝计5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计6分[4]。⑤于麻醉前,术后4、8h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共30分,评分越低表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5]。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指令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1)。2.2两组患者T0、T1、T2、T3时的生命体征稳定性比较T1、T2、T3时,观察组的MAP、HR、SV变化均较对照组平稳(P<0.05,表2).2.3两组患者T0、T2、T3时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T2、T3时,观察组的Cor、NE、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3)。2.4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间的Ramsay及MMSE评分比较苏醒时、苏醒后30、60min,观察组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多种腹部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应用广泛,但手术时需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来显露视野,加上手术创伤,会导致患者心率、血压等波动,增加应激反应,因此,临床对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提升麻醉效果,还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应激刺激,提高苏醒质量。临床常规麻醉中常以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但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压降低,不利于生命体征稳定,为提高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选用吸入性麻醉药七氟烷代替丙泊酚,研究显示,七氟烷可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指令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T1、T2、T3时,观察组的MAP、HR、SV变化均较对照组平稳(P<0.05)。T2、T3时,观察组的Cor、NE、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苏醒后30、60min,观察组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麻醉方案更利于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可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分析原因为,二氧化碳气腹及麻醉刺激会导致MAP、HR等波动,从而增加应激反应,使Cor、NE、ET-1等水平升高,血管收缩、舒张异常,不利于术中生命体征稳定[7]。而本研究麻醉维持中使用的瑞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起效快,镇痛作用好,小剂量可通过非特异性酶脂有效代谢,但剂量过大会对血压、心率及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在与丙泊酚联用时,丙泊酚也会对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抑制,更不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而七氟烷为吸入性麻醉药物,可通过抑制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功能来降低兴奋神经递质的传递,达到镇痛效果,还具有起效快、塑形效果好的优势,同时,七氟烷在停药后可快速通过呼吸排泄,有效降低肺泡内药物浓度,对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无明显抑制作用[8],还能减轻药物残留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故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达到镇痛效果的同时,能弥补丙泊酚的不足,安全性更高。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既能保证镇痛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利于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提高苏醒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海艳,孙亚玲,李锋.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0,18(1):63-64.
[2]吴玮俞.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患者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5):150-152.
[3]王春梅.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7):29,31.
[4]严明,周薇,李祖阁,等.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9):1181-1184.
[5]窦芊,李娜,邓茹云,等.探讨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5,7.
[6]王倩琳,张志军.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22(2):148-151.
[7]张浩.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5):156-159.
[8]安杰.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32):88-90.
作者:屈晓莉 乔杰 宋巍 雷瑛英 张大志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