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0-06-08浏览:22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其认识微观世界、了解事物在化学变化下的基本规律。因此,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并在整个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渗透环保教育理念,从而通过化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其科学发展。

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保教育;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人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破坏,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保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以此来唤醒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与变化的科目,对于环保的研究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有其关键性意义,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其核心素养,帮助其全面发展。

  1联系实际生活,树立环保理念

  目前的高中教育教学目标仍以学以致用为主,并不要求学生对知识深入了解,只要能够将理论知识生活化即可。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育时,教师需要将实际生活与化学教育做紧密结合,并在其中不断改进与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直接依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且教学形式单一,很多重点内容讲解也不够具体,很难让学生理解,久而久之不少学生都对化学产生了恐惧感,反而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工作。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能让化学教育更好地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高中化学中将会学习与二氧化硫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若单靠课本讲解,学生只能系统性地知道化学物质的一些性质,无法进一步深入了解。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其中融入环保教育内容,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展示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物质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其环保意识。如教师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硫排放源,这些就包括传统的工业生产,以石油化工、玻璃制造、汽车尾气排放等居多,并在后续中展示化学物质的具体颜色与特性。例如,在二氧化硫排放严重的地方,周围的植被有着明显的不同,草地、树叶明显更枯黄,并且土质也受到了影响,周围的动物势必也受到影响。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对物质的危害进行讲解,问学生具体的原因,而学生会产生疑问,但是并不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原理进行讲解: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酸雨是有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化学式是2SO2+O2=2SO3、SO3+H2O=H2SO4。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学生既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危害,也可以提高环保意识。

  2进行社会实践,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同样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化学研究具有两面性,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化学研究的深入,环保效果也有了很大突破。在开展高中化学教育时,要想更加深入地渗透环保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深入。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按组来科学化分配,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调查研究相关内容,这些就包括了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并让学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做成调查报告,同时后续对相关报告进行整合,在班级就报告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关措施,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水质、土壤的破坏可能是因为人们乱扔垃圾导致,因此可以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3开展化学实验,提高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实物的本质,深化对知识的吸收。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其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观念,也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目前来看,在化学实验中环保教育内容的渗透还比较少。教师在做相关化学实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指导学生需要注意哪些步骤,才能有效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提高实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如,在开展化学实验前,教师应该做好安全理论教学,对相关化学物质具有的性质、危害进行详细讲解。在具体实验流程中,也应该就相关注意事项如存在危险的步骤、有污染的环节进行反复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在开展实验时,教师应该反复告诉学生,二次反应所得的产物或化学原料不可以随便丢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此外,在实验时,还需要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流程操作,比如对怎样正确使用仪器,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浪费等,都应该有详细的讲解。对于一些有着严重污染、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学物质,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做相关教学要求,让学生知道每种化学物质的性质与危害,方便其更好地实验,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J].成才之路,2013(28):41.

  [2]耿庆贵.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Z1):36-37.

  [3]顾娟红.环境教育中进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作者:裴必高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农业发展如何增强乡村振兴新活力 下一篇环境工程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