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科技期刊编辑基本素养提升策略

时间:2020-06-23浏览:190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科技期刊编辑基本素养提升策略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科技期刊的内容,欢迎咨询本站的在线编辑为您解答。

科技期刊编辑基本素养提升策略

  关键词:期刊;编辑

  一、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科技期刊承担着学术成果传播与传承的重要使命[7],而科技期刊编辑作为核心生产力,编辑队伍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期刊的整体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且对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以及转型升级也是至关重要的力量。融合出版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素养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敏锐的政治意识

  不论在传统出版时期还是融合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素质。科技期刊除了引领学术发展外,还担任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舆论导向也是科技期刊的价值追求。而科技期刊编辑则担负着舆论导向的重大使命。科技期刊编辑应时刻注意培养自身在政治方面的敏锐性、洞察力和鉴别力[8],除了把关科技期刊出版内容的政治导向外,也应对融合出版下传播平台(网站、微信、微博等)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防止科技期刊的文章内容在一些鱼龙混杂的平台上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融合出版背景下,对科技期刊编辑政治素养的要求也提高了。

  (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科技期刊出版的本质是文章的内容。提高期刊的质量就是指提高文章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水平决定了期刊的出版质量。编辑有“杂家”之称,所以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储备,以助力提升期刊的出版质量。多元化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文字功底、宽广的专业文化知识、精湛的出版技能等。扎实的文字功底是融合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扎实的文字功底是指处理文字的基本功。科技期刊文章录用后,编辑发送排版之前先进行编辑加工,即按照出版的要求对其中的文字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等,主要是要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和可读性。当前,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趋势下,科技期刊编辑除具备中文的文字功底外,也应具备扎实的英文文字功底。有些科技期刊的图表均用英文表述,还设有英文摘要等,如《高分子学报》。可见,编辑在文章的编辑加工过程中须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宽广的专业文化知识,以把关稿件的学术内容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学术定位。编辑也应掌握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学术内容的创新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审核把关,进而保证出版文章的高质量。融合出版时代出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科技期刊从投稿、稿件处理、录用、编辑加工、排版与校对等这些环节都依赖计算机或者手机完成,编辑须熟练应用这些过程中的软件系统(如ScholarOne投审稿系统、XML数字化排版系统[9]等),同时也应具备解决审稿专家和作者反馈的问题的能力,即,掌握期刊出版领域的新技术。

  (三)策划再创造能力

  传统的出版时代也被称为纸媒时代。融合出版背景下,纸媒不再是阅读的终端,而是与读者的链接点。科技期刊的文章印刷后,不是内容出版的终结,而是应以内容为中心,策划满足不同媒体形式的各种内容,再次将其出版传播。通常来讲,出版业由智力生产和物质生产两部分构成,两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调整。何承伟在报告中讲述传统出版时期,纸质出版的总价值分配中智力生产(包括写稿、编稿)约占35%,物质生产(纸、印刷、发行、零售)约65%[10]。但是随着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融合出版时代,智力生产的内容更加宽泛,除了原有的写稿、编稿外,还包含选择内容、鉴别内容、整合内容、制作视频等适应新媒体内容的智力生产,相应的比例提高到65%左右,而物质生产降低到35%左右。所以,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慧眼识别能力,用自己储备的专业知识,从刊发的文章中选择优秀的文章,与作者通力合作,进行加工,将其转换成适用于新媒体形式的内容,如制作成视频、动画等,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或许会因为一篇文章而链接到一本期刊,将有利于扩大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融合出版是走一体化发展的方向,是以“技术为支撑、内容为根本”的整体融合。由此,科技期刊编辑须具有对刊发的内容进行策划的能力,把内容根据视频阅读的需求,重新结构化的组织能力,是融合出版时代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四)顺畅的交流沟通能力

  传统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注重文章内容的编校工作,而轻视了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沟通。科技期刊编辑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是作者的亲密伙伴、读者的知心朋友。科技期刊的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可以转化为作者。互联网和社交软件的出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使联系更加频繁和密切。科技期刊编辑应积极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按需求出版,以促进期刊的发展。融合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除了线下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外,也应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形式与读者、作者互动。编委是期刊的灵魂,只有依靠编委、信赖编委、服务编委才能办好学术期刊[11]。科技期刊编辑也应保持与编委线上和线下顺畅地交流沟通,充分调动他们为期刊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当今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线下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科技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线上机会与编委、作者、读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科技期刊编辑应熟练线上交流沟通技巧,使其交流者有愉悦感,这是融合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的另一新要求。融合出版背景下,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具备上述素养外,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先进的出版理念、创新的思维方式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编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和提高。

  二、提升科技期刊编辑基本素养的策略

  (一)积极参加期刊出版领域的培训和会议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0〕10号),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这是给同行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最好机会。通过72学时学习可紧跟党中央对期刊出版领域的最新政策导向,还可以就某些当前出版领域的问题与同行们展开深入讨论,掌握最新的出版动态和发展方向。如2019年6月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的2019年第四期行业报、科技期刊负责人岗位培训班。在培训中不仅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还分组交流讨论如何增强“四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导向、守阵地、把关口等。除培训外,编辑也要寻找机会参加一些出版领域的学术会议。如2018年5月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研讨会,2019年9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这些会议为编辑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拓展编辑的视野,掌握出版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而提升编辑的综合素养。

  (二)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科技期刊编辑应积极参加专业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如,《高分子学报》期刊编辑应参加高分子领域相关的学术会议;《化学学报》期刊编辑应参加综合化学领域相关的学术会议等。在会上编辑应认真听取学术报告,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积极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或者选择一些平时在办公室只听其名不见其人的专家、作者进行现场交流,增加专业知识,提高稿件的鉴别能力,以发掘优秀稿件进行策划传播。

  (三)加强自主学习

  编辑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具有活力的行业,也须与时俱进。现阶段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出版背景下,要想成为新时代优秀的编辑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拓展各领域的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新技能等,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为期刊发展服务。编辑人员在工作中需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此才能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水平,提升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融合出版是我国科技期刊融入国际大势、加强自身发展的必然之路。由于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融合出版必然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促进期刊的转型升级发展。编辑人员可通过积极参加期刊出版领域的培训和会议、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以及加强自主学习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敏锐的政治意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策划再创造能力以及顺畅的交流沟通能力等,做新时代的优秀编辑,以真正助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期刊校对质量问题 下一篇文化营销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