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系统设计

时间:2021-02-09浏览:192

  ​实现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化管理。方法:自主设计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对109名N1级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人工管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电子管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护理部培训课程覆盖率、教学组长完成每月护士理论考核的时间、门诊护士四手操作平均反应时间、医生对护士配合操作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教学组长满意度。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系统设计

  结果: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包括临床培训管理、用户管理以及基础信息管理3个模块,临床培训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由培训资源管理、培训课程管理、培训考核管理、学员管理、师资管理、评价管理6部分构成。采用新系统后,护理部培训课程覆盖率由73.39%提高到100.00%,教学组长完成每月护士理论考试及评价的时间由(89.10±22.84)min缩短到(8.55±2.74)min,门诊护士四手操作反应时间由(5.28±0.88)s缩短到(3.90±0.73)s,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7%的医生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评分大于45分;95.4%的护士、100.0%的教学组长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评分大于36分。结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培训课程的覆盖率、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培训质量以及医护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教育;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化管理;设计;质量控制

  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与口腔医学紧密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有其自身的特点、操作规程及评价标准。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及华南地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口腔专科护理的自身特点,形成了较完善的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但是,培训管理体系缺乏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管理工作量大,数据琐碎繁复,管理人员缺乏,导致培训工作难度不断增加,耗时耗力。随着培训管理流程的规范和数据量的增加,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是必然趋势。2019年6月,基于信息化管理思路,我院自主设计并构建了符合医院特点及口腔专科特色的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并在全院推广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13个科室N1级护士109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6.85±2.42)岁,工作年限(4.59±2.80)年;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82人,专科25人;门诊护士98人(其中牙体牙髓科23人,黏膜科5人,儿科8人,预防科5人,牙周科10人,种植科9人,修复科10人、正畸科16人、综合保健科2人、外科门诊10人),其他科室护士11人(其中麻醉手术室5人,一病区3人、二病区3人)。每个科室设置1名教学组长负责科室护士教学工作。

