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的运用

时间:2020-03-21浏览:165

  京剧艺术在很多方面与民族声乐存在共同之处,比如文化渊源、演唱方法、美学原理等。所以在现实当中,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京剧本身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唱腔技巧、表演风格恰当地融入民族声乐当中,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还能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得民族声乐的风格更加丰富多变,通过改革与创新来赢得更多受众的支持与关注。

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的运用

  【关键词】民族声乐表演;京剧元素;应用

  一、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同宗同源

  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同样植根于丰沃的文化土壤,同样来源于我国民间,都采用舞台艺术的形式来反映民众的劳动及生活,在现实当中都拥有大量的受众。两者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代表。

  (二)想通的美学原理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之美,由于这种美都是以传统美学原理为根本,使得两者在美学层面的理念基本一致,就表演风格而言,无论是京剧艺术,还是民族声乐艺术,都有着写意的特性,注重意境的营造,同样将“天人合一”作为艺术追求的准则,将传统艺术的意境之美作为追求。例如现代京剧作品《贵妃醉酒》,便是一种艺术创造,不仅通过现实中的各种事物来抒发情感,并且最终形成情与景高度统一的美感。

  (三)异曲同工的艺术风格

  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都必须通过舞台艺术来展现,需要人物的表演才能完成作品,向观众传达创作者的意图,进而打动人心,赢得观众的关注和支持。所以,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虽然在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其内容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是对中华民族思想情感、行为规范、审美理念的表现,艺术风格清新而自然,十分贴近受众的心理。

  (四)鲜明的地域特色

  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者多为普通民众,所以作品的内容大都取自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都是对民众生活较为真实的描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即使是在世界各国当中,中国的民族数量也是最多的,在长期的社会变迁当中,不同民族都已经形成自身独有的风俗文化,再加上各个民族所在的地域存在差别,因此形成的民族艺术也各具特色。京剧艺术从诞生之时起,就有意识地吸收其他民族戏曲艺术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例如现代京剧《蝶恋花》,其中一些唱段在旋律上借鉴了著名的湖南民歌《浏阳河》。

  (五)相似的演唱方法

  京剧艺术在表演时以“大本嗓”的唱法为主,民族声乐同样也是如此。发声圆润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进行舞台表演时,讲求气息的运用,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来传达情感,从而在深刻理解作品思想情感的基础之上,通过演唱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各种情感。例如《人说山西好风光》及《贵妃醉酒》,同样也采用了“大本嗓”的唱法。

  二、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一)京剧咬字行腔的运用

  京剧表演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表达方式,必须要借助相应的语言文字,才能向受众充分展示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京剧艺术要求表演者发音和咬字必须准确清晰,才能满足京剧表演的要求,如果在表演时咬字不清晰,或者出现吃音、包字的情况,都会严重影响演唱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表达创作意图,京剧词曲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多会选用优美的字词。而表演者则必须借助演唱这一形式,才能将作品的情感传达给观众。汉语自身咬字也独具特色,不同的发音方式,表达的情感也全然不同,因此,表演者在表演时必须准确地把握咬字及发音。在声乐演唱当中,表演者同样需要做到精准发音,发音的轻重,时长及具体的使用都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才能真正地唱好歌曲。由此可见,声乐表演者如果真心想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必须掌握和学习京剧的发音技巧,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加强训练,纠正与改变日常说话发音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与行腔相结合,才能增强表演的感染力,更加精准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例如《大河涨水浪沙洲》,这是一首民族声乐歌曲,歌曲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女子在失恋之后的痛苦和茫然,传达的情感复杂深刻,幽婉动人,所以,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可以恰当地加入一些京剧演唱的技巧,比如在唱“丢”字时,应先阻气再发声,使歌曲的情绪更加强烈。

