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认为,学生仅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就业需要,大多数就业岗位以钢琴演奏的较少,以钢琴伴奏形式的需求较多,基于这样的就业形势,各院校也在了解毕业学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的变化,也由过去只强调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转变到现在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的综合应用能力。即兴伴奏是学生对钢琴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好体现,因此,在各高职院校即兴伴奏作为一门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但是,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课时时数不同,学生条件不同,各学校的教学研究也难以对其他学校的教学产生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相关研究,给学生进行有实际性的教学,教学中有明确的目标,教授方法具有系统性,也使学生学习方法完整、系统。
【关键词】音乐;即兴伴奏;教育;高职;教学
即兴伴奏与弹唱是本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也随之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师对教学所要具备的教学技能就必须要掌握,即兴伴奏这一技能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小学音乐课上为歌唱,包括重唱、独唱、合唱等不同声乐表演形式的即兴伴奏;为独奏乐器的即兴伴奏。即兴伴奏能力也是学生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所要考核的技能,所以该技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这一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的学习特点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要熟练掌握就业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实操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即兴伴奏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围绕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运用来进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具实效性。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钢琴弹奏技术、和声、曲式多学科的综合学科,也许有人会错误认为会弹琴就会弹即兴伴奏,也有人会将随性乱弹认为是即兴伴奏,实际上即兴伴奏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科学、系统学习的学科。首先,要加强学生要对简谱的掌握。即兴伴奏普遍是以简谱为主的呈现形式,也许在进行钢琴基础的弹奏学习时,主要是以五线谱为主的呈现形式,但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对简谱的歌曲进行即兴配弹,所以在学习即兴伴奏时,一定要加强对简谱的学习以及训练,简谱有便于学生在步入教学工作岗位后能顺利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例如进行歌唱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为学生歌唱伴奏,可以更快捷地根据学生的歌唱音域进行移调伴奏,所以学生一定要对简谱非常熟悉,要掌握得很准确。对于简谱的认识,也许学生会有一些困难,尤其在节奏方面,因此,识谱时一定要克服节奏问题,扎扎实实将问题解决,教师可将难点节奏,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等进行引领练习,先要求学生对节奏进行边念边击拍或划拍的训练,然后采用简谱歌曲来进行节奏练习,学生若能准确地进行唱谱,那学生无论是带旋律的伴奏还是无旋律的伴奏,都可以对简谱旋律进行正确地弹奏和演唱。其次,要加强学生对和弦连接的掌握。有的学生虽然知道、理解和声的选择,也具备钢琴弹奏基础,但却没有掌握正确的和弦连接方法,所以造成即兴伴奏时的弹奏混乱、无头绪、没有章法,因此,学生需要在键盘上对和弦连接的三种模式的位置非常熟悉。最开始可以从简易的和弦连接开始训练,先让学生练习大调的正三和弦的和弦连接I-IV-V-I的三种模式,分别是主和弦原位的和弦连接、主和弦第一转位的和弦连接、主和弦第二转位的和弦连接。
训练时,要求学生边弹边唱,以首调唱名为主,使学生能将和声与键盘快速联系并结合起来,熟悉三种模式的和声与键盘位置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即兴弹奏能力。训练前,有一细节需要注意,和弦连接的弹奏指法要讲究,有学生不注意指法的科学运用,使即兴弹奏受到一定阻碍,科学的指法可以使弹奏更加便捷、流畅,因此在训练时一定要正确运用指法,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固定的正确指法,使弹奏更加方便。再次,要加强学生对各个调的掌握。在各个调上进行和弦连接的弹奏练习,要求学生熟悉、流畅地弹奏各个调的和弦连接,尽可能快地进行弹奏,使学生形成一种下意识弹奏。对于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会常用的调,除了掌握和弦连接以外,还需要反复进行歌曲移调练习,使学生能迅速地对常用调的歌曲进行配弹。之后可以加入属七和弦、副三和弦的运用,使歌曲配弹的音响效果更为丰富、生动。第四,要加强学生对伴奏织体的掌握。伴奏织体的选择对歌曲的音乐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每一种伴奏织体的弹奏都要熟记于心,并且能信手拈来。对于伴奏织体的练习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旋律的伴奏织体的练习,另一种是无旋律的伴奏织体的练习。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歌唱课上由于孩子的音准问题,就会要求教师弹奏有旋律的伴奏来稳定孩子们的演唱音高,教师在范唱时就可以进行无旋律伴奏,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了演唱,使演唱更加声情并茂,因此,学生必须掌握两种伴奏方式。对于有旋律的伴奏织体的练习,可以采用大调的正三和弦的和弦连接I-IV-V-I的三种模式,右手弹奏和弦,左手弹奏相应的伴奏织体。伴奏织体可基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和弦式织体,第二种类型是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第三种类型是分解和弦式织体。对于无旋律的伴奏织体的练习,也可以采用大调的正三和弦的和弦连接I-IV-V-I的三种模式,第一种类型和弦织体的练习可以采取左手弹奏根音,以根音作为低音,右手弹奏和弦。第二种类型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可以采取左手弹奏低音与和弦,右手弹奏和弦;也可以采取第左手弹奏低音,右手弹奏半分解和弦。第三种类型分解和弦式织体可以采取左手弹奏低音,右手分解和弦;也可以双手弹奏分解和弦。
对伴奏织体的练习也需要进行移调反复练习,之后还可以进行加入副三和弦的较为复杂的弹奏练习。第五,要加强学生对不同拍子织体弹奏的掌握。在训练伴奏织体的同时,可按照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三种基本拍子进行练习。经过这样的练习之后,无论是为什么拍子的歌曲进行配弹,都可以从平日积攒的各种拍子的练习中选择一个适合该歌曲拍子的伴奏织体。第六,要加强学生对正谱伴奏的掌握。选择适合学生钢琴弹奏程度的歌曲正谱伴奏进行弹奏练习,正谱的伴奏一般是由作曲家、专业作曲者精心编配而成,因此,正谱在和声的编配、织体的选择、弹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感受不同伴奏织体的不同伴奏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吸取不同伴奏织体在歌曲中的运用方式,对某些伴奏织体进行反复练习,积累这些不同的伴奏织体,将这些伴奏织体运用到实际的歌曲配弹里,使配弹更符合歌曲本身。第七,要加强学生相互进行歌曲伴奏的掌握。鼓励学生为同学的声乐歌唱进行伴奏,在为同学演唱的伴奏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会思考歌曲的调式调性,和声的编配,伴奏织体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为同学歌曲配弹的过程,以及相互合作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通过相互配合,在同学为自己配弹伴奏的过程中感受到伴奏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伴奏织体的选择是否适合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与内涵、是否能为演唱者营造歌曲的意境等。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弹奏技能与和声编配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在掌握配弹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弹奏练习。学生只有经过系统、合理的基础训练,才有可能拥有创造性的配弹能力,也只有在系统地、坚持不懈地弹奏练习前提下,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歌曲的配弹,才能为今后步入职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孟闫.高职院校音乐公选课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3(12)22-24.
[2]武霄.河南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9)55-58.
[3]张海英.浅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66-69.
[4]初蕊.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创新的几个问题[J].珠江水运,2012(23)77-79.
[5]郭宇曦.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16)105-110.
[6]潘培韵.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16)12-22.
[7]陈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99-105.
[8]王文婷.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0(34)107-112.
[9]张禄民.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98-105.
[10]侯晓乐.对高职院校琵琶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6(22)33-44.
作者:张毅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