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顶管法在市政管道工程的应用

时间:2021-04-06浏览:254

  顶管法是一种无需开挖或局部小范围开挖的暗挖施工技术,是解决城市市政管道施工影响交通、“拉链路”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常用于穿越铁路、市政道路等障碍物。文章采用经验归纳法,分析总结了市政管道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重点从施工机具选择、工作井施工、导轨施工、顶进后备施工、顶进设备与管节安装施工、挖土顶进与测量纠偏施工、管道拼接施工七个方面对市政管道顶管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市政管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顶管法在市政管道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管道;顶管法;工作井;挖土顶进;管道拼接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水、排水、燃气、雨水、污水等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市政管线工程建设也随之快速推进。市政管道往往敷设于城市道路下方,传统的沟槽明挖法不仅造成城市道路“拉链路”,而且对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市政管道在城市建设中往往还会遇到穿越铁路、市政道路、河流、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不允许采用明挖法开挖的地段。顶管法作为一种良好的、可避免大挖大填的暗挖施工工法,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市政管道建设技术难题,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1]。

  2顶管法原理和优缺点

  顶管法是地下管道暗挖施工方法的一种,这种施工方法只需要开挖管道两端工作井,用于施工器械和管段的安装放置,不需要开挖中间段的地面,广泛用于下穿道路、铁路、河流以及其他地下或地面设施。顶管施工时,通过一端的工作井中安装顶管千斤顶和顶进轨道,为管段的顶进提供充足、稳定的动力,同时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削除管头正面的土体,并由管段和工作井将土运出,管段顶进土体后继续在后部补充新的管段,直至顶进到预定位置。顶管法分类方式很多[2],可按施工机具、口径大小和工作面土压平衡方式等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表1所示在市政管道建设过程中,采用顶管法施工具有以下优点:①仅需开挖两端工作井,由于开挖面小,对交通影响较小;②相比明挖法,施工土方量明显减少,施工更加经济高效;③施工噪声小,对居民生活影响小;④相比较沟槽明挖法施工,其施工的工期明显缩短;⑤当穿越铁路、河流等不允许开挖或没有开挖条件的状况下,其优势显著;⑥对于埋设较大的市政管道敷设也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市政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也有一些缺点,比如:①当市政管道曲率半径较小,采用顶管法施工非常困难;②由于顶推力作用在管道后部,顶管前端无牵引,当土质较软时,管道走向容易出现偏差,且调整困难,同时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③管道顶进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难以处理[3]。在城市市政管道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当地的具体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针对性选择合适的顶管施工技术十分必要。

  3顶管法施工流程

  顶管法在市政管道暗挖施工中应用广泛,顶管法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4顶管法施工关键技术

  根据以上顶管法施工的工艺流程,总结顶管法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施工机具选择、工作井施工、导轨施工、顶进后备施工、顶进设备与管节安装施工、挖土顶进与测量纠偏施工、管道拼接施工等内容。

  4.1施工机具选择

  市政管道工程顶管施工机具的选择,应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环保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选择,必须遵守“与土质相适应”“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经济性好”的四大原则。顶管法施工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管段和机械吊装设备、高压油泵和千斤顶等顶进设备、顶进后背、承接管段和设备的导轨、井口和管内出土工具、经纬仪和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顶管施工所用仪器设备的具体功能和数量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4.2工作井施工

  顶管施工的始发井和接收井必须进行井壁支护,具体的围护形式应根据基坑尺寸并考虑周边地质、地下水、其他地下设施、周边建筑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4]。顶管工作井的设计长度要考虑顶管施工时相关机械设备、管段、人员作业等空间要求,具体可依据下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5]:L≥Y1+Y2+Y3+X1+X2+X3(1)其中,L为工作井满足顶管施工需要的最小长度;Y1为顶管机和管段长度中的较大值;Y2为顶管后千斤顶长度;Y3为千斤顶承压后背的厚度;X1为顶入管段需留在外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X2为顶铁厚度;X3为管段顶进回退和管段安装操作预留空间。工作井除应满足安装顶管机具设备、导轨和顶进管节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井外出土和作业人员操作的要求。一般要求,工作井上口前沿距路边不小于2m,放置管道后每侧要有1m的工作面;在有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还必须设置排水坑及其排水设备。

  4.3导轨施工

  顶管法施工导轨固定于始发井的底面,导轨下垫有枕木,枕木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0.8~1m。顶管法轨道钢轨一般为两根,轨道间距根据管段直径和轨道高度确定,一般保证管段放置在导轨上后管段下表面高出枕木20mm以上。导轨一般选用钢材制作,确保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导轨与底板连接应牢固稳定。两根钢轨安装应平顺且处于相同标高,准确安装到设计位置,以确保管段顶进预定的位置和方向。也可在导轨上加设配套滑板车,以减小顶进时管段与导轨之间的摩擦。

  4.4顶进后背施工

  顶进后背是设置在顶管千斤顶后,为千斤顶提供后部支撑和发力点的结构,后背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后背的强度应满足顶管推进最大推力要求,且后背墙面要垂直于顶推方向,整个顶进过程中保证后背不发生明显形变。根据顶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后背结构的选择和施工,当工作井埋深较浅或周围土体松软时应人工构筑后背结构,当覆土较深时可采用天然土体夯实的方法构筑后背结构,在混凝土工作井内,可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构筑后背结构。

  4.5顶进设备与管节安装施工

  顶进设备由高压油泵和千斤顶组成,高压油泵为千斤顶提供动力,千斤顶安装在后背和顶进管段中间,并在千斤顶和管段连接处设置钢护圈和橡胶垫以保护顶管。管段外部应涂润滑剂以减少顶管顶进的阻力,通过千斤顶的推力逐步将管段顶入土体中。

  4.6挖土顶进与测量纠偏施工

  设备安装后经试运转无异常即可掏顶进,掏土一般可分为人工掏土、机械掏土和挤压式掏土,人工和机械掏土如图2所示。管道顶进过程中应随时测量监控,每次顶进均需要进行偏差测量,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顶管距离较长或曲线顶管最好采用自动测量系统,自动测量系统如图3所示。

  5结语

  顶管法作为一种良好的、安全有效的、经济适用的暗挖施工技术,已逐渐成为解决当前市政道路“开膛破肚”“拉链路”等城市化问题的有效手段,可用于市政管线穿越铁路、市政道路、河流、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等不允许开挖地段,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市政管线工程,应结合工程实际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设计要求,选用与之适应的顶管施工方式,正确选择顶管机具、配套辅助设施和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对于市政管道顶管施工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郝唯.综合管廊下穿既有铁路顶管法施工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2]许建文.基于复杂环境管线迁改项目的顶管法施工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3]杨晓亮,郝臣君.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06-107+105.

  [4]张晋勋.城市地下管廊结构施工及时与创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5]苗现国,苗雷强,陈叶,等.顶管法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计算研究[J].安徽建筑,2016,23(4):125-126.

  [6]宏喆.顶管技术在北京市天然气管道施工中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作者:尹冬 苗雷强 梁朋飞 石家豪 来源于《安徽建筑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无线探针在高速公路交通的应用 下一篇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检修改造问题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