  (二)京剧气息技巧的运用

  歌唱必须借助气息才能完成。对民族声乐演唱而言,气息同样十分重要,因此,民族声乐表演者必须能准确地把握呼吸的节奏,呼吸时应当通过丹田来控制气息,确保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气息始终在表演者的控制之中,从而在演唱的同时确保呼吸始终收放自如。京剧演唱同样也十分注重气息的控制,要求表演者的肺部必须保持在较为充足的吸气状态,才能始终保证良好的演唱效果。在演唱民族声乐时,演唱者可以借助京剧呼吸训练方法加强练习,从而完美地控制气息,通过对呼吸进行控制,调整自身的状态,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部分演唱者首次表演时都会感到紧张不安,导致呼吸速度过快,影响演唱的效果,可以尝试运用京剧的气息技巧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呼吸重新变得平稳。除此之外,民族声乐作者要求演唱者的演唱必须具有极强的爆发力,从而充分表现乐曲的情感,所以,演唱者必须做好气息方面的准备。以《恨似高山愁似海》为例,在演唱“我,我,我我我浑身发了白”这一句时,“白”字主要表达主角心中的仇恨、痛苦与无奈,从而将演唱推向高潮,演唱者还要注重保持自己的音色,才能充分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在演唱时演唱者还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加入京剧的气息控制方法,使自己的演唱更加动人,将演唱推上高潮。

  (三)京剧吐字技巧的运用

  对于吐字和咬字,京剧艺术历来有着严格的要求,表演者的吐字决定了乐曲演唱的效果,京剧吐字的技巧极其精妙,不仅有语气上的变化,还有共鸣的变化和韵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及意境展现等多方面的艺术因素。所以,京剧唱腔艺术应尽量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京剧表演中的吐字大部分是以“念白”的形式来体现的,所以对表演者的吐字要求十分严格,而民族声乐演唱者同样也必须重视吐字,只有先做到吐字清晰,才能使演唱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进而通过演唱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情感。因此,民族声乐者可以尝试运用京剧的吐字技巧来加强练习,一定要咬准字音。比如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醉了千古爱》,不仅京剧韵味极其浓烈,同时演唱者对字音的精准把握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四)京剧表演技巧的运用

  京剧舞台表演不仅要“唱”好,更要“演”好,舞台表演是京剧艺术表演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京剧艺术而言,表演可以说是第二语言,因此,在动作方面,京剧艺术对表演者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所以表演者必须打好基本功,还要保证不同身法之间的密切配合。对京剧表演而言,“四功五法”是一个整体,只有身法口诀及身段表演都达到极高的水准,才能真正塑造人物,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从而提升表演的效果与质量。大部分京剧表演艺术家都具有极高的表演水平,可以通过表演让受众感受到不同人物情感方面的变化。民族声乐表演者一定要认真练习基本功,确保能通过自己的表演完美地展示作品的情感,从而展示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之美,体现民族音乐与众不同的特色。民族声乐表演者还必须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差别,根据表演的需求借鉴京剧艺术的表演技巧,而不能任意进行添加,否则会导致声乐表演质量下降。

  (五)京剧表演风格的运用

  中国民族众多,在数千年的发展当中,各个民族所形成的观念、习俗还有文化都不一样,再加上不一样的地域特色,使得民族艺术表演风格更加独特。京剧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坚持从其他民族艺术形式当中汲取精华,进而形成自身特别的风格。作为民族艺术当中的优秀代表,京剧能够充分地表现人物角色的情感,进而体现作品巨大的魅力。尽管京剧艺术表演风格千变万化,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同时仍然参考和借鉴了京剧的表演形式,使得表演的风格更加丰富。例如李谷一老师在演唱《故乡是北京》这首作品时,就融入了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完美地处理表演当中的所有细节,从而更好地向观众传达情感。

  (六)京剧唱腔技巧的运用

  传统京剧经过一代代艺术家反复的雕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的特殊载体,成功获得无数受众的一致认可。京剧唱腔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京剧艺术的表演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容及形式。民族声乐需要认识到京剧艺术的价值并认真学习,美化、润色唱腔技巧,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唱腔。比如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梅兰芳》,表演者需要适当加入京剧的唱腔技巧,才能真正展现作品独有的韵味。例如在演唱“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时,一定要先突出字头,然后再作归韵处理:在唱“那”字时,不需要完全打开口腔,只需要如抛物线般将字音朝前甩出;演唱“轮”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装饰音与主音之间的关系;演唱“水”字则需要放缓语速,然后再进行归韵,从而营造出“明月当空”的优美意境,完美刻画梅兰芳大师的身段与神态,从而引起观众心理上的共鸣。总而言之,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同根同渊,二者之间既存在相似之处,同样也存在差别,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又具备相应的个性特色,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声乐演唱当中合理地融入京剧的技巧和风格,从而在承继传统文化的同时,全面推动民族音乐的创新及发展,促使民族音乐表演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获得更多观众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蔚.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2).

  [2]赵珂珂.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北方音乐,2014(7).

  [3]王伟,刘莉莉.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1).

  作者:赵弦箫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认同困境 下一篇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时间演变规律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