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随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扩张并迅速覆盖了各行各业,甚至各家各户,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媒体的高效率性加速了各种数据信息的膨胀,网络设备的更新换代率的不断攀升带动了信息处理技术高效率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媒体设备,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变化都对新闻工作者信息传播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新闻采访记者,对如今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面对的工作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迎接挑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
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其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于现代传统新闻人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想要做好新闻的采集与传播工作,就必须努力转变以往传统工作中的落后情境,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在技能上做到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1]。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对新闻素材保持灵敏的分辨能力,使新闻的采集保证较高的真实度,掌握先进高效的新闻传播技术方法,努力使新闻节目能够成功吸引观众,以转变当前电视新闻收视率低下的现状。
1基于新媒体时代特征分析新闻采访工作中电视记者的挑战
电视记者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发布等。其中对于新闻的采集是新闻工作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2]。同时,其工作在当下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1.1采集新闻信息方面的问题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听广播、看电视的生活方式[3]。以往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节目,如今已经渐渐脱离出了大众的视线,被纷繁的网络信息和短视频所取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搜索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快捷、简单。人们可以任意选择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搜索方式,去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以往只能单靠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来获取信息,不但更方便更迅速,自由度也更高[4]。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目前,这种情况对于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网络的发达,给新闻工作者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来源,大大提升了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收集速度。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信息来源模糊不清。通过新媒体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恶意造谣者,刻意制造一些虚假、错误的信息。这就使如何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当前新闻工作者最新的挑战。众所周知,电视新闻与新闻自媒体的性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自媒体具有广大网民自娱自乐的性质,所以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要求偏低,更多追求娱乐效果。而电视新闻则不同,它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政治观点和态度,因此,如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和虚假的信息,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1.2职业素养的考验
在以往传统的电视新闻环境下,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工作的时候,只需要对被采访对象进行提问,然后再根据被采访者的具体回答进行适当的补充追问就算完成了采访任务。采访任务结束之后,再由新闻制作小组对本次的新闻采集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以及后期整理,最后在电视平台播出报道。而在现在的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制作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的即时性、公开性使电视新闻的透明度大大提升,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从幕后走到了幕前,通过网络直播,可以把新闻的采集、制作、播出在镜头前一次性完成。这种新型的工作模式,毫无疑问,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因为其既要求记者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又要求其具备新闻采集、编辑整理、现场播报的综合能力。在当今新闻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新闻记者不能达到上述条件,将很容易被本行业淘汰出局。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面对新媒体对现代新闻人提出的挑战,只能从容接受,勇敢面对,以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为解决办法,跟紧时代的节奏,迎难而上,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2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对挑战的可行性策略
面对新媒体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使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明确新闻采访工作目标,做好准备工作
对于电视新闻的采集工作来说,在新闻采访之前预先设置好明确的目标,是做好整个新闻节目的前提[6]。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做指导,就会导致采访内容混乱无序,提问缺乏针对性,很难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导致采访效果低下,从而影响到电视新闻的收视率。由此可见,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集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设定科学合理的采访目标,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提问明确有序,并且能够做到随机应变,适当地删减某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全方位掌控整个采访过程,从而使电视新闻报道能够在保持新闻真实度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收看需求。在采访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每一名新闻记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给电视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7]。在采访开始之前,新闻记者可以预先通过互联网大量的信息资源,了解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如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日常的行为习惯等,根据掌握的情况,再结合大众关注的焦点,进行有目的的采访。另外,作为一名有职业素养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做到在采访之前,根据受访人的性格特征,预测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比如,有些人比较内向,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有些人比较敏感,对于有争议的时事或者一些公众瞩目的焦点问题会避而不谈;有些人比较活跃,思想往往很跳脱,常常会把采访话题带偏等,针对这些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状况,新闻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采访现场能够随机应变,以确保采访过程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2.2脚踏实地,开展实地采访
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轻易获取想要的信息[8]。而网络的隐蔽性,更为各种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一些不法分子恶意制造虚假信息、有害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大范围地传播开来,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9]。多媒体的这种特性就造成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对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要培养深入调查、挖掘真相的新闻职业素养,要学会运用综合性眼光,既全面又具体地看待问题,坚决杜绝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表达主观、片面的观点,坚决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做到新闻以群众文化生活为基础,使新闻工作能够真正从群众实际生活出发,“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保持电视新闻的权威性。有些电视新闻记者在下基层进行采访工作的时候,通常只是拿着介绍信,找到相关单位,再由部门领导安排接待人员一起开个会、吃顿饭,然后拿着资料回单位去做相关的汇报。这样的采访,基本就是走过场,采访所得到的资料实际意义也不大。如果碰巧遇到个别地方领导刻意弄虚作假,利用新闻采访宣传虚假信息,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影响。基于此,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真正深入群众生活,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事实真相,果断排除某些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虚假信息,把事实真相呈现在群众面前。
2.3注重时效性与工作效率
新闻的重点就在于一个“新”字。所以,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在过去,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以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为主要传播途径,新闻时效往往以“天”为单位。民众谈论新闻时,往往用昨天的新闻还是今天的新闻来做区分。而如今,随着互联网功能的强大介入,判断新闻的时效性可以用分秒来计算。对于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报道,早一分钟是新闻,迟一分钟则是旧闻。在如此紧迫的新闻采播工作环境中,新闻记者如果不能够拥有较高的责任感,秉持分秒必争的工作态度,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迟早会遭到新闻界的淘汰。由此可见,想要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杜绝拖拉扯皮的工作现象,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不管是穷乡僻壤的恶劣环境、还是地震、洪水等危机四伏的抗灾前线,只要工作需要,都能毫不犹豫地冲上一线,第一时间进行新闻播报工作。
2.4基于专业素养和实操经验开展辩证性创新
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在线上展示自己的机会。于是,各种新鲜的表达方法,各种独特的网络语言,各种新奇的交流方式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节奏,把握潮流的风向,改变陈旧的采访模式,及时改变采访思路,采用更新颖的直播方式,使电视新闻节目能够与时俱进,并积极主动地去与主流思想相融合,以此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提升电视新闻在新时代下的影响力。另外,作为新时代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新闻人,还需要努力学习更多前卫的网络文化知识,尝试建立自己的主页及客户端,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现代化沟通方式组建起自己的信息网,积极吸引更多粉丝,并且在与粉丝的积极互动中,做好新闻的传播与信息的收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难而上,做好电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2.5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新媒体时代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全球各个角落[10]。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在对电视新闻进行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需要依靠参与新闻制作工作的各部门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后期的音响效果处理。而如今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者,随时可以对采集到的信息做后期处理工作。这就要求记者本身要具备丰富且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沟通、写作和熟练操作各种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各种宣传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的目标[11]。另外,还需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及时了解观众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努力使电视新闻的内容能够同时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力求使新闻事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人要有充分的准备及勇气来迎接挑战。与此同时,要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熟练掌握和使用各项新技术,使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与新媒体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露.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方法与技巧探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9):93-95.
[2]杨茜.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J].新闻传播,2017(20):109-110.
[3]夏羽.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分析[J].记者观察,2020(18):66-67.
[4]李东方.探索新媒体下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创新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36):158.
[5]杨岚.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23):76-77.
[6]吴燕青.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创新与转型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23):151,153.
[7]朱坚定.广电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升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3):124-125.
[8]袁志华.浅谈新闻采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9(4):159,161.
[9]李秋晨.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传媒论坛,2019(5):73-74.
[10]陈明.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9(26):235.
[11]赵卓璇.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9(32):132.
作者:叶涛
推荐阅读: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同期声运用技巧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