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南水北调调蓄的工程项目

时间:2019-03-05浏览:275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南水北调调蓄的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南水北调调蓄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南水北调调蓄的工程项目

  关键词:南水北调;调蓄工程;供水

  1项目背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2014年12月12日通水。总干渠渠线总长1432km,其中在河南省境内长731km,途径南阳、平顶山、许昌市、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共计8个省辖市、21个县(市)。南水北调工程在许昌境内途经禹州市和长葛市,全长53.70km,禹州境内干渠全长42.80km,自南向北经过禹州10个乡镇,布置有4座河渠交叉建筑物。南水北调工程在许昌境内设有4座分水口门,禹州境内三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受水区重要的补充水源,然而随着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受水区对南水北调水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成为沿线各受水区的主水源,因此,保障不中断供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南水北调供水过程的不均匀性,或因某种原因造成停供,以及输水线路出现故障等断水情况,受水县(市)区在南水北调水停供时,需要临时启用当地或其它备用水源,在供水水源转换期间,为保障受水县(市)区的供水安全,需设置调蓄工程,全面发挥工程效益。2015年1月以来,禹州市抓住国家在南水北调主干渠沿线拟设置调蓄工程项目的机遇,积极谋划了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项目,初步开展了勘测、规划等工作,并多次向水利部,国家南水北调办汇报争取。原国家南水北调办主任、现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和投资计划司及中线局的领导多次莅禹进行实地调研,给予指导帮助,使禹州市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列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蓄优先实施项目,纳入河南省“水利十三五”规划,为争取项目尽早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奠定了基础。2018年,许昌市把禹州市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列入全市“60个重大专项”,陈润儿省长、武国定副省长多次对该项目做出指示和工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2建设依据

  2.1符合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受水区配套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及“加快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对水源单一、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城市,要在对现有供水水源挖潜改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在建和规划水源,合理确定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方案,加快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城市水源格局,增强城市应急供水能力。”2.2符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水资源调配工程作为要实施的水利重点工程,明确提出要推进“南水北调中线调蓄工程”等工程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紧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2.3调蓄工程被列入《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省政府以豫政文〔2016〕140号文件批复的《河南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南水北调等现有供用水工程为基础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完善现有水资源配置体系,安排实施一批蓄、引、提、调工程和应急水源工程。全省规划了6个调蓄工程,禹州市沙陀南水北调供水调蓄工程,被列入其中之一,并要求要在“十三五”期间予以建设。同时,禹州市沙陀南水北调供水调蓄工程还被列入了河南省正在编制的《南水北调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3禹州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优势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上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境内总长731km,其中禹州市以北地区404km,禹州市以南距渠首327km,禹州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调蓄范围可辐射河南北部400km范围内区域以及河北、北京及天津等受水地区。对总干渠根据余水、缺水过程进行丰枯调节,改善供水质量、提高总干渠供水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许昌境内的南水北调总干渠线路80%分布在禹州境内,在禹州境内与区域内最大的河流——颍河相交,有许昌地区唯一1座颍河退水闸,距相邻上游兰河退水闸、下游沂水河退水闸均在30km左右。禹州市特殊的地势和相对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在客观上使禹州具备了修建调蓄工程的基本条件。项目拟选址为一洼地,紧邻总干渠,具备修建大型调蓄工程的条件。与其它拟修建的调蓄项目相比,禹州沙陀调蓄工程位置地势条件优越,区域内大部分地段的自然高程,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底高程相近,开挖土方工程量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做到挖填平衡,能够减少工程投资成本,并且由于高程适中,调蓄水量大部分可通过倒虹自流,运行费用相对较低。通过颍河退水,可对许昌市或禹州市进行生态补水或应急供水。且拟选址位置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颍河倒虹吸退水闸,向调蓄工程注水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渠体基本没有干扰。在拟选址取水口30km范围内,有1座大型水库(白沙水库)和1座中型水库(纸坊水库),经改造即可加大蓄水量。增加受益区域和受益人口。拟选址区域内涉及拆迁的村庄少(共3个村庄,800多户群众),拆迁安置工作量较小。禹州市已启动生态保护规划,而调蓄工程拟选址位置正处于颍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点区域,周边没有大的污染源,拟建的禹州市颍河湿地公园项目已批复,位于规划调蓄工程的上游,具有较好的生态基础。近几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的生态补水量逐年增加,2016年度通过颍河退水闸对禹州的生态补水2459万m3,2017年是3899万m3,2018年是4300万m3。这些生态补水都可以通过颍河退水闸流入调蓄工程,作为调蓄用水。为正在建设的我省重点项目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提供备用保障水源。

  4项目选址建设条件

  项目拟选址位于南水北调工程跨颍河倒虹吸上游的颍河两岸区域,规划区域为一洼地,列入规划的禹州市沙陀水库位于该区域,具备修建大型调蓄工程的条件,地面高程与总干渠渠底高程基本一致,利用总干渠颍河倒虹吸的节制闸及退水闸等工程向禹州规划的沙陀水库和现有水库进行充水及返输水,对南水北调干渠进行调蓄。4.1自然地理禹州市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横贯西北、东南的颍河为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4.2生态环境禹州市森林覆盖率高,是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先进城市,特别是调蓄工程选址处于颍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是河南省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周边没有污染源,具有较好的生态基础。目前禹州市根据许昌市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的机遇,启动实施了生态保护和水系建设规划,对工程区采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行相应保护,能够确保调蓄工程水质安全。4.3工程条件根据初步勘探结果,调蓄工程库区所处地层条件由表及深依次为壤土、砂卵石、砂砾岩以及粘土岩,工程底部的粘土岩分布范围较广,透水性较差,可以作为相对隔水层,通过沿库周设置垂直防渗措施和库底粘土岩形成封闭防渗体系,因此工程区具备修建调蓄工程的地质条件。沙陀湖调蓄工程利用现有洼地,通过开挖库区、周边筑挡水坝修筑而成,工程产生的弃渣,开挖出的土料部分主要用于填筑坝体。禹州矿区区域中分布多处深沟,在不影响当地防洪条件下可利用作为弃渣场,并改造成农田。

  5项目初步规划思路

  项目拟选址位于禹州市城市规划区西北,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左岸200m。为保证水体水质安全,采取颍河和调蓄工程分离方案,利用场地条件将颍河局部改道。规划总库容1.18亿m3,调蓄库容1.07亿m3,平均水深为14m,正常蓄水水位同总干渠水位126.10m相一致。工程规划项目占地面积913hm2,涉及3个镇办(朱阁镇、火龙镇和韩城办事处)。项目整体主要包括引水工程和调蓄湖工程,其中调蓄湖工程分布于颍河干流左、右岸,受白沙东干渠、扒村河河道影响,分为东湖、西湖、南湖,三湖之间通过埋设倒虹吸箱涵进行连通,保证水质循环和满足总干渠应急调蓄需要。综合考虑少占用基本农田、不拆迁村庄、工程投资可承受情况及土地规划等因素,拟采取“一次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近期,结合颍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在颍河右岸先行规划建设一期调蓄工程方案,调蓄水量约2000万m3,湖体水域面积约110hm2,先行实施。远期,按照总体规划不变,待条件成熟后,实施二期工程。

  6结语

  禹州沙陀南水北调调蓄工程不但能解决南水北调分配来水与用水过程不匹配、日内城市不均匀用水、紧急事故或需要进行检修时用水问题。对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功能,提高区域城市供水保证率,都起到战略保障作用。

  作者:傅钧亚 单位:禹州市颍河橡胶坝工程管理处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生态文明新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