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高龄糖尿病患者社区的护理效果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随机将12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龄糖尿病;社区护理;护理效果
糖尿病是因遗传因素或后天饮食、环境等因素导致胰岛素作用缺陷,或分泌异于正常水平,而导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生率不断增长。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生活饮食习惯不良,多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差,诱发并发症诸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而且,在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中老年患者的比例较高,高龄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减低,适当的护理干预是保障临床治疗有效的坚强基础[1]。但是临床常规护理对于高龄糖尿病患者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12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和多尿,体质量减轻的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且均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随机将上述12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69.2±2.1)岁,病程为3~12年,平均(6.8±1.2)年,观察组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52~78岁,平均(68.7±3.4)岁,病程为2~10年,平均(7.1±0.5)年。经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应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观察组应用社区护理,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记录患者的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在社区为患者建立健康的档案。其次,进行健康宣教方面的护理,定期举行健康宣讲,通知患者接受健康宣教,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等,血糖的自我监测方法等,使患者可以提高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再次,在饮食和运动护理方面,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深入,同时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的食用,注意营养的均衡。在运动中,叮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避免剧烈的运动。另外,予以系统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主动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消极、悲观等负面情绪,同时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可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最后,在并发症方面的护理,定期联系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状态,必要时可上门了解情况,对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出现异常告知患者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进展。1.3考核指标[2]: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选择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4统计学的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校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出现糖尿病足1例、周围神经病变1例;对照组中出现糖尿病足3例、肾功能损伤2例、周围神经病变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高龄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要目标,需要长期应用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治疗[3]。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综合控制血糖的水平,但是因为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差,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意识差等造成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高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同时,需要必要的护理干预。但是,常规的护理方法,没有针对性,在护理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4]。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社区中给予护理干预可以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患者饮食,运动上的指导,同时必要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中的高龄糖尿病患者分别在常规护理和社区护理后,结果发现社区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过社区护理,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出现糖尿病足1例、周围神经病变1例;对照组中出现糖尿病足3例、肾功能损伤2例、周围神经病变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及时为患者介绍疾病和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在饮食,运动和生活中给予患者指导,并可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社区护理干预,更有利于高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控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综上所述,高龄糖尿病患者社区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爱英,王喜梅,谢红琴.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48-249.
[2]王笑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分析[J].当代医药丛月刊,2013,11(2):662-663.
[3]钱海兰,王君俏,郁艳梅,等.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12(10):688-690.
[4]杨一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381.
[5]宋书梅.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永恒的基本内容[J].护理管理杂志,2015,10(6):454-455.
作者:张雪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