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加强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提高认识;标准化;五化建设
党支部是构成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位,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党建工作根基,坚持不懈抓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求的直接体现,更是确保国有企业发展方向不偏离的基础保障。
一、提高对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重要性认识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滑一尺”。唯有思想上认识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方能激发出建设标准化党支部的积极性。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统筹做好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整体谋划,坚持对标要求找短板、直奔问题抓提升。党支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党委工作部署,不讲困难,坚决服从。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要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增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适应基层新情况、新变化,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思想意识,把抓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当成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教育引导党员不断增强身份意识,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用好党员权利,主动发挥作用。自上而下构建起“党委有部署、支部有行动、党员有行动”联动模式,合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夯实基础。
二、以“五化建设”为依托,做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一是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委层面要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相关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党组织,提高党组织覆盖面,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动态调整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支委班子,不但要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评价好”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还需充分结合“互联网+党建”模式要求,力争做到年轻化。党支部则需根据党员具体情况,从更利于党员管理、教育角度考虑,合理设置好党小组。不断提高党员覆盖面,可以通过人员调整或党员联系等方式解决党员空白班组问题,让党员覆盖到每个班组。二是组织生活正常化。党支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从严抓好党支部建设,要从狠抓、严抓组织生活正常化开始。要认真按照《组织生活会工作细则》《“三会一课”工作细则》《主题党日工作细则》等党内组织制度的要求,依托内部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平台,严格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程序,推动组织生活融入日常、严在经常。定期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召开“三会一课”处理支部工作,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强化理论学习,突出党性锤炼,把党支部组织生活真正打造成为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锤炼的熔炉。探索采取“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场观摩标准化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引导基层党支部在观摩学习中改进提升标准化水平。坚持创新守正,在传承传统党员教育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模式,以提高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充分利用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党性教育基地、扶贫联系点等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等。三是管理服务精细化。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贯彻执行党的决定、教育管理党员、宣传发动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党员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党员队伍的质量,党支部要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发展党员工作要求的首位,严控党员“入口关”,做好“双向”培养,老国有企业还需有意识地提高优秀产业工人和青年技术人才的发展比例,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活力。积极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将党员日常履行岗位职责、参加组织生活、模范发挥作用等方面情况作为积分核定标准,以“紧扣生产经营工作实际”为原则,对积分管理加分项进行个性化设计,体现出单位工作性质。结合生产经营目标及重点、难点工作,深入开展“四个一批”(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项目、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创先争优活动,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讴歌主旋律,倡导正能量,引导职工向党员看齐、向先进看齐,激发出国有企业党员职工的合力和智慧。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关心关爱思想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让党员感受到组织温暖。按期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扶贫帮困活动,主动走近群众,团结群众,让党员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四是工作制度体系化。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来源。制度体系化为党建工作全面推进、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党支部应及时承接上级党组织制度内容,结合支部实际,不断健全支部党建制度体系,把制度篱笆扎得更紧密、更牢靠。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党支部应切实抓好党建制度的宣贯和执行,让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制度落实在行动上。五是阵地建设规范化。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必备物质条件。因此,推动标准化党支部建设,阵地建设规范化是必要前提之一。党支部应坚持在“因地制宜”原则基础上,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制度、有书刊的“六有”标准,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国有企业党委应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信息化要求,为党支部配备必要的电教设施,改善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党支部阵地建设规范化水平。
三、以“党建考评体系”为抓手,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科学有效的党建考评体系,能够切实发挥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党建考评体系是建设标准化党支部的工作遵循和约束。建立起季度督促+半年督查+年度考评的党建考评方式,采取“答辩式”(即在党支部总结汇报基础上,检查组随机提问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情况、支委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党员政治理论情况及职工群众评价)来检查工作成效和学习效果,以此形成一种无形的震慑力,督促党支部提高抓实抓好标准化党支部工作意识,并让党建工作真正服务好生产经营,服务好职工,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实效。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采取“双百分制”,将党建考评得分与绩效考评得分系数相乘,凸显党建工作重要性,督促党支部在提高思想认识基础上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通过强化支部标准化建设这个有力抓手,用好党建考核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支部,把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实到支部,把团结群众工作落实到支部,督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引导党员职工同企业同频共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才能真正转化为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王芳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