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十足,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动漫产业和日本、美国等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本土竞争与国际竞争中,国内动漫企业的地位还是较为被动的。由于互联网开始将线上、线下场景打通,很多产业开始在互联网中进一步重构,尤其是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该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同时对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全龄化动漫、完善网络众筹机制、提高受众互联网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期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动漫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3-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这些互联网技术把世界经济向新的高度推进,使得“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济新形态下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很多产业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转型升级。对于动漫产业来说,它的艺术审美价值突出,同时有着巨大的商业发展潜力,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之一,它的层次多,交叉产业多,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动漫产业有着很多特殊特点,一是创意性,二是形象独特性,三是产品形态转换性,四是产品增值性。因此,怎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使动漫产业不断优化发展,这是当前国内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课题[1-2]。
1.2研究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国内学者在动漫产业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主要以动漫产品为主,对其声、视、听等方面的艺术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但是未将其当作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对它的商业价值以及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互联网+”动漫产业相关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动漫产业理论更加丰富,为互联网时代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践层面来看,最近几年,国内动漫产业开始高速发展,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动漫产业在内容创新以及制作播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对于动漫产业的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动漫产业拥抱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2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动画内容丰富多样
在我国动漫产业内容开发中最主要的就是动画片与动画电影,这是使动漫形象广泛传播以及构建动漫品牌的重中之重。2011年,我国电视动画片生产总时长为261000分钟,与美日动画大国相比要高一些,动画产量在全球居于首位。这一态势在2012年开始改变,国内动画片产量不断下降。结合2019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能够看出,2019年我国电视动画片总时长为86000多分钟,与2018年相比上涨3%,一共为460部。而且电视动画片题材主要有七种类型,例如童话、历史、神话、科幻等。但是,在国产动画片题材中占比最大的是童话题材,之后是教育以及科幻等题材。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电视动画从内容创作方面来看,还以低幼为主。从总体来看,国内动漫作品的内容制作数量多,然而在内容丰富度方面,以童话、神话、教育题材为主,对于国际流行的少女、运动等题材的动画不多。
2.2动画制作水平不断提升
动漫内容创意实现的最关键环节就是动画制作。现阶段,动画制作有两类,一是二维动画制作,二是三维动画制作。前者人工成本要高一些,由于以动画师手绘为主,制作时间要长一些。后者以动画软件建模为主,技术依赖性高一些,所以人工成本不高,制作时间短一些。现阶段,我国动画企业动画制作水平越来越高,从事动画制作的有两种:一是原创动画制作公司,例如杭州玄机等;二是动画制作代工企业,以外包为主。一些公司的动画制作能力开始和国际接轨,动画制作水平高,能够将美日等动画作品进行承接,例如《猫和老鼠》以及《海贼王》等。因此,我国动画制作水平逐渐得到国际肯定。
2.3动漫播出渠道多样化
动漫企业把产品推向市场的第一步就是播出动漫作品。以往的动漫作品播出渠道以影院、电视台、游戏机等为主。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视频播放平台、手机终端等都是现阶段中国动漫作品发行播出的主要渠道。现阶段,中国动漫产品传播平台有四种:一是传统播放渠道,例如电视台、影院;二是主流视频网站平台,例如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三是垂直动漫视频网站,例如AcFun、酷米网等;四是在线漫画移动客户端,例如快看、布卡以及暴走漫画等。此外,中国动画市场发展深入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越来越高,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之变形记》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这些动画电影票房很高。
3“互联网+”时代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3.1动漫作品低幼化
不管是从动画作品备案数量还是动画电影上映实际,均能够看出,国内动画内容以少儿动漫领域为主,少儿动漫出产量与成人动漫相比要高出很多。在国产动画电影榜单中,少儿动画电影《熊出没》等系列是较为卖座的动画电影。而成人动画电影的数量非常少,除了《十万个冷笑话》之外,其他均为少儿电影。可以看出,动漫企业将关注点放在少儿动漫方面,对于全龄化作品创作重视度不足,使得我国动漫内容丰富性受到影响。此外,一直以来,人们觉得动画片就是给少儿看的,使得国内动画内容低幼化,衍生品也以儿童玩具、服饰为主,使得动漫作品衍生品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影响。
3.2网络评价匿名性影响作品宣传
