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时间:2021-01-21浏览:12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须提升文化底蕴,将其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必须着眼于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瑰宝,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也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契合性

  在教育目标上,高职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与专业教育结合,促进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观是内在一致的。中国古代儒家非常重视人道德品行的养成,强调对人的“品德”的培养和教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上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在教育内容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深厚价值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传统文化实质是依托于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思维共生而慢慢形成的既带有教育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的人生哲学、处事方式与实用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出淤泥而不染,做清涟而不妖”的崇高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等。在教育内容上把这些传统文化因素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将产生积极效应。在教育特点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强调“知行合一”。中国古代的“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实践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突显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更注重体现实践性和应用型,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高职学生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之中的,更具针对性。

  (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必要举措

  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使之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能够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仁、义、和、善、忠、孝等品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等,将其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的日常中,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时代含义和精神气质,使之成为“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对于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作用。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载体,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道德践履法等,再如中国古代著名的“子以四教:文行衷信”。对于专业不同、学习需求有别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差异施加教育,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为此提供了价值性的参考,成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助推力。

  (三)是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反映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高职学生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人和事,增强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使其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芒。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广度和深度都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职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

  一些高职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首先,高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中更加注重自己专业技能,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另高职院校生源多为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相对薄弱。据2017年6月2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当代认知状况调查(2016)》显示,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价值总体概念认知度仅为68.5%,明显低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其次,外来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素质有一定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如大肆宣扬外国节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不强,缺失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另在学生中也出现道德观念出现复杂化特点,过于标新立异、难以为人和善,缺乏奉献精神等。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制约了教育效果

  时代的发展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的融入缺乏实践。一方面,由于学科建设和教师自身问题,一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素材的灵活度不够,无法做到深入挖掘和深度融合,难以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大思政”观念流于形式,使得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不能有效配合,造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单一化。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系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没有形成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规范,难以和实践形成有效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较少。在学校机构职责设置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各部门各司其职,未形成统一的有机联合体,出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不符、没有深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等情况。高职院校要实现思政教学、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校企合作多维立体衔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成为重要抓手。另外,大多高职院校未形成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系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重视不够。虽然高职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双馨”的职业教育理念,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更没有根据自身院校的特色创立系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途径入手解决。既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也要积极开拓校园实践途径,更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载体。

  (一)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积极寻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语句等巧妙地运用到思政课中,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提高育人效果。首先,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高职思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教师要提升自身学识和修养,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其次,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真正“活”起来。最后,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课堂教学中的话语表达能力和话语转化能力,学会用生活化、大众化的话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传递给学生,提高讲好“中国好故事”的本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

  (二)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革新教育模式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育人素材。“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教育应当以“德艺双馨、知能并重”为教育理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通过改变单一的灌输说教方法,深入挖掘各课程体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通过构建学习合作小组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身认知设计问题和解决问题,多开展探究式和启发式的课堂活动,创造良好的育人效果。只有切实考虑和遵循科学的育人规律,立足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将自身专业特点与各项活动主题相结合,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三)激发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创新实践形式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重中之重。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性高,在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很多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中药专业学生举行野外采药实训,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获得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再如在学生传统化的成人礼活动中加入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着古装、行古礼中可以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这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个方面,培养高职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创新更多实践形式。

  (四)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教育载体

  除了利用传统的校园实践活动提高高职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今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时代,大学生是互联网中最主要、最敏感的群体。因此,必须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可以设立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在专门的教学网站上开设专栏,增加师生的浏览量和学习量。通过各种新媒体开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活动,经常性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网络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宣传方式上,由学生作为主体,结合自身所学专业,通过多种形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能夯实专业基础,又能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知行结合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结语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立足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各项教育制度,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能身体力行,运用于实践,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静波,王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8(3):10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6):18.

  [4]杨潘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26.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作者:周晨曦 闫新科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新时代背景武术发展路径 下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