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棉花农药施用情况调查如何分析

时间:2018-06-12浏览:279

  从1998年至今,南阳棉田农药使用频率的变化情况,初步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为进一步控制南阳棉田农药施用量提供参考,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关于农药的农业职称论文。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长期以来在南阳市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种植面积、产量在河南省名列前茅。一直以来,棉花病虫害的治理盲目地依靠大量的化学农药[1-2],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环境污染,杀死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棉农经济收益等[3-4]。总结分析多年来本地区5个监测点棉田农药施用情况调查的结果,以期为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供帮助,从而达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棉农收益的目的。

  1调查方法

  1998―2017年,在南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宛城区高庙乡、社旗县姚亮村、邓州市裴营乡和新野县王庄镇5个试验点,记录棉田每次施药的时间。以不同时间段5个试验点施药次数的平均值为依据,分析农药施用次数的变化规律。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998―2017年,南阳棉田每年农药施用次数减少明显,最多为1998年的15次,最少为2015―2017年间的每年6次。十几年间,棉田的农药施用次数减少了60%。在棉花整个生育期中,6―7月份用药次数变化幅度最大。6月份用药,从最高的5次减少到1次;7月用药从最高的5次减少到了2次。而4月下旬―5月和8月至收获2个时间段用药次数变幅较小,分别从最高峰的3次减少到了2次、1次。1998―2017年间,南阳市棉田农药施用次数从最高的15次减少至6次,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时期是6―7月份。在转Bt棉种植前,这时正是防治棉铃虫的主要用药期。可见,转Bt棉的种植在减少棉田农药施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5]。同时,南阳地区的植棉面积从2004年的最高值17.60万hm2下降至2017年的1.2万hm2左右,约缩减了93%(图1)。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一些主要病害逐年减轻,以棉花为主要夏季寄主植物的盲蝽类害虫的数量也逐渐减少[6-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棉田农药施用次数。

  3讨论

  近年来,受价格偏低、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田间用工过多的影响,植棉效益不断降低,棉花产业遭遇严重困难,种植面积呈现断崖式下降[8-10]。南阳地区的棉花生产同样面临严峻的形势。施药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种植前,南阳市棉花上每年仅防治棉铃虫的施药次数就在10次以上,近几年每年棉田施药次数已减至6次左右。然而与当前本地区主要的秋收作物花生、玉米相比,棉田的农药施用量、施用次数仍偏高。农药的使用为农作物的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对人畜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减少和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近些年来南阳市棉田农药施用情况,初步分析棉田农药施用量减少的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控制当地棉田农药施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崔金杰,陈海燕,赵新华,等.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历程与展望[J].棉花学报,2007,19(5):385-390.

  [2]叶萱,译.美国在引入转基因作物后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农药施用变化情况[J].世界农药,2016,38(5):15-20.

  [3]杨立全.棉花种植的环境影响与几点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45,59.

  [4]代帅,时增凯,孙君灵,等.棉花种植的环境影响及相关建议[J].种子科技,2017(8):101,104.

  [6]陈培育,强学杰,周晓静,等.河南省南阳地区棉盲蝽种类更替的原因及发生规律[J].中国棉花,2014,41(7):38.

  [7]周晓静,向臻,强学杰,等.南阳转Bt棉田刺吸式害虫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7):66-67.

  [8]田国强,王莉,杜珉.棉花生产要素变化和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棉花,2012,39(5):1-5.

  [9]李培良,魏晓文.近11年影响我国棉花产量增长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2017,44(3):8-12.

  [10]朱要名,牛峰,吴书希,等.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近年来棉花生产情况分析[J].中国棉花,2017,44(10):37-38,40.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文化的作用 下一篇农业机械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