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依托课题项目促进教育公平

时间:2020-04-17浏览:125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 书记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 习近平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把对教育工作的 要求推上了国家发展的高度。 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教育进 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尤其是学前教 育。 2010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学前教育开始走向府主导与重点发展的新时期。

依托课题项目促进教育公平

  随着各级各地政府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以及投入力度的 不断增加,我国幼儿园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持续增长。 孟州市也 不例外。近年来,孟州市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数量激增,从之前 的一所公办园到现在的 53 所普惠性幼儿园 (其中公办园 32 所), 成绩斐然。 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 “入好园难”的问题,但随之出现的问题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 新思考:如何站在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普惠性幼儿园这一民生工 程? 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分析? 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一、“普惠”的含义

  普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普遍的、优惠的,只有普遍、优惠 才能实现国家的惠民政策。 但是,如果只是单一地停留在数量 增多、价格优惠上,仅仅是浅层次的“普惠”;从深层次来说,“普 惠”就是公正、公平,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 的优质教育环境和优质教育。因此,只有从人的权利角度出发,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

  二、普惠性幼儿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环境建设

  目前,孟州市的普惠性幼儿园大多为农村乡镇园。乡镇园的园舍虽有改造,但由于当时资金有限硬件环境仅仅满足幼 儿园最基本的办园条件,谈不上优质环境。此外,由于后续资金 投入不足和使用不科学,幼儿园的玩教具数量较少,且大多比 较陈旧,管理者没有主动更新玩教具的意识。

  (二)管理队伍及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多数普惠性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都是转岗过来的, 缺少幼儿教育相关理论和经验。在幼儿教育发展如此快速的今 天,园长的管理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组织手段等都严重不足,无专业引领,无专业发展,教师队伍面临着职业倦怠、发展无力的困境。 此外,由于家长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公 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陷了生源流失、与民办园竞争无策的尴尬境地。

  三、抓住核心要素,依托课题项目,实施计划

  综合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应该怎样 解决?有没有一种既可以提升质量又能够转变局面的行之有效的 方法?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普惠”,真正解决“入好园难”的问题?

  (一)抓住发展中的核心要素

  在教育工作中,无论哪一个学段,教师都是核心要素。教师 的能力素养是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在幼儿阶段也不例 外。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案还是什么样的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 再创造,教师的观念、能力、技能等,都会对活动的进程和幼儿 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提升 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关注教师这一关键因素。 只有核心 问题得以解决,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这一伟大目标。

  (二)实施科学的架构与规划

  任何构想都离不开科学的架构与策划,教育发展策略的推 进需要来自政府行政层面的、科学统一的规划与实施。 2018 年 8 月,孟州市教育局《发展区域普惠性学前教育 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项目立项。该课题旨在通过建立“学 前教育教研集团”,让“教研基地园”培养并提升“教研培养园”; 依托“教研基地园”自建名师工作室,推进并实施“三培”计划 (园长、骨干教师、新教师),提升各层级教师的自身素养。 为了 更加高效地实施项目课题,课题组还规划了一系列推进项目实 施的制度保障和评价激励机制,如:“教研基地园”与“教研培养 园”之间的教师替岗制度;教研集团中的“四评”制度,包括“教研集团”评“教研基地园”、“教研基地园”评“教研培养园”、“教 研培养园”评“教研基地园”、自评;教研集团奖励制度;孟州市 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等等。 这些制度与体系的建立共同为教研集团工作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四、“集团”对比“蜂巢”

  2018 年 11 月,笔者在深圳学习期间,对深圳市龙岗区曾 灵芝教授的“蜂巢式”校本研修方法产生了共鸣。 我们通过将 “孟州市学前教育教研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与“蜂巢式校本 研修”(以下简称“蜂巢”)进行对比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有许 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借鉴的同时,我们需要在基 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学习、修订和再进步。

  (一)“集团”和“蜂巢”的差异

  第一,“蜂巢”的特点是以教师为蜜蜂,以研修点为蜂孔,以 研修团队为蜂巢,建立学习发展研修共同体。 第二,“蜂巢”的教 师队伍阶梯分层有五个,分别为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名师,每个阶梯都按照相对应的工作年龄和能力 要求进行划分。 第三,“蜂巢”的教师成长有具体的量化要求,每 位教师进入相应的阶梯后, 其成长内容也有了具体的量化指 标,如培训多少课时、学习多少内容等,既有固定的必学达标内 容,也有自主选修的内容。教师完成课时后,需要通过严格的考 核才能进入下一层阶梯。 第四,“蜂巢”的讲座人人可有,校本研 修的内容根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研究而成,也可根据教 师自身的特长兴趣产生,然后申报研修讲座内容,通过后成为 资源平台中的研修课程。 目前,深圳市龙岗区的资源平台研修 内容已达上千个主题。 第五,“蜂巢”对教师的成长有一定的激 励机制,教师学习研修平台上的研修课程后,可以得到国家规 定的、与个人职称相匹配的项目培训费用,也可受邀到其他地 区或社区进行有偿式讲授。

  (二)“集团”和“蜂巢”的相似性

  “集团”和“蜂巢”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和动力。

  1.建立学习共同体,抱团发展 无论是“集团”还是“蜂巢”,都是一个学习发展共同体。 只 有建立共同体,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才能做大做强,真正实现 有效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与“普惠”。

  2.关注人的发展,抓住核心要素

  “集团”和“蜂巢”的建立都关注到了个体差异,抓住了“人” 这一核心要素,以培养人的专业技能、能力素养、理论概念为目 标,提升人的素质,推进教育质量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3.善用激励机制,促进良性循环 在“集团”和“蜂巢”的工作过程中,人无疑是重点。 但是,人 的工作动力来自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重要的保障手 段,是促进良性循环的“磁铁石”。 无论是评先评优精神奖励,还 是培训费用物质奖励,想要能者多劳,就要劳者多得,这充分体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乡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策略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应用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服务内容

如果您有自己的问题
点击这里 直接找学术顾问沟通

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