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水稻二化螟药剂的筛选试验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水稻药剂等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
引言
2017年6~10月份,为了摸索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最佳药剂和施用量,我们在3个单位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剂、药量进行了筛选对比试验,总结出了防治此虫的最佳药剂,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目的
探索药剂处理秧苗对后期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品种的选择水稻二化螟,晚稻(吉优353)。2.2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试验地点:选择邵阳县下花桥镇徐家桥村21组蒋志祥承包的晚稻田,耕作制度为双季稻二熟制,地形为丘陵平地,经度110.59度,纬度26.12度。土壤类型为酸性灰黄泥,pH5.9~6.3,土壤肥力中等。晚稻大田基肥为53%(20-15-18)复合肥25kg/667m2;追肥为:施46.3%尿素7.5kg/667m2、60%加拿大钾肥5kg/667m2。晚稻移栽期为:7月29日;栽培密度:20cm×20cm。由水库供水,灌溉条件好,排灌便利。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3.1.1 试验药剂。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瑞士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维瑞玛牌19%溴氰虫酰胺SC(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农斯特牌40%毒死蜱EC(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金爱维丁牌5%阿维菌素EC(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3.1.2 对照药剂:空白对照。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3.2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试验示范区各小区都采用随机排列方式,示范区在试验区周围随机分布。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本试验共10个小区,每小区100m2。重复次数:本试验不设重复。3.3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叶面喷施(药兑水30kg/667m2用电动喷雾器喷细雾)3.3.2 施药器械。家乐牌电动喷雾器(3wbd-16型),工作压力0.2MPa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施药时间7月26日(晚稻秧苗5叶1心期;水稻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带泥移栽到大田后保水7天以上)本试验用药1次。I处理在8月25日常规用药1次。3.3.4 每小区农药使用剂量。A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3600g/hm2;B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1800g/hm2;C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360g/hm2;D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2992.5ml/hm2;E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1496.25ml/hm2;F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299.25ml/hm2;G处理40%毒死蜱EC有效成分量1800ml/hm2;H处理5%阿维菌素EC有效成分量337.5ml/hm2;I处理5%阿维菌素EC有效成分量75ml/hm2,在8月25日用药。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及土壤资料4.1.1 气象资料。施药时间7月26日: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4℃,平均气温30℃,相对湿度72%,南风,微风,3天后阵雨。4.1.2 土壤资料。地形:丘陵平地;土种:酸性灰黄泥;pH值:5.9~6.3;土壤肥力中等;基肥为53%(20-15-18)复合肥25kg/667m2。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第一次调查8月15日(药后20天);第二次调查8月25日(药后30天);第三次调查9月4日(药后40天)。4.2.2 调查方法。本试验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大田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10丛,共50丛水稻,调查枯鞘数、枯心数,计算枯鞘率、枯心率和防治效果。4.2.3 防治药效计算方法。枯鞘(心)率(%)=调查枯鞘(心)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的枯鞘(心)率-处理区的枯鞘(心)率)÷对照区的枯鞘(心)率×100。4.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本试验所用杀虫剂在本剂量内对水稻生长无影响。4.4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本试验未做要求。4.5对其他生物影响4.5.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对其它病害无影响,对稻纵卷叶螟有影响。4.5.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毒死蜱对水生动物有毒,其它药剂对水生物安全。5防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从表2中可看出:A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3600g/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最好,对二化螟40天后枯鞘防效为91%,枯心防效为88.68%,持效性长。D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2992.5ml/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次之,对二化螟40天后枯鞘防效为84.33%,枯心防效为82.70%。B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1800g/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较好,对二化螟40天后枯鞘防效为81.67%,枯心防效为79.87%。E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1496.25ml/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也较好,对二化螟40天后枯鞘防效为78.37%,枯心防效为71.38%。C处理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360g/hm2,F处理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299.25ml/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一般,在二化螟轻发区结合二化螟性诱等绿色防控手段可推行。G处理40%毒死蜱EC有效成分量1800ml/hm2,H处理5%阿维菌素EC有效成分量337.5ml/hm2,在移栽前3天秧田用药效果较差,建议移栽大田后开展第二次用药。I处理为当地农民习惯用药区,8月25日用5%阿维菌素EC有效成分量75ml/hm2进行喷细雾防治,防治二化螟效果最差,原因是秧田未用药,移栽大田后未及时用药,二化螟驻入稻秆后随着虫龄增大,耐药性不断增强,使二化螟防控错过了最佳适期,后期补药已很难挽回损失。因此,建议在二化螟轻发区可采用A、B、D、E处理配方,执行二化螟防控秧田用药原则,二化螟重发区还应在大田适时用药。防治二化螟技术要点:1)选用对口药剂: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有效成分量1800~3600g/hm2、19%溴氰虫酰胺SC有效成分量1496.25~2992.5ml/hm2。2)防治适期:二化螟卵孵化高峰——幼龄高峰期(移栽前3~5天)3)科学用药:秧田用药前3天沥干秧沟水,喷细雾,带泥移栽后,在水稻大田保水7天以上。4)施用次数:本试验移栽前3天用药一次。
参考文献
[1]焦图强,刘年浪,张剑.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6,(2):55-56.
作者:李飞跃 苏小平 袁秋生 陈昌进 蒋祥云 单位:邵阳县下花桥镇农业站 邵阳县农业局 邵阳县白仓镇农业站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