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进行审查和评价工作,发现企业内部现阶段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策,以便从大局上把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与此同时还能够为外部审计提供精准简要的审计基础。但是在我国,在审计工作开展中仍面临许多的局限性导致内部审计作用发挥不完全,因此本文着重从大数据、智能化视角对内部审计概念及重要性进行分析、讨论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达到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目的。
关键词:实时审计;区块链;大数据;信息安全;智能化
一、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是不同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的一种特殊的审计方式,是企业想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为企业自身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而单独设立的部门。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企业内部进行一系列的自我检查和评估,通过检查和评估来发挥如下作用:第一、了解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以及效率,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阶段性的评价;第二、监督企业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经营管理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并具有完整性;第三、确认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督查企业对合同的履约情况;第四、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和选择经营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相关指导,并对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把控。与此同时,企业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会为外部审计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使外部审计更加具有准确性。
二、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的局限性
(一)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首
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受企业的雇佣,其存在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往往与企业的整体利益是大致相同的。当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相趋于相同时,基于逐利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有极大的可能性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从而选择对企业所采取的某些不正当行为持不揭露、不上报的默许态度。例如:对于企业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将不应该作为福利发放的资金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等,由于审计人员也由此获得了个人利益,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很可能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选择不揭露企业此种行为的处理方法。其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依附于企业的存在而存在的,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例如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募集到更多的资金,选择虚增利润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了公司的利益,就会选择对企业该行为默不作声。最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明晰,职权不明确,使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由于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而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优势。
(二)内部审计多为事后审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目前我国审计都是采取事后审计,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阶段性审查,即在一定会计阶段完成后才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的人为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之下,会计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信息不及时、失真或不完整的现象。而会计信息是开展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依据材料,会计信息的不及时、失真和不完整会大大的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结论的不准确性,而企业管理层却需要及时有效的内部审计分析和结论才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以及指导经营战略的方向。因此,不够准确的内部审计结论可能会致使企业管理层制定的战略决策出现某些失误,这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化审计速度进展缓慢,审计工作智能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主要是以人力审计为主,没有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的发展对审计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支持,在审计的过程当中,会计凭证以及相关证明材料较多,而审计人员数量相对来说较少,审计时间紧张,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身体素质以及抗压能力方面来说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我国高精端的审计人才缺口较大,满足不了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科技与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可以代替人的人工智能设备也在不断面世,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已经初步实现由智能化机器来替代人力完成繁琐又重复性的工作了,可是在我国普通企业内部审计却很少甚至是没有尽快顺应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光造成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还致使企业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如: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管理成本等。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四)内部审计的分析与结果没有与企业战略制定、企业治理做到紧密结合
内部审计对企业未来追求进一步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内部审计现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对内部审计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流于形式,只是单纯的为了向外提供报表或者是为了审计而审计,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所产生的分析与结果没有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的战略制定当中,也很少会根据审计结果随时调整战略方向,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了“劳民伤财”的无用功,不仅发挥不出企业内部审计的审查、监督、指导作用,还会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资源。
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面临局限性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
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够,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制度不能涉及到企业内所有部门及所有人员,致使企业内部在管理上具有交叉点和空白点,员工的职责、权力界限不明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职责规范,指导人资部门利用大数据对企业内部所有岗位进行岗位分析,使企业内部从部门到个人都能受到制度的约束与保护;其次,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内部审计部门和部门内的人员进行实时的考核与监督,只有相互协调、相互控制才能够使权利得到制衡,保持企业的稳定运营;最后,因为从事审计工作还要面对较多的利益诱惑而且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企业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健康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使企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企业引进区块链技术对内部财务等信息进行实时审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区块链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术语,它可以通过块链式的数据结构对输入数据进行储存和检验,极大地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可以运用其中的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由企业内相应岗位人员共同对一项数据进行多方填报和确认,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会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缺失和失真,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开放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管理层对所有数据的访问权限,使企业相关数据全部处于审计部门的实时控制与监管之中,并利用数据进行实时审计,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上报管理层,以便决策者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区块链的运用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了事后审计的局限性,不单单提高了审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消耗,还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十分的重视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企业内部信息的泄露可能会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利用区块链进行内部审计将会尽可能的避免企业内部信息的泄密,因为区块链将密码学应用其中,有效的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和访问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精简审计人员数量,用智能机器代替繁琐且重复的审计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化在各种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极大地解放人类的双手和不必要的脑力劳动。审计工作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虽然企业内部审计不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那么繁杂,但是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却对企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工作的智能化是不容忽视。首先,企业应该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将高科技产品引入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把繁琐且重复的人力劳作交由计算机技术来替代,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其次,经过审计工作的智能化后,还要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即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信息的分析能力等,并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水平考核以及岗位培训从而解决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冗杂的问题。
(四)企业管理层和审计部门关注的重点要从审计的结果转移到因果关系上来
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内部审计过程不应该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应该要充分发挥它对于企业发展的监督与辅助作用,让企业因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存在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对内部审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企业内部环境的阻碍;其次,对于内部审计的工作不应只注重结果,还要重视分析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内部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因果关系,利用对这些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便于管理层对企业进行把控;最后,对于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审计结果要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的战略制定与选择当中,并在发展过程中及时的结合审计分析调整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从而使企业保持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上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企业要将智能化水平和大数据的发展积极的运用到企业的内部审计之中,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和监督机制,并注重审计工作为企业提供的经营情况分析与结果,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使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水平得以提升飞跃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公海艳.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问题研究[J].商讯,2020(14):108-110.
[2]陈骏,时现.审计全覆盖驱动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2018,(5):22-29.
[3]张香玲.浅谈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219-220
[4]朱玲.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210-211.
[5]王琳,向际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时审计框架构建[J].财会通讯,2020(09):139-142+147.
[6]王文华.推进审计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设想[J].西部财会,2019(09):74-75.
作者:刘丽 马春英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