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地球科学SCI期刊科学计量

时间:2020-07-09浏览:223

  近年来,学科服务一直是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嵌入学校教学科研,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工作。而学科服务中的科研产出评价,更是直观反映高校某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作为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SCI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以客观公正的指标分析期刊近几年的动态变化,于杂志社、图书馆、科研工作者均有益处。杂志社可以及时调整期刊发展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出版市场,图书馆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发展及时调整馆藏建设,而科研工作者则可根据期刊每年的动态属性的变化合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期刊进行研究结果的发表。目前学术界主流的期刊分区分别是科睿唯安公司定制的分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而中科院分区因为更适合国内学术体系的评价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作为国内科研评价指标。中科院分区是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生物、化学、天文、地学、工程技术、医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综合性期刊十三大类,同时将这个13大类期刊分为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的期刊为1区,6%~20%的期刊为2区,21%~50%的期刊为3区,剩下的就是4区期刊。本文将基于2018年最新中科院JCR期刊分区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期刊评价的各种指标、多个维度对地学类一区SCI期刊进行分析,揭示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前沿以及该领域快速发展的趋势,旨在为地学领域科研人员发表学科顶级期刊提供学术性参考意见。

地球科学SCI期刊科学计量

  期刊数据来源

  文献数据来源于美国ACCDON公司旗下品牌LetPub网站下的最新SCI期刊查询及投稿分析系统(http://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view=search)。本文选取的是2018年的最新数据,选择地学为大类学科,中科院分区选择为1区,期刊类型选择为SCI,结果排序可根据相关性、IF、查看数、年文章数、ISSN号、自引率进行选择,点击查询提交,选出了符合条件的19种期刊及其基本信息。

  期刊基本信息分析

  通过LetPub网站获取各期刊包括IF、CiteScore、H-index、期刊所属国家、出版商等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分别对期刊的IF和CiteScore指标做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发现其相关系数高达0.956,即CiteScore和IF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即使指标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但是在期刊评价中却能导致截然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表中双侧T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1,说明IF与CiteScore在评价体系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期刊隶属的国家和出版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来自美国的期刊占比63%,说明美国在地球科学高水准科研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这19种期刊中,Elsevier是拥有最多期刊的出版商,所占期刊为五种。19种一区SCI期刊共包含了6种小类学科,其中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地球科学综合学科占据一半之多,说明这两种小类学科在地学领域的发展势头更强、前沿性更高。LetPub网站一直秉承着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理念,除了涵盖基本的期刊分析指标外,还涉及到录用比例、审稿周期这些投稿时重要的参考因子。研究发现,顶级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录用比例普遍比较低。但也会发现个别期刊会出现录用比例高达50%甚至95%,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期刊要求太高,发表难度很大,投稿受众面较窄,诸如REVIEWSOFGEOPHYSICS、NatureGeoscience等高影响因子与高CiteScore指数并存的期刊会存在上述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审稿周期和录用比例均是网友分享经验,非官方数据,其参考价值具有相对性而非绝对性。

  CiteScore与影响因子

  在全球学术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直到2016年12月CiteScore的诞生,《自然》新闻的评价给人们留下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影响因子的重量级对手”。CiteScore的横空出世,给整个期刊评价领域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地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圣刊”《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影响因子排名都在前20之列,然而2018年公布的全球期刊CiteScore榜单上,两者的排名仅为43、54位。下文着重分析CiteScore指数在中科院一区地学SCI期刊中的表现。就地学一区SCI期刊而言,CiteScore指数对影响因子的冲击较小,所有期刊的两种评价指标均呈线性趋势变化,仅NatureGeoscience期刊的CiteScore指数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跌。作为Nature的子刊,其CiteScore的表现与Nature的表现一致。这与CiteScore的计算方式有很大的关系。CiteScore计算时,将所有文章类型统计在内,而影响因子的计算则不包含通信、评论、新闻等类型论文。而Nature及其子刊除了接收研究论文外,也会有编辑邀稿如ReviewsandPerspectives、News&Views、Books&Arts、Correspondence等类型的文章,导致期刊评价时的CiteScore排名会有所下滑。

  期刊近5年指标趋势分析

  对19种期刊自2013年以来的CiteScore数据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1种期刊呈整体上升趋势、7种期刊整体表现较为平稳、仅1种期刊呈下降趋势。崖式下滑。该期刊影响因子、CiteScore指数、H指数排名在19种期刊里面都是最后一位,但却成功入选了地学期刊中科院一类分区。正常情况下期刊评价指数高自然分区就高,但是有一些老牌期刊属于例外。AdvancesinGeophysics就属于这类情况,IF只有1.8分,CiteScore只有2.7分,但是其出版年份是1952年,是这19种期刊里面历史最悠久的,业内人士还是很看重此类期刊,理论上超过本学科目前大部分所谓的牛刊。但随着部分新兴期刊的崛起以及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唯影响因子论,期刊的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其关注度大不如前。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哲学与人生教学对人生价值观的作用 下一篇文化遗产价值的逆转与复活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