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目标细化管理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的应用

时间:2020-08-10浏览:87

  目的探讨首日教学法结合目标细化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在单盲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护生到科室后统一入科宣教后开始一对一跟班实习。观察组采用首日教学结合目标细化管理模式:护生到科室后统一入科宣教后,与一对一带教老师共同完成首日“教前30分钟”:内容包含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熟悉各项带教目标,明确具体要求及时间安排,达成共识,而后按照细化的管理目标按计划落实实施。实习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考试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带教老师对学员的评教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首日教学法结合目标细化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有积极作用,能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目标细化管理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的应用

  关键词:首日教学法;目标细化管理;临床带教

  目前在我国各大医院均存在着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状态,我院每年承担着百余名护生临床带教的任务,而临床各科室护士均基本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且带教老师临床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大多数带教老师选择首先完成临床护士的职责,再完成带教任务,带教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我科于2016年7月—2018年12月实行首日教学法结合目标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别来自5所不同的学校的护生,每个小组实习时间均为4~6周。在单盲情况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小组进行随机分组,奇数组进入对照组,偶数组进入观察组,纳入标准为进入我院内分泌科的新入实习护生,排除此前已在内分泌科轮转、实习、见习过的护生以及因护生自身原因接盲的护生。其中观察组50人,男2人,女48人;对照组49人,男6人,女43人,年龄16~20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比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确定护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护生到科室后统一入科宣教后开始一对一跟班实习。观察组采用首日教学结合目标细化管理模式:(1)教学管理小组根据教学实习大纲及要求将总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理论、操作、院感知识、文书书写、临床实践、整体护理6大方面,然后再细化至50个小目标,目标管理至每一天,且每一个小目标均附有明确的要点要求及解释。(2)对观察组带教老师进行首日教前30分钟及目标管理进行针对性培训,讲解操作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3)护生到科室后由护士长和教学组长完成首日带教安排:①统一“首日入科宣教课程”,时间4小时。由护士长和教学组长主持,通过现场讲解、现场实践及视频演示、PPT讲解等形式完成首日内容,涵盖:病区环境、科室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及医护工勤人员;科室常见疾病特点及患者特点;院感及职业防护演示;现场基础操作;专科操作示范;实习目标管理书等。②而后,由组长将每一位学员带领至带教老师处进行介绍对接。③护生与自己的带教老师必须在入科当天共同完成首日“教前30分钟”:内容包含带教老师与护生共同熟悉各项带教细化目标;明确具体要求及时间安排,达成共识;按照细化的管理目标按计划落实实施。(4)目标督导:每周一教学组长进行每一位护生的目标知识及实践的检查跟进,每周二教学护士长进行抽查,确保各项实习目标按计划进行及完成。

  1.3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前进行考试:(1)理论考试。在结束周的周五进行考试,两组护生采用相同试卷进行考试,考试内容为内分泌及基础护理相关知识,满分100分。(2)操作考试。安排在实习结束周的周一,考试内容为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均为抽签后考试,满分100分。(3)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即完成对护生的评价,满分60分。(4)出科考试后发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带教方法、内容、效果等,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及很不满意,最后计算其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则均数比较采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两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带教老师评价以及实习满意度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及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教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3.1首日教学法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有研究发现首日带教法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使护生更快进入临床实习角色[2]。而良好的开端是有效带教、安全带教的保证,减少了护理工作差错的隐患,降低了护理风险[3]。相关研究[3,4]的首日接待教学法中,其中首日接待均由护士长及带教总组长完成。而本研究中除了带教组长及护士长的接待外,更有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的一对一的“教前30分钟”目标熟悉,而且必须在带教第一天当天完成。护生进入临床后,其实最多时间相处的就是临床带教老师,对自己影响最多最大的也是临床带教老师。那么在临床工作开始前,停下一切共享“教前的30分钟”目标熟悉,一方面不仅仅是双方共同熟悉学习目标,在学习上达成共识,确立共同的目标、管理计划。另一方面更是利于双方感情的建立,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迅速融入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益于适应学校到临床的转变及顺利完成过渡,提高了护生的满意度,为保障和提升临床带教效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首日教学法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均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的首日教学法在首日接待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前30分钟”,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3.2目标管理[5](ManagementByObiectives,MBO)是美国的管理学家PeterDrucker提出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制定目标进理性行管理,以提高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可使老师有计划地控制教学进程,避免盲目教学。可使学员有针对性地学习,按培训目标选择适合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护理操作,避免了被动的工作情绪,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操作。目前大多数文献提到的目标管理并无细化准则,而本研究中尝试将目标细化管理中将实习目标细化为6大方面,然后再细化至50个小目标,且每一个小目标均附有明确的要点要求及解释,很大程度上更加规范了带教的同质化,避免因带教老师的能力而影响临床带教效果,也减轻本承担着繁重工作的带教老师的压力;另外一方面,让护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实习目标及掌握程度,虽然小目标多,但是由于细化及要点明确,使得掌握起来更容易。且更利于护生临床应用发挥,从而提高护生对目标掌握的积极性。另外,标准化的目标管理有利于实习过程中质量的督导及评价反馈,对带教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3.3首日教学法及目标管理法相结合更利于整个实习目标的顺利推进与完成,更有效地让护士与护生沟通,更早地建立“协作”关系,达成共识,明确共同的目标。在首日教学法后,老师与学生均非常清楚整个实习过程中需要完成及达到的目标,清楚每一周、每一天需要掌握的实习内容,师生建立了共同的管理目标,双方都更有意识地主动管理实习目标,学生更好地对照自己的目标和完成时间,在学习上更有紧迫感,自觉实行自我控制。这样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实习目标能更顺利地推进与完成,保证了教学质量。综上,首日教学法结合目标细化管理模式在我科护生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在我科由于专科特点需要识记的要点、细点较多,如血糖数值,胰岛素种类及识别特点等等;另外本方法研究对象多为大专及中专学历护生,且中专学历居多。因此是否适用于其他专业以及是否适用于本科学历学生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薄惠云.急诊临床护理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2):1416.

  [2]代喆.首日带教法在皮肤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620-624.

  [3]张锦丽,何玉平,徐小欣.首日接待式教学法在ICU护生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21(4):152-153.

  [4]王雪,杜颖,吴巍.目标管理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7:2082,2085.

  [5]曲虹,孟威宏,周丽娟,等.MBO管理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931-1933.

  作者:魏虹 张琼丹 蒋雯 龙美玲 谢菁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大健康时代临床医学生创新创业 下一篇抗辐照器件数据复接存储技术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