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时间:2020-09-04浏览:96

  目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个“不重视”造成的。第一个不重视是学校方面的;第二个不重视来自学生。为解决这一现状,不少学者纷纷从课时开设、师资配备、制度支撑、教学方法、学生基础等角度寻求解决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笔者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乃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动因,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需要教师寻求提升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的途径。

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是当前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以培训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的的文化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着眼于学生的就业,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的,因此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就是这么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效果却长期不如人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技术型人才发展战略的施行,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往往被边缘化,原本各个专业都应该开设的基础课,目前在很多学校许多专业均未开设,少数几个开设该课程的专业里,课时数量也在逐年锐减。作为专业基础课,过去常常是必修课,现在在很多职业院校,均变为选修课,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下降。比课程地位和作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教学效果堪忧。

  二、影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

  不少老师和专家学者对影响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们分别从课时安排不足、教材内容编排落后、教师教学水平差、学生学习能力欠缺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都没有探究到其中的真正原因。在笔者看来,他们只是从事物表面去寻求解决方法,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寻找真正原因。辩证唯物法指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想找到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根本途径,需要教师探究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一)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中,什么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呢?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和“学”融合互动授受知识的活动。要提高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充足的课时安排、内容编排合理的教材、有力的制度支撑,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与否,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兴趣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能否改变应用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而要让这一主体最终发挥作用,教师首先需要弄清楚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笔者观察,很少有老师真正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教师,应该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讨所学的知识。

  (二)忽视民族文化在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分,但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各民族人民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发展而来的。物质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对服饰、饮食、生产生活习惯的个性追求,精神文化则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对包括家庭制度、国家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和对精神信仰、风土人情、道德风尚等心理文化的适应和理解。我国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常常忽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没有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写作对象或者写作背景材料,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这天各地均会举行很多重要的节日活动,作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常常在教学设计中忽视这一民族文化的元素。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收效甚微的现状,教师的教学方法难辞其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没有了像中学教师那样的升学绩效考核压力,对自己承担的教学任务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成效,都没有了要求,相当一部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也是如此,每次一站上讲台就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当听众,从概念、特点、格式、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对于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们最初的学习兴趣再高,最终也会被消耗殆尽的。另外,学校方面不够重视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具体表现为课时安排不足;师资配备差;制度支撑缺乏。这也是影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升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策略

  要改变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的教学要有针对性。从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安排合理的课堂结构。

  (一)重视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应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认知,是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心理活动。人们通过认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再运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从而转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人们通过认知,用以支配自己的行为。认知水平是指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表达方式、体态语言等要符合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述的特点,切合学生的能力,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认知水平去理解、掌握、同化新知识。

  (二)在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寻找新知识的植入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PawlAusubel提出的“同化论”的概念指出,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同化模式,这个同化模式对于人们掌握知识的一般方法非常有利。DavidPawlAusubel所说的同化模式在这里就是指学生获取、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之中的。在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已经成年,已经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认知结构框架已基本形成,他们能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将新知识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变被动的机械学习为主动的积极学习

  DavidPawlAusubel把自己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立在从两个维度的基础之上。第一是学习进行的方式维度,根据这个维度,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第二是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已有知识的关系维度。立足第二个维度,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作用,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知识进行理解,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学习。已经成年的职业院校学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他们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喜欢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事物、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会引导学生变被动的机械学习为主动的积极学习。比如,在讲授“调查报告”时,教师可以从目前大学生们热衷的“创新创业”导入新课,从他们对创新创业的意识、态度、动力来源、关注程度、个人能力等方面提问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调查报告这一文体的格式、内容、分类等构成要素,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探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把以往的机械式教学变成有意义教学,让学生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四)融民族文化于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反叛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传统民族文化较为反感,缺乏丰富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面对学生们这样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以此为背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彻底的反思,把应用文写作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把传统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顺势利导,这样就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点燃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满足感,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的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既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需要,更是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应充分重视,特别是任课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教学活动中主体关系的改变、教学内容多元文化的融入等手段有效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洁萍.现代应用文的变革趋势[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4):62.

  [2]黎卫东.浅析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32-34.

  [3]何文晓.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4]余琳.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159,161.

  [5]陈玫.教学模式与写作水平的相互作用———英语写作“结果法”与“过程法”对比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6):62-66,83.

  作者:邓丽君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汉语影视剧对学习汉语的影响 下一篇人力资源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现况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