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推手、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要丰富滋养基因,挖掘党内政治文化丰富的理论渊源;要在传承中持续创新,努力建设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在自觉中增强自信,保持党内政治文化的中国特色,坚定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是以理论指导为主要形式,外部灌输与内在消化、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教育方法有机结合的政治文化。旨在全党范围内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和心理态势,影响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更深层次的建设。
一、滋养基因: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基本的前提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并没有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但是非常重视思想建党,从各个方面阐释了党的建设的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如此。”[1](P5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文化就是依托并体现在党的组织、党的建设及其全部实践活动中。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服从服务于党的历史使命和全部实践活动的要求。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比如说要求思想和组织上的双重统一,既要做到组织上入党,更要求在思想上入党;无产阶级政党有着及其严格的组织纪律,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各项纪律,在今天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1921年党的一大的召开,奠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基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2](P1093)在党内精神文化层面,毛泽东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思想结合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基础,从党情和国情出发,开创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在制度文化层面,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实质。”[3](P1057)“四个服从”是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的,这一重大思想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物质文化层面,党的标志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象征,最终确定的党旗,取中国共产党这一作为名称等,这一系列的规定都蕴藏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内涵,都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为文化层面提出了“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这些要求共产党人要具备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坚定的态度和立场对待党的指导思想、对待人民群众、对照自身,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推动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要的战略布局,特别强调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总体思路,突出全面从严,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重建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传承创新:新时代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汲取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华,传承了红色基因,建设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是现阶段的主要建设目标。
(一)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其一,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理论上的坚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武装。要防止“假信仰”,防止把誓言变成“口水话”,把梦想变成“口头语”,把奋斗变成“口头禅”;要防止党内存在不悟不信不做之人去教育别人的“两面人”。其二,深刻领悟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进步潮流、中国的前进方向和现实的实践要求相结合,不断收获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4](P168)其三,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要正确处理“主导”与“多元”的关系,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一切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的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借鉴吸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和进步的先进文化。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
创新发展古代政治智慧,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其涵养和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其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用权于民、用权为民、用权在民是党根本宗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始终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以“仁政”为核心的古代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其二,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党性教育当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方式。其三,党的巡视巡察制度是新时代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对古代中国巡视制度的借鉴和创新。其四,坚决与落后、封建、腐朽的官场文化做斗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新时代更要把好广大党员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杜绝和铲除封建官场文化的遗毒,避免侵蚀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追根溯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其一,利用好红色资源,包括遗物遗迹、手稿著作、红歌民谣、革命圣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遗产,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是当前加强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任务。其二,发扬好红色传统。譬如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战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党指挥枪、思想政治工作等。其三,继承好红色基因。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继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和精神上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要恪守和弘扬价值观,培养优秀的党风和政治风格,自觉培养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其二,带头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其三,文化必须深入人心,即人们应该心服口服。加强科学理论研究,武装全党,狠抓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党。人民群众在内心真正认同并真正自信,从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其四,广大党员和同志牢固树立自信心,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坚定信念,塑造党性,弘扬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三、自觉自信: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
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只有始终保持民族精神特质,展现出一种更为鲜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到从党内政治文化自觉走向党内政治文化自信。
(一)以文化自觉锻造共产党人的党性
党内政治文化的底色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自觉性就是在全党范围内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其一,在实践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锻造党性。在党的建设,努力工作,加强学习,做好工作,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素质的过程中,全体党员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其二,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牢固树立全党“四个意识”。全体党员与党中央一致,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领导,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本位主义,侵蚀党的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其三,党员个人应该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强化组织观念,必须遵守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能游离于党组织以上。其四,严格的政治纪律和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内严肃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不得允许没有纪律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每个党员都必须敬畏党的纪律,绝对忠于党,实事求是。
(二)以文化自信推动党内政治文化自信
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政治历史实践的自信,要将党内政治文化自信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其一,培育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增强全体党员的认同感,不断扬弃、同化、融合党员个体理解的差异性,整合出一个共同的、一致的、普遍接受的精神家园。其二,党内核心价值观,两手抓党内政治文化,一只手抓党内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另一只手抓与落后、腐朽、庸俗的政治思想的斗争。其三,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类载体的作用。党内以正面宣传的方式,通过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新闻报道、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形式把共产党人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当中。
(三)以担当精神书写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担任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一,把党锻造为合格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新时代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要把纲领落到实处,就要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夺取更大的胜利。其二,推进伟大工程建设,就要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党内政治文化当中,提供坚强的政治领导、正确的思想引领、有效的群众组织和有力的社会号召,依靠政治领导、思想建设、组织群众和政党魅力,推进新的伟大工程、领导完成伟大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其三,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5](P26)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揭示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内在统一、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内在统一,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丰富党的执政战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从而深化人民群众对党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的认识,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齐卫平.“四个伟大”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申银春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