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个国内著名剧场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就剧场台口的空间功能和组成、工艺设计内容和流程进行剖析,以期为剧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剧场;台口;工艺设计;声桥空间;台唇;乐池空间;八字墙空间
随着安全标准的不断完善及舞台技术的进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剧场亟待改造,且2000年后,全新的剧场不断涌现,剧场数量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一线、二线城市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剧院,“走进剧场看演出”正在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剧场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需要明确需求、了解重点变化,才能更好地协调全局,更好地建设剧场。人们对剧场最深刻的印象是精彩的演出剧情,以及舞台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因此,剧场建设不仅要从演出的角度进行考量、设计,还要从观众观看的视角加以考量。舞台的台口①是观众对舞台画面的主体感观,因此,笔者以9个国内著名剧场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就剧场台口的空间组成及工艺设计进行剖析,以期为剧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舞台台口内外的分析
剧场的建筑空间按功能可以分为前厅、观众厅、休息区和舞台、技术用房等空间。新建剧场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合理规划,有更多新技术投入演出,也更加关注观众的主观感受。观众在剧场的活动区域是有限的,主要的区域是前厅、观众厅和休息区。其中,观众厅是观众感受生动剧情,以及绚丽、震撼的演出画面的空间,是观众停留时间最长、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观众观看表演时,呈现在眼前的是舞台台口内及向外扩展至台口周围、台口内及相邻近空间的整体画面。在剧场观看演出相较于在视频终端观看录制、转播类节目,视频终端观看演出的画面并不固定,是变化的,并突出重点的局部区域;而在剧场中观看演出的画面是完整的。台口是舞台向观众厅的开口,是舞台与观众厅分隔的第四道墙,是剧场至关重要的元素。由于舞台的形式有所不同,台口的形式和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台口形式是矩形、半圆形这类规则、对称的几何图形,其中,矩形台口是当今剧场中的主要台口形式,表1给出了9个国内著名剧场的台口情况,从中可以显示出这一点。台口大小及其宽高比遵守一定规则,主要取决于剧场演出功能定位、观众厅规模,并参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标准。台口宽高比不限定于同一数值,在1.3~2范围内,会议类强调台口的宽度,比值相对大;歌舞、歌剧类则强调整体的画面比例,比值相对小。台口分为台口内和台口外两部分区域。台口内包括演员的表演、各类实景、各种舞台光影效果的呈现区域,是带有流动感的动态画面,可因演员、舞台灯光、舞美等各类元素有不同时序的组合,千变万化,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建议在建设阶段不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在运营阶段通过大量的运营摸索并掌握其空间的利用。台口外包括台唇相邻空间及周边空间组成的区域,是相对静态画面,在建设设计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利用台口立面,通过线条等设计元素强调其大面积、连续性、延伸状、整体性的画面特点。图1至图9分别为表1中所列9个剧院的台口视觉效果。
2台口外的空间组成及工艺设计分析
关于台口外空间的研究,按照台口上部、下部、两侧的空间顺序剖析空间组成及工艺设计。(1)台口上部空间台口上部空间即乐池上部空间,内部空间通常包括声桥、单层栅顶层或是多层栅顶空间,主要的作用是设备的安装、检修空间,其外部造型对建筑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空间的设计顺序通常从勾勒外部线条开始,多以弧线或直线体现大体量的凸起空间,故而此处在业界有“奔头”之称。舞台工艺设计根据功能需求,设置会标装置、扬声器、同传红外辐射板、乐池顶光、台口外单点吊机等多种设备,并针对不同演出预留临时吊挂安装设备、舞美装置等安装条件;建筑及结构专业设置相应检修、安装等做出各类平台;装饰专业通过深化建筑线条,融合其他设计条件,利用装饰材料、装置造型组合等手法呈现此空间的最终画面效果。通过表2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台口上部空间的变化规律。空间深度尺寸变化范围很大;装饰外形的曲线倾斜条件较大,有一种向外扩展的感觉。会标屏是这个空间内必要的设备,其使用功能要求明装;根据不同剧目的使用需求,会标屏多采用可升降形式收藏在装饰面上部空间内,使用时向下放,露在装饰面外部,下降高度多数剧场低于台口,也有部分剧场可以停放在台口上方。(2)台口下部空间台口下部空间包括台唇和乐池空间,是讲台、乐队的固定使用位置,是更靠近观众的表演区,附属于舞台,是主舞台的延伸。乐池空间的工艺设计,乐队排布确定演奏区的使用面积需求,通常采用弧线勾勒局部外边,如图10所示;其使用空间按功能需求可以停留在舞台面、观众厅、演奏层、座椅库层,通常采用机械升降形式实现不同标高的各层间的调整。其中,演奏层的高度要根据指挥的需求进行细调,通常比舞台平面低1.6m~2.2m。根据9个剧场台口下部空间的统计数据,详见表3,台唇及乐池面积大小不一,并没有统一数值,但主要集中在70㎡~80㎡,乐池内部空间采用多层设置形式;多采用升降乐池方式变换使用位置。(3)台口两侧空间台口两侧空间是对称的,外形采用直线平面或是立体空间(从平面上看很像中文“八”,通常称此空间为八字墙)。外形可以根据厅堂容量选择,直线平面的形式,多适用于小型剧场,其优点是画面感干净、简洁;八字墙多适用于中型、大型剧场,空间丰富、层次感强。八字墙的位置与观众厅的水平视线、耳光的投光角度等相关,进行舞台工艺设程,在认真分析各系统工程的功能要求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系统工程间的关联和影响,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了影视节目制作安全可靠、实用方便的专业环境要求。目前,该摄影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录制了《了不起的孩子》《马克思是对的》等多档节目,满足设计之初的影视制作要求。
作者:林萍萍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