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互助式学习管理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时间:2021-04-08浏览:203

  互助式学习管理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医院进修学习的56名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机分为2组,各2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实践活动考核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考核成绩、实践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考核成绩、实践活动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应用互助式学习管理,可提高硕士学位生考核成绩及实践活动能力。

互助式学习管理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考核成绩;培养中的应用

  医学专业学位是为培养医学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其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加强课程建设可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帮助学员可以正确了解并掌握医学本学科领域科技发展进展,从而可以在往后临床实践中奠定坚实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不只是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位的重要工作,同时每个研究生培养点导师也有着重要的职责,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具体培养水平与质量能够给临床医疗水平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研究生导师需要持续不断实践和总结,以有效探讨出最为合适的培养方法,最终有效提高研究生各项综合能力[1-2]。基于此,本研究就互助式学习管理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进修学习共56名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展研究,此次研究均经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将学生随机分为2组,各28名。对照组中男17名,女11名;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5.78±1.27)岁;留学生10名。观察组男16名,女12名;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5.74±1.31)岁;留学生11名。统计对比两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接受能力较好;②均为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沟通能力欠佳;②不能按时参加培训;③理解能力欠佳。1.3方法1.3.1对照组常规带教管理模式:学习相关学位课程,包括本专业多发及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原则、临床表现的相关基础理论,训练学员的临床诊疗及思维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学位课程后,在专业导师指导下从事临床工作,医疗规范、岗位责任、思想教育、科研方法、常规护理、医疗纠纷防范等为主要培训内容。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1)将11名留学生与17名研究生分成留学生与研究生互助组,共三组,进行互助分组学习;(2)每周一次进行医学专业硕士学位集体活动,可采取分组学习汇报、经验交流等形式,留学生可将自己留学经验与组内成员分享,组内成员进行归纳总结,导师给予相应的点评;(3)可根据成绩情况,将成绩较为突出的硕士学位生列为组长,由组长对成绩较为平庸的硕士学位生进行帮扶形式学习;(4)硕士学位生在临床实践学习中按组进行活动,可通过读书汇报形式进行小组内及小组间彼此交换信息,扩大信息量,提高认知度;(5)导师每周开展一次围绕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位研究生可按小组进行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与想法,丰富彼此想法,共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6)提倡硕士学位生课余时间小组内可就某个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就有价值的经验及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并可开展组间的讨论。1.4评价指标(1)统计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能力、思维、理论知识等,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知识掌握越好。(2)对两组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病例答辩、诊断治疗技术操作、教学查房,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实践活动能力越强。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例(%)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如下表数据所示,经过培训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均比培训前高,且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2.2实践活动培训后两组实践活动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在这一阶段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生培养中,导师应督导学生系统阅读本专业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新进展、知识及技术,同时对学生临床诊疗、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各个专业手术与诊疗技术内容,最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技能[3-4]。对于学员来说,3年研究生培养期间是他们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自我临床与科研能力培养提高的关键环节,在这段实践内所掌握的技能能够一直伴随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因此研究生导师怎样充分发挥出作用必须重点关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生的教育目的在于为医疗临床部门提供专门高层次医学人才,而所培养质量可以对临床医疗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研究生课程进修主要指在职人员进修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5-6]。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生应戒除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具备科研能力及不断钻研的学习精神,严格要求自身品行,尊重临床医学学术规律,在进修期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才会有创新性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成果[7-10]。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两组考核成绩、实践活动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应用留学生与研究生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可提高硕士学位生考核成绩及实践活动能力。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位研究生间与留学生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硕士学位生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医学专业研究活动[11-12]。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能够促使深度会谈就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研讨,吸取留学生的留学经验,实现医学专业经验的共享;学位研究生与留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措施,并反思自己与他人的教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位研究生与留学生之间在专业领域对医学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13-15]。综上所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应用留学生与研究生互助式学习管理模式,可提高硕士学位生考核成绩及实践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封硕 刘玉珍 孙银贵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护理硕士老年护理专科课程设计 下一篇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