  1.2管理方法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实行三级管理,由护理部组织安排,科室教学组长负责实施,根据医院教学目标组织科室护士培训学习、完成每月理论及操作考试,将培训情况及时汇总、记录,完成科室继续教育工作手册。2019年6月1日以前各级培训管理均为人工管理,理论考核需发放纸质试卷、回收阅卷、人工批改、统计成绩、登记,人工管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2019年6月1日开始应用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系统实施电子管理,电子管理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1.2.1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口腔专科护士通过口腔医疗机构内部在职培训进行培养[2],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任务繁重,培训学员众多,管理人员与学员人数比例严重失调,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过程中重复劳动现象严重。信息化管理是了解管理现状、掌握管理进程、评估管理效果的有效方法[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化管理成为培训管理的重要手段[4­5],在各省/直辖市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现了网络管理与信息互通[6]。护理培训考核也逐步开始步入信息化管理,部分医院已开始进行相关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7],但仅涉及档案管理与信息发布,说明培训信息化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化管理暂时处于空缺状态。现根据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特点,自主设计开发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旨在以信息路径为手段,改进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业务,简化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助推护士培训的科学管理。1.2.2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系统的构建1.2.2.1系统功能架构分析医院现有的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目标、内容、流程等,构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架构。通过专家咨询法进行调研,明确信息系统应包括的功能模块,形成系统的功能架构。经过两轮咨询,确认信息系统包括临床培训管理、用户管理以及基础信息管理3个模块,见图1。“用户管理”模块相当于系统的安检模块,实现对系统使用者权限等信息管理和登录、退出系统的验证等功能。信息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维护和密码修改服务,基本信息维护为用户提供修改联系电话、学历、学位、邮箱等个人信息服务;密码修改服务在修改密码时需正确填写原始密码,如果填写错误会提示错误信息。“基础信息管理”向系统管理员提供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的入口,包括系统的配置信息和护士培训业务中基础信息的配置。如添加培训护士、带教教师、科室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角色信息,编辑、删除各类角色信息以及各种角色的权限分配管理。“临床培训管理”模块为系统的核心模块,包含六大功能。①培训资源管理:包括培训计划、护理培训资料及培训岗位说明书。系统自动呈现全院、各科室层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和要求。各科室专科培训的相关资料,设置对应的查阅权限。②培训课程管理:系统将自动呈现培训的课程安排,包括时间、地点、课程内容以及授课人。③培训考核管理:系统实时提醒护士阶段考核的项目,自主进入题库进行理论考试以及在线申请操作考试,考试成绩后续可自动进行统计汇总并导出。④学员管理:根据学员学习情况以及考核结果,系统自动生成达标者名单,进入下一科室的培训。⑤师资管理:根据带教老师资质及考核情况,导入或删除带教老师信息。为每个临床轮转护士设置一对一带教老师、带教信息及考评结果统计汇总及导出。⑥评价管理:实施带教老师与轮转护士双向考评。1.2.2.2系统设计与开发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软件开发模型、ASP.NET的开发框架、SQLServer2008数据库,围绕数据库设计、前台界面设计和中间业务层的开发,链接到医院网络。2019年5月—6月进行系统试运行,在试运行阶段将设计好的系统安装到医院服务器上,对每个业务功能模块进行测试,明确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修改程序,根据用户反馈进行系统调试与维护,确保软件功能正确执行率为100%,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30d及以上。当系统部署成功后,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操作,实现业务信息共享。同时,方便后期系统维护与更新。1.2.3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系统的应用①普通护士通过医院内网打开系统,使用个人工号及密码登录,进入个人电子档案界面,确认个人信息后即可访问个人培训目录,自动呈现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和要求,同时获得所在层级培训相关资料的阅读权限,按照要求完成相应培训课程并进行考核。理论考核由系统从层级题库中随机抽题,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完成,无须等待科室组织安排考试;操作考核需要完成电子反应训练后才能在线申请预约,教学组长根据护士预约的时间安排操作考核。②教学组长登录系统,除了能进入个人电子培训界面完成个人层级培训外,还能进入科室培训界面完成培训管理业务,如设置科室层面的培训课程,完善理论考核题库等。同时,系统会自动统计继续教育工作手册上的内容并在所有护士完成培训后生成完整版的科室继续教育工作手册。③护理部登录系统,可进行护理部层面的培训管理,包括设置护理部相关培训及考核内容,汇总全院护士培训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3应用效果评价

  ①护理部培训课程覆盖率。②教学组长完成每月护士理论考核的时间。科室教学组长每月完成科室护士理论考核及评价统计的时间之和的均值。③门诊护士四手操作平均反应时间。从医生下达指令开始,护士接收指令并做出反应,准确将物品传递到医生手上的时间。本研究由统一培训的教学组长在护士操作时进行观察,记录1例门诊病人诊疗护理配合的总时间。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护士每次反应时间之和/医生下达指令的次数。④医生对护士配合操作的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护士对操作的熟练度、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士的应急能力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总分50分。调查表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为0.880。⑤护士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培训课程及方法、操作系统使用体验和个人发展3个维度,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总分40分。调查表S­CVI为0.875。⑥教学组长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调查满意度,问卷包括培训课程及方法、操作系统使用体验和统计工作难易程度3个维度,共8个条目,以及不参与计分的开放性问题1题(针对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条目计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总分40分。调查表S­CVI为0.85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系统应用

  前后护理部培训课程覆盖率及教学组长完成每月护士理论考核时间比较(见表1)

  2.2门诊护士四手操作反应时间比较

  应用培训系统后,护士四手操作反应时间由(5.28±0.88)s缩短到(3.90±0.73)s,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91.7%的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操作满意度评分大于45分。得分居前3位的项目为“护士对操作的熟练度很高”“护士对器械使用的熟练度很高”“出现特殊状况时护士能够快速反应”。95.4%的护士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评分大于36分。得分居前3位的项目为“系统操作步骤简易、使用过程流畅”“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设置合理”“完成培训后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帮助”。100.0%的教学组长对信息系统的评分大于36分。得分居前3位的项目为“系统简化了数据统计流程”“系统操作步骤简易、使用过程流畅”“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设置合理”。

