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学者的关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为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手段。基于此,从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调节作用入手,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涉及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及投资收益几个因素并讨论了这几个因素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允价值计量;非经常性损益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会计计量问题一直以来是会计领域的关键问题,因此选择怎样的会计计量模式对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的新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部分准则开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使得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财务报表上的信息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但部分科目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也会被部分公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这无疑给财务报表使用者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意在探究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是否会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本文考虑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下影响净利润变动的因素,以期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外部报表使用者降低使用财务报表风险提供一定的帮助。
2文献综述
Barth[1]在1995年针对金融企业的研究中提到,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的净利润相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净利润波动更大。Herrmann[2]调查了日本1993年到1997年上市公司利用有价证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发现有价证券出售利润与管理当局预测误差之间负相关,即管理层预期营业利润下降时就会增加有价证券的销售利润。张涵[3]研究了投资收益对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虽然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之后减少了利用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小额盈利和亏损的上市公司仍然使用这一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而且这个问题依旧很严重。张国柱等[4]选取了2005年至2007年10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利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和T检验的方法验证我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确实能够对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项研究与其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反,容易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其由于样本容量较小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实证研究设计
3.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3.1.1研究假设在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主要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应用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债务重组等五个领域[5]。在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于上述领域时,新会计准则给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其中投资性房地产是比较特殊的一项,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亦可采用成本计量,而其他四个领域必须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经常被企业用作盈余管理手段,从而调节利润。在本文中主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下面给出了四个假设:H1:资产减值损失的变化与净利润变化相关;H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变化与净利润变化相关;H3: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变化与净利润的变化相关;H4:投资收益的变化与净利润的变化相关。3.1.2样本选取本文对2006年-2009年沪深A股的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了剔除,剔除条件如下:(1)财务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2)金融保险类的上市公司;(3)在2006年至2009年间未上市或已经退市的公司。通过上述方法的筛选,共有1386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3.1.3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2006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A股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下载来源: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分析软件为SPSS16.0(社会统计分析)软件。
3.2模型选择
3.2.1被解释变量ROE(净资产收益率,RateofReturnonCommonStockholders’Equity)通常被用来作为上市公司增发和配股时的主要依据以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ROE就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财务指标。为了简化研究,本文根据蒋义宏(1998)提出的回归模型ΔNIt=β0+β1ΔS+β2ΔEXTIt+ε选取被解释变量为ΔNI。ΔNIt表示第t年、t一1年净利润之差,△S表示第t年、t一1年主营业务收入之差,△EXTI则代表第t年、t一1年非经常性损益之差[6]。3.2.2解释变量魏涛、陆正飞、单宏伟[7]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因此本文选取了几个影响非经常性损益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如下:(1)△MS表示第t年、t一1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之差;(2)△AD表示第t年、t一1年资产减值损失之差;(3)△MV表示第t年、t一1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差;(4)△WJ表示第t年、t一1年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差;(5)△IR表示第t年、t一1年投资收益之差。3.2.3模型本文根据蒋义宏(1998)提出的回归模型ΔNIt=β0+β1ΔS+β2ΔEXTIt+ε做出进一步改进,得到模型为ΔNI=β0+β1△MS+β2△AD+β3△MV+β4△WJ+β5△IR+ε。
4实证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2007年-2009年变量所做的方差分析发现,F值分别为399.912(p=0)、490.575(p=0)、483.081(p=0)说明模型从整体上来说是可行的[8]。通过对2007、2008年回归系数表发现,每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的p值均为0,远远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故认为ΔMS、ΔAD、ΔMV、ΔWJ、ΔIR五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ΔNI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除主营业务收入会影响净利润变动这一个解释变量外,其他四个解释变量均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这就证明了非经常性损益对于盈余管理的作用。2007年模型结果:ΔNI=2.403E7+0.035*ΔMS-0.798*ΔAD+2.205*ΔMV+1.306*ΔWJ+0.266*ΔIR2008年模型结果:ΔNI=-3.841E7+0.014*ΔMS+0.225*ΔAD+2.106*ΔMV-0.781*ΔWJ+2.022*ΔIR通过对2009年回归系数表发现,ΔAD、ΔMV、ΔWJ、ΔIR这四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ΔNI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其t统计量的p值均为零[9]。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和净利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但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的t统计量为0.213(p=0.832),由于p值远远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不能表明ΔMS和ΔNI之间的关系。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自从我国于2006年提出新会计准则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针对公允价值这种新的计量模式展开热烈的讨论。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最接近市场的真实价值,为财务报表真实反映财务信息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有一定主观性的存在,成为了部分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避免退市风险的手段。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将非经常性损益分为四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结果发现这四个因素对净利润都是有影响的,说明了上市公司利用者四个因素进行了盈余管理[10]。
5.2建议
5.2.1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我国目前的新会计准则虽然已经在部分科目上要求采用公允计量,这是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很多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反映出来,造成公允价值计量时部分信息的缺失,从而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在实施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5.2.2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有政策上的硬性要求,比如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条件是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或是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将面临退市风险。这些硬性规定会使得处于这些标准边缘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进一步地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作者:周娜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纯母语研究员提供语言服务
多数据库查论文重复率,附降重建议
同领域研究员审稿,附修改建议
同领域研究员根据您的预期推荐期刊
联合国外同领域研究员,确保专业的指导
签订服务合同,您的信息与权益安全有保障
高效、严谨的学术服务,确保服务有品质
协助服务并非替代式服务,不破坏学术诚信
提供全地域、全学科的学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