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农业机械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0-07-08浏览:141

  以贵州省马铃薯种植为例,通过对贵州省目前马铃薯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率、耕作方式的调研与分析,分析了贵州省农业机械发现的现状,研究了制约贵州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发展的因素,同时提出以加大“产、学、研、推”的研发机制,鼓励合作社经营及提高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方式来推动贵州省农业机械的发展建议。

农业机械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模式;机械化率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贵州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依然主要为妇女、老人和留守儿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知识、文化、体能等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极大的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得发展,大中型农机具无法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3]。虽然随着近几年的相关政策扶持,贵州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4-5]。

  1全国及贵州省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农机现状

  1.1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率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全国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如表1所示,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率如表2所示[6-8]。

  1.22016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率

  2016年贵州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711.3千瓦,拖拉机14.542万台,其中马铃薯播种机221台、收获机384台。2016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率如表3所示2贵州省目前马铃薯种植主要模式目前贵州省马铃薯种植主要以散户自种和合作社经营为主,其中散户种植基本不享受政策扶植,而合作社种植经营可以享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政策鼓励。如表4所示。从表4中可知,合作社经营享受的政策扶持远大于散户种植模式,政府以项目为依托,对合作社进行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在种子和化肥方面基本上政府全额提供,种植环节中各级政府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资金补贴。

  3制约贵州省农机机械发展因素

  3.1丘陵地质地貌严重制约贵州农业机械发展

  贵州省受自然资源的禀赋影响,目前农机市场上通用的大型机具无法在贵州省应用。以耕整地环节使用的农业机械为例,第八届“精耕杯”评选出的十佳耕整地厂家所生产的基本上全部是与大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机具,根本无法适应贵州丘陵地区的使用。

  3.2同类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目前贵省市场上的主流农机产品主要以正规公司生产的产品和“三无”产品为主。其中正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农机产品由于人力,物力,经营成本等环节的要求,销售价格比较高,即便是最后享受政府补贴,但对与农户而言,售价仍比“三无”的贴牌产品高,所以同类产品的价格波动仍然巨大。而价格因素也是目前制约我省农机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3.3人员综合素质严重不足

  贵州省目前从事农业耕种的人员以妇女、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普遍知识、文化、体能等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给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严重的制约,从而严重制约了贵州省农业机械化得发展。

  4意见对策

  4.1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推动“产、学、研、推”的有机结合

  针对贵州省特有的省情,合理利用贵州省各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和省内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结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农业机械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研制适合于贵州省省情的小型多功能农业机械。

  4.2政府引导,规模经营,以合作社为主体,降低耕种成本,提高农户收入

  以马铃薯种植为例,合作社经营可以享受到政府以项目为依托提供的种子、化肥以及种植环节中的资金补贴,而散户经营模式则享受不到政府的各种政策扶持,所以因地制宜,完善对相关的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的政策扶持,降低其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费用,从而降低耕种成本,实现农户收入的大幅提升。

  4.3增大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合租社,增大对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对务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及时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从而更好推动贵州省农业机械的发展。

  5结语

  本文以贵州省马铃薯种植为例,通过对贵州省马铃薯耕、种、收环节各环节机械化率、耕作方式的调研与分析,分析研究了制约贵州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发展的因素,建议通过加大“产、学、研、推”的研发机制、鼓励合作社经营及提高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等多种方式来推动贵州省农业机械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云刚.浅谈对贵州省马铃薯种植机械的现状与思考[J].贵州农机化,2018,(3):59-61.

  [2]韩忠禄,付梅.贵州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技术探讨及机具维护建议[J].耕作与栽培,2018,(2):42-44.

  [3]张韵,鲍向东.因地制宜推动贵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J].贵州农机化,2012,(3):10-12.

  [4]潘东彪,徐铭,吴雪梅,等.贵州山区烟草种植不同作业方式成本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263-265.

  [5]苏国樟,张富贵,樊国奇,等.贵州烟区残膜污染状况与治理技术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273-276.

  [6]刘文政,何进,李学强,等.马铃薯播种机具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8,(4):7-13.

  [7]李智勇,李亚萍,蒙贺伟.浅谈马铃薯播种机械研究现状[J].农业机械,2016,(8):109-110,112.

  [8]李智勇,蒙贺伟,李亚萍.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疆农机化,2016,(2):19-22,25.

  作者:周奇 潘东彪 韦云刚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 下一篇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强化策略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