“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营销应运而生,动漫企业等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作品,受众通过社交平台来对动漫作品进行打分,从而对作品口碑与宣传产生影响。由于社交网络的匿名性,使得受众评价无从可查,它的真实性也无法判断,使得“网络水军”产生。动漫制作方想要实现宣传成效,就会花钱雇佣“网络水军”,使其在作品发布时给予正向评价,从而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还有的企业会雇佣这些水军来将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传播,从而对竞争者进行打压。这些都会使动漫作品评价客观性缺失,对受众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使得受众出现跟风或抑制作品的行为。
3.3网络开放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的可复制性越来越突出,信息获取难度不断下降,受众仅支付不多的费用,就能够获取所需信息。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是创作人员的智力成果,通过数字的形式在网络中发表,人们利用互联网能够对其进行传播与阅读,知识产权的无形性越来越显著。然而,当前数字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十分便利,仅输入几个键就可以复制,再向其他平台进行发布。所以,很多企业和个人没有得到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就将内容私自转载,使得知识版权受到侵犯。例如,最知名的二次元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就先后几次由于侵权而官司缠身。
4“互联网+”时代中国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对策
4.1全龄化动漫
想要使中国动漫深入创新发展,使不同观众需求得以满足,就必须通过大数据来对用户内容偏好进行分析重视,深入分析腾讯动漫等平台数据,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内容喜好全面了解,将本土优秀动画制作出来。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绘画、建筑与服饰等具有自身特色,而且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非常多,还有很多文学著作、戏曲以及皮影等,这些均能够发展成动漫内容。例如国内首部3D动画《秦时明月》就是以武侠为主题,它就是典型的全龄型动画,此外还有《大护法》《白蛇:缘起》等动画电影中包括很多中国元素,也就是说,当前漫画产业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市场定位不以低幼儿童为主,以全年龄段观众为主,就是保持我国特色,将我国特色文化体现出来,创造出有着我国民族价值品牌的动漫产品,使动漫市场内容更加丰富。
4.2提高受众互联网媒介素养
当前,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就是智能手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冗余,在“互联网+”时代下,培育媒介素养,能够有效解决,负面影响以对网络中的真假信息有效辨别。鉴别力,对于受众判断信息的可信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判断力能够使受众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怀疑批判能力可以使受众有效规避盲众行为。但是,掌控好自身注意力,关键是受众有效管理自身专注力,这样能够使受众在互联网下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使其不会在无用信息中沉溺。对于动漫社交媒体营销来说,受众自身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其对信息可信性有效辨别,从而客观、全面的评价动漫内容,不会被营销号洗脑。
4.3加快知识产权立法
想要使侵权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最主要的就是自法律层面入手,建立与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出台,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但是,国内专门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法还没有出台,所以,一定要推进立法进程,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对于受众来说,也要有效保护动漫作品,强化版权意识,对侵权行为坚决抵制,对创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有效保护,从而使动漫产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5-6]。
5结语
“互联网+”使得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会,不同类型新媒体平台的产生,使得动漫创作人员的创作机会更多,受众参与使得读者与作者的互动频繁,使粉丝黏性强化,从而使动漫内容更加丰富。此外,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各环节紧密配合,而且动漫内容要面向全龄化,在技术、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撑。所以,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使动漫产业价值、人才以及资金等有效衔接,从而使我国动漫产业得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艺杨.互联网时代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15-17.
[2]张斌,何艳.浅析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对策思路[J].特区经济,2007(10):212-214.
[3]郑坚,李佳龙.生产-消费新业态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变局[J].当代传播,2015(6):66-68.
[4]金炜,王婧.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动漫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6,2(13):65-66.
[5]刘苗苗.网络电子平台开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新时代[J].电子制作,2015(2):102-103.
[6]张兴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2):66-69.
作者:李慧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