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情况。方法招募2~5岁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健康儿童各62名(先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计算构音清晰度得分。
比较2组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分析2组间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并对先心病组中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先心病组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男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2~3岁和4~5岁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年龄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可能存在构音不清晰的现象。要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言语构音方面的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构音清晰度
先天性心脏病(下文中简称先心病)是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种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8‰[1-2]。非紫绀型先心病最为常见,约占先心病的80%[3],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肺动脉狭窄(pulmonarystenosis,PS)等。国外研究结果[4-5]显示,先心病儿童存在社交困难、言语语言落后、口部运动和言语运动异常等。5.4%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存有言语语言落后[2]。美国心脏协会也指出,要重视先心病儿童的言语语言等发育迟缓的问题。国内研究结果[6]也显示,先心病儿童存在言语语言落后、词理解落后。有研究结果[7-9]表明,先心病儿童口部运动和言语运动存在异常。口部运动与构音关系密切,口部运动的异常会影响构音清晰度,阻碍儿童的正常沟通和交流,甚至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生活和学习。国内尚缺少对先心病儿童构音清晰度的研究。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年龄、类型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的构音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先心病儿童的构音功能评估和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5—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首次就诊的未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62例,作为先心病组。在上海市崇明区西门幼儿园(包含托班)选取与先心病组儿童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6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先心病组纳入标准:①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为ASD、VSD、PDA、PS的单纯性心脏病;②年龄2~5岁(25~60月龄)。排除标准:①腭裂、舌系带短等器质性疾病;②合并其他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③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2组儿童的习惯用语均为普通话。2组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2研究工具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作为构音功能评估的材料[10]。每个单音节词都有对应的图片。《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又称为《黄昭鸣"韩知娟词表》,该词表在临床构音语音的评估中广泛应用[11-12]。1.3研究方法实验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采用个别实施的方式进行。测试评估者为有资质且经验丰富的言语治疗师,评估材料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根据被试者的具体情况,测试评估者采用提问、提示和模仿3种方法获得被试者的语音。如:呈现图片“桌子”,测试的目标词为“桌/zhuo”,提问:“这是什么?”如果被试者未回答或回答不是目标词,给予提示:“吃饭的时候我们把碗放在什么上?”如果儿童经通过提问和提示都无法正确回答,则使用模仿的方式:评估者说“桌”(只说1次,避免被试者产生练习效应),被试者模仿发音。正式评估前,评估者通过2个示范的词语(桌、象),让儿童熟悉测试流程。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要求被试者每个音发3遍,每次发音的时间间隔为1~2s;并由同一名测试评估者对儿童的发音进行现场的评估和记录。每个目标音正确2次以上记1分,否则为0分。评估结束后,计算出每个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构音清晰度得分=(正确音位对个数/音位对总个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K-S检验定量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比较使用Mann-WhitneyU检验。不同类型先心病儿童构音清晰度得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先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2组性别构成比和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构音清晰度得分2.2.1先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构音清晰度得分情况详见表2。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先心病组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男童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童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25~36月龄(2~3岁)和49~60月龄(4~5岁)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同年龄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7~48月龄(3~4岁)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2不同类型先心病儿童的比较ASD、VSD、PDA、PS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分别为(93.3±1.1)%、(92.5±8.9)%、(88.9±11.6)%、(99.1±1.6)%。4种类型先心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先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生理缺陷。随着先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发展,疾病本身会得到很好的改善,而先心病伴随的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的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5]。构音不清晰是言语和语言障碍的重要部分。构音是否清晰与先心病儿童学习和生活关系密切[9]。目前国内尚缺乏对先心病儿童构音清晰度的研究。Wernovsky等[5]发现,复杂先心病的儿童存在显著的神经行为问题,包括社交困难、语用困难等言语和语言方面的问题。Hvels-Gürich等[7]发现,先心病儿童在口部运动和言语运动方面存在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明显低于健康儿童,说明先心病患儿在言语的构音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造成先心病儿童构音不清晰的首个可能的原因是先心病儿童的先天性脑损伤直接导致的构音问题。Martinez-Biarge等[13]发现,围产期额外脑损伤、并发症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先心病患儿出现神经发育障碍。Owen等[14]发现,先心病儿童在胎儿或新生儿早期,影像学检测显示存在脑发育异常。第2个可能的原因是血流动力学问题,先心病儿童心血管问题的存在,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紊乱,造成脑部灌注不足等,从而可能导致构音障碍。王丽敏等[15]发现,额叶灌注不足会导致构音障碍。如果脑部灌注因素没有得到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累积效应,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发育,可加剧言语、认知等方面的障碍[16-17]。第3个可能的原因是家长的精细喂养,使口部运动发育不良,从而导致构音不清。黄苗等[18]发现,先心病儿童的家长在儿童辅食的喂养上存在问题。先心病儿童存在喂养困难,吸吮能力较差[19]。吴宗文等[20]发现,喂养方式不当会导致构音不清。钱慧霞等[21]发现,辅食添加过晚以及饮食过于精细会导致构音问题。这是由于辅食过度精细导致口面部肌肉发育不充分,使得构音不清晰。陈银花等[22]发现,不同年龄段先心病儿童均存在发育迟缓。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先心病组2~3岁和4~5岁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年龄段儿童,而2组3~4岁儿童的差异不显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选取的被试者有关。本研究选取的是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构音障碍方面影响较小。屈文静等[23]也发现,先心病儿童的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但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的生长发展落后轻于紫绀型先心病儿童。研究结果[24]表明,先心病患儿在语言方面的损害程度较轻。刘晓[25]发现,性别不是影响构音的因素。本研究中先心病组男童构音清晰度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男童有差异,而2组女童之间没有差异。可能也与本研究选取的被试者为非紫绀型先心病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ASD、VSD、PDA、PS这4种非紫绀型先心病类型之间构音清晰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非紫绀型先心病的类型不是影响先心病儿童构音清晰度的因素。我们的前期研究[6]也发现,ASD、VSD、PDA的儿童在语言方面不存在差异,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石磊等[26]发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选取的4种类型均为非紫绀型先心病,其血流动力学基本相似,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的脑损伤可能相似,因此构音清晰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本文重点研究了非紫绀型先心病儿童的构音清晰度情况,旨在引起对先心病儿童言语构音方·42·教育生物学杂志2021年1月第9卷第1期JournalofBio-education,Jan.2021,Vol.9,No.1面问题的重视。同时,先心病2~3岁儿童的构音与同龄健康儿童已存在差异,对先心病儿童的构音要早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同时对于先心病儿童家长提供言语康复方面的家庭指导,便于家长及早重视和及早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干预。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总病例数和部分类型的病例数偏少,后期应扩大样本,对先心病儿童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作者:赵风云 周璇 梁菊萍 王姗姗 邓巍巍 沈洁 杜青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