  3讨论

  3.1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口腔护理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性,我院作为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及华南地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有着众多的培训学员和繁重的培训任务,相关培训管理缺乏系统支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工管理耗时耗力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需求,为了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了解管理现状、掌握管理进程、评估管理效果的新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8]。自主设计开发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旨在以信息路径为手段,改进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业务,简化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培训的质量管理,助推护士培训管理的科学性。

  3.2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3.2.1丰富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随着医疗技术和口腔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医疗、护理及卫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口腔护理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性,口腔专科护理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口腔专科护士培养以口腔医疗机构内部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现有的在职培训多为护理骨干“传、帮、带”等,缺乏相应的标准与规范[9]。因此,培养优质口腔专科护理人才将成为口腔专科护理培训的首要目标。熟练掌握口腔专业技能是保障护士完成高质量诊疗工作的前提,科学有效的培训不仅是对护理人员的再教育,同时发挥着知识管理的作用[3]。构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架构,将丰富的口腔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急救技能、沟通技巧、护理科研等课程纳入专业护理教育,辅以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护士进一步加深印象,让护士能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在完成培训课程之后,系统会及时督促护士进行操作演练并完成课程考核。同时,信息系统可以记录护士的学习过程,对培养护士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有所帮助。3.2.2口腔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培训信息系统根据护士层级设置了不同的培训课程:针对新入职的护士,四手操作技术是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中包含器械辨识、材料调拌等口腔专业知识,加快护士的四手操作反应时间能够使护士顺利配合诊疗活动;针对高年资护士,培训内容不仅包含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人力资源管理,还涉及专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心理学等方面的拓展知识。培训信息系统实施后,护士可以按照设定的培训计划选择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随时获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各专科可选择培训系统中相应的培训课程,由科室自行组织学习,护士个人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培训课程覆盖率也由实施前的73.39%提升至100.00%,能够覆盖到全院护士。经过培训,护士四手操作反应时间缩短,配合更加默契,减少了口腔治疗过程中的等待时间,继而缩短了整体操作时间,使得诊疗过程顺利进行。医生的满意度较高,对护士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认可;说明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士的口腔专科护理水平。95.4%护士满意度为36分以上,得分居前3位项目包括“系统操作步骤简易、使用过程流畅”“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设置合理”“完成培训后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帮助”。证明培训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目前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3.2.3优化口腔专科护士培训管理路径培训管理工作内容涉及的文字资料及数据计算较多,工作烦琐且易出现信息错漏等问题。系统平台为培训各项指标的统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应用培训信息系统后,可将既往的纸质资料转换为电子资料,方便编辑存档。用户个人信息等基础信息可由医院电子档案统一导入,由用户个人进行核查。培训完成情况、考核成绩等指标信息,已由系统自动生成并存档,避免了反复计算,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使管理路径得到优化,教学组长每月完成护士理论考核的时间由之前的(89.10±22.84)min下降到(8.55±2.74)min,提升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及时发现培训中的缺陷。同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满意度,13位教学组长的满意度评分均在36分以上。证明培训信息系统可以满足临床培训管理数据的收集与统计需求。

  3.3不足之处及优化方向

  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①系统没有实现自动实时保存,护士使用时若没有及时保存,如网络不稳定或操作不当会导致数据丢失,需要重新测试;②教学组长建议培训系统与医院的办公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培训信息系统增加与护理质量管理、科研管理等系统的交互。下一步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培训系统。

  4小结

  基于信息化管理思路,设计并构建了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满足口腔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培训管理相关资料与参照指标。培训信息化丰富了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对口腔护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今后的口腔专科护士培养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序二.

  [2]徐庆鸿,林洁,赵佛容.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实践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5):468-470.

  [3]许敬,邢福工,张华.HIS系统下护理培训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5):60-62.

  [4]黄虑,周颖杰,邵强,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5):79-82.

  [5]董岳,孟群.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管理平台研究与展望[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1(6):554-558.

  [6]孟群,邢昊,李岳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5):466-472.

  [7]王夕芳,谢金美,韩留娣,等.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9B):2421-2422.

  [8]张建林.临床移动信息系统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1,6(2):24-27.

  [9]刘琳,张云美.口腔专科护士的发展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150-152.

  作者:唐系甜 古文珍 胡遥 李雯秀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对策 下一篇AMH在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应用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