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时间演变规律

时间:2020-03-21浏览:105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时间演变规律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以期刊论文为主做出详细介绍与阐述,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期刊论文零被引率时间演变规律

  一、研究意义

  期刊论文零被引是图书情报领域、科研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学术界近五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期刊论文研究的早期阶段,众多专家和学者都以被引用过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例如,一些研究者提出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等传统的简单型指标,以及后来发展的H指数、P指数、Z指数等。这些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发展为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问题提供了借鉴思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后来,一些研究者提出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法考虑了学术期刊的多个评价指标,其能够充分考虑学术期刊的信息量,进而使得学术期刊影响力排名更为客观合理。随后,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组合评价思想。学术期刊影响力组合评价指的是利用信息集结算子再次将多种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组合,进而使得学术期刊影响力排名更为稳健。此外,部分学者还对学术期刊影响力静态综合评价进行拓展研究,提出学术期刊影响力动态评价的思想。学术期刊影响力动态评价指的是利用时间面板数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评价,并以此得到较为全面合理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结果。另外,部分学者还将学术期刊影响力组合评价和学术期刊影响力动态评价进行有效交叉融合,提出学术期刊影响力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学术期刊动态组合评价所得到的结果虽相对更为准确,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烦琐。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大多都是研究被引用过的期刊论文,而较少有文献对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研究。事实上,零被引论文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很多学术期刊都存在零被引论文。一方面,无论是在权威期刊还是在普通期刊上,都有可能存在论文零被引的现象。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学术期刊中,许多类型论文均会存在零被引现象。例如,不太出色的论文可能会存在零被引、低质量的论文可能会存在零被引、研究内容比较冷门的论文可能会存在零被引等等。由此可见,论文零被引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态,而且零被引论文也是有可能存在重大价值。因此,研究零被引论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也有一些研究者对零被引论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例如,1965年,文献计量学之父普赖斯曾经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相关论文,该论文深入研究了论文零被引问题,并对零被引论文与所有刊出论文的比例进行了精确的估计。普赖斯教授指出,某期刊在刊出论文的任何固定周期内,大致存在35%的期刊论文会存在零被引现象。而且,如果某期刊论文出版10年,那么大致存在10%的期刊论文会存在零被引现象。此外,普赖斯教授还指出,无论是什么学科的论文都会存在零被引现象。根据普赖斯教授的研究以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期刊论文零被引现象,可以看出论文零被引现象是学术界和科学界普遍存在的现实。因此,研究期刊论文零被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有部分专家和学者对期刊论文零被引问题进行研究,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相关文献极少研究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问题进行探讨。事实上,研究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对于推动当今科学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现有研究来看,当今科学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主要是交流和推荐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期刊论文,而较少关注一些零被引期刊论文。虽然推荐和交流高影响力期刊论文固然重要,但在一些零被引期刊论文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精品,一旦有读者或者学者发现了其潜在的价值,并加以传播和利用,那么其对于科学界的作用可能并不比研究高影响力期刊论文所体现的作用小。研究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可以明显地识别出哪些期刊的传播和发展比较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潜在的“精品”。由此可见,对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研究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

  目前,虽然关于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但仍然有一些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现有研究大多仅仅是对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即使是进行理论模型的研究,也只是采用较为简单或者是传统的模型。例如,VanDalen等以人口统计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期刊在1990年至1992年刊出的论文,以2、5、10年为固定周期,研究了该期刊在上述固定周期内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发展变化。由于该研究选择的时间窗口相对比较短,因此其呈现的演变规律不是很明显,所体现的价值也是相对有限。另外,刘涛对15所中国大学教授在1997年至2002年发表的SCI期刊论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论文在刊出4年后论文零被引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这些论文的零被引率在后续的变化中并未呈现出相应的规律。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述研究未能够考虑期刊论文见刊之后的不同时间窗口的论文零被引比例的变化情况。Burrell提出一个新的预测模型,并以此预测出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概率,由于该模型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因此有效性值得商榷。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之上,Burrell对期刊论文零被引率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并提出一种论文零被引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理论模型。尽管如此,上述新模型仍然没有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可行性仍然值得验证。此外,胡泽文等对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时间演变规律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全面的总结。

  三、研究方法

  考虑到图书情报类期刊竞争相对较大,而且该类期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及现有的研究也主要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4本国内图书情报学期刊为样本,即《情报杂志》《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与情报》,同时以该类期刊在1994年至1997年刊出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这4本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时间演变规律。本文研究方法采用幂律分布函数的模拟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幂律分布函数的模拟,二是幂律分布的假设。另外,本文采用Kolmogorov检验,该检验通常用于检验一组样本期刊论文观测结果的经验分布同某一指定的理论分布是否一致,该方法亦称为KS检验,其适用于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等。其基本思想是,将实际出现的累积分布数据和理论上出现的累积分布数据进行对比,并求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值,最后检测差异值是否为显著。利用上述方法对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到如下结论:除《情报科学》期刊以外,其他3本期刊(即《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图书与情报》)在1994年至1997年刊出的论文在20年内的期刊论文零被引率的时间演化规律可以较好地被幂函数进行拟合,且拟合优度均达到91%以上。针对《情报科学》期刊,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幂函数拟合,但拟合优度仅达到80%。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的运用 下一篇民族声乐教学如何提升文化素养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