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不仅拓展了高职院校的授课地点,也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对实践的运用,为企业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关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构建推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完善,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内涵和价值的阐述,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提出构建的有效路径,希望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高职院校育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践行“立德树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面、全程育人。然在现代高职院校教育中,虽然采用现代学徒制能带来很好的培养效果,但因为高职院校在理念、模式、师资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该体系构建不顺。对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现代学徒制下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希望能改善当前教育弊端,为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内涵
(一)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内涵。现代学徒制注重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强强联合来实现招工招生综合发展,为当代学生学习与就业提供保证。在此期间,学校和企业会选择优秀人才组成师资团队为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会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的品德高尚。这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知识与能力不对等的情况,带动企业更好地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为人才培养突破传统桎梏,提高培养效率和效果。从实践效果来分析,现代学徒制更适合当代企业发展、学校招生、学生就业需求,是新时代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为确保学生品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媒介,以此为载体能端正学生对职业、对工作、对学习的态度,提高其实操技能。两者的融合,能有效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校企资源合理分配,同时,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完善能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完善与发展,而现代学徒制也能为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保证,从而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1.教学针对性强。现代学徒制教学主要是学生跟随企业派遣的师傅学习工作技巧和经验,以师傅带徒弟的言传身教来提高学生对工作、对职业技能的深入了解和探讨,并实现灵活运用,提高实践能力的效果。在培训期间,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更学到了就业的本领,为日后就业打好基础。这种新的人才培养制度让学生在学习、实习期间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其进步与发展,提高其就业几率。2.技能实用性强。现代学徒制既有传统学徒制模式的优势,又有学校教学的专业性,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积累经验,从而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基。校企合作以工学交替、实践育人、岗位中心等为基础,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评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参考。因此,实用性更强,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未来就业。3.经验培养强。在现代学徒制引导下,学校招生即招工的模式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特别是校企的深度合作能共同构建合理教学制度,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历练,在学习操作过程中积累经验,适应工作环境,继而为其踏入社会、走上岗位打好基础。另外,现代学徒制下对教师和师傅的要求都很高,双导师的教育模式也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更有动力,更加上进。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价值
(一)利于人才培养,强化育人效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根本宗旨,是推进思想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正确观念,并强化其内在品质、外在技能,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如今,很多院校依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独立科目教学,不仅效率低且效果不明显,也很难推动高职院校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对此,高职院校积极采用现代学徒制,构建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确保学生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得到思想内涵的锻炼与培养,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增强核心价值观和思想觉悟,为其就业、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课程思政体系更容易让学生内外兼修,促进其思想转变,提高其学习效率,增强其技能,强化育人效果。(二)利于理论实践化,凸显培养目标。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就业观念的转变,国家对高职院校育人的目标发生极大的转变,不仅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其思想价值观、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实践化,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强化其信念和素质教育,使其拥有正确价值观取向,继而发展成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三)利于提高教师素养,明确教师使命。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建立思想政治体系教师队伍必须要注重其素质与能力。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和职业发展需求,要以职业经验、实践经验来帮助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和目标,同时还要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企业师傅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师资力量,更要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素质修养,以身作则引领示范,提高实训生思想教育效果,增强其职业技能。两者的结合时刻会提醒校企所有教职人员牢记教师育人成才的使命,为思想政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师资支持。在调查问卷中曾出过这样的问题:“你们参与企业培训时,你们的企业师傅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较高么”,而对于这个问题,有37%的学生选择高,18%的学生选择不高,45%学生表示有点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对培训机制的完善也影响深远。所以,在现代学徒制影响下,无论是高职教师还是企业师傅都会积极提升自身技能和修养,以便做好学生榜样。
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一)目标统一性,为两者的融合创造条件。现代学徒制与课程思政体系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以育人为本,坚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更多实用型优秀人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人生态度、就业观念以及思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比较注重;现代学徒制则是通过学生实习为其提供真实实训场景,锻炼其职业技能,使其职业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两者的结合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特别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引导学生走入企业、走上岗位,深切感受企业活动、职业内容,继而帮助其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二)校企“双主体”合作,为两者融合提供实践平台。思想政治体系的实践性内容涉及很多方面,要实现“实践育人”的效果,必须要增强校企合作与资源分配,通过互惠互利合作机制来强化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同时借助多样化活动载体,为两者的融合提供实践平台。这种“双主体”模式不仅促进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也为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推动其健康发展。(三)课程体系开放性,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现代学徒制对课程开发更为注重,要求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之时要以实用性为主,即贴近职场环境需要;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则更具包容性,不仅注重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对其实践安排也是极为灵活。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强调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教育与渗透,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方面培养。两者的融合实现了校企对人才培养的以“能力、技术”为本位,以综合表现为评价,利于学生将思想政治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行动指南。
四、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线上线下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如今,线上教育模式发展迅猛,成为很多院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与线下的有效结合也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模式。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线上教学能让他们更好地获得理论知识,为其实习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直播、录播、课件、短视频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夯实其理论基础。线下课堂方面,教师除了要精心备课之外,还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课堂内容当中,以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在专业课实践方面,教师要确保模拟环境的真实性,要强调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和输出,要通过企业文化、精神、劳模面对面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其责任感。(二)融合“工匠精神”,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构建思想政治体系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与各科课程的结合、与现代学徒制的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为当代高职院校育人提供保障。同时,在安排学徒制方面也要精心、尽心,要对学生不同年段学习开展不同的育人模式。比如在第一学年穿插到企业参观,增强对企业的感性认知;第二学年则安排理论、基础技能实训结合,以在岗培训来帮助学生熟悉岗位职能;第三学年则送教上门,通过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使其成为合作企业的正式员工。在第三阶段中,立足实践,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由企业师傅带领指导,教师线上线下协助,更容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其发展成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三)完善考核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高效完善的考核管理机制是提升高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有效方式,不仅利于校企合作的加深,更能保证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实践能力。在考核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其实践表现,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来调整课程体系,最终为考核提供全方位、科学合理的标准。(四)纳入企业评价,科学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企业评价是确保思想政治体系行稳致远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意识并重视这一点。高职院校在学生做学徒期间,要对其进行考核评分,要根据其上岗训练课程以及时间来做好思想政治考核,以确保其协作精神、纪律观念、工作态度、职业认同等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疏导,避免其因为实习不适而形成心理压力,影响其发展。五、结语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高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更能体现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对挖掘企业资源、开展职业教育有重要作用,已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推广。如今,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对其思想政治、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突出了“三全育人”理念,为新时代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也对课程思政体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罗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21):150~152
[2]李娟.“课程思政”视阈下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J].党史博采(下),2019,12:63~64
作者:兰海燕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