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特征调查

时间:2020-04-24 浏览:336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各表型的分布特征,建立Rh血型献血者资料库。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福州地区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313210名初次献血者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者再进行RhD阴性确认和表型检测;抽取13015名RhD阳性无偿献血者进行表型检测,并建立Rh血型系统表型数据库。结果313210名献血者确认RhD阴性1208人,D变异型30人,RhD阴性血型抗原表型以dccee(53.56%)和dCcee(34.35%)居多,其次为dCCee(7.03%)和dccEe(3.39%),发现稀有表型dCCEE1人;RhD阳性献血者各表型中DCCee比例最高(45.50%),其后依次为DCcEe(34.17%)、DCcee(8.89%)和DccEE(6.57%),发现DCCEE表型2人。C和E抗原阳性率在RhD阳性和阴性献血人群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Rh血型血清学具有多种表型,RhD阴性献血者以dccee表型为主,RhD阳性献血者以DCCee表型为主;发现Rh血型系统稀有表型dCCEE1人,DCCEE2人。通过研究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建立本地区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保证合理用血及特殊血型患者的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特征调查

  【关键词】RhD阴性;弱D表现型;表型;Rh血型系统

  血型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是研究人类种族起源和迁移过程的重要工具。目前已发现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最为复杂且最具多态性的系统,其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目前已发现51种Rh血型抗原,其中D、C、c、E和e抗原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5个主要抗原组合成18种Rh血清学表型,这些表型在人群中分布不一,有些表型较为稀有[1];除了RhD阳性、阴性表型外,还存在一些RhD变异型,如弱D,部分D和Del等。本文对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Rh各表型进行调查,研究其分布情况,以期建立本地区Rh血型表型数据库,保障特殊血型患者的安全输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福建省血液中心初次献血者共313210名,男175927例,女137283例;年龄18~60岁,平均27.4岁。每位献血者留取EDTA抗凝血样5mL。1.2主要仪器与试剂:全自动血型分析仪Hemotype(意大利G.S.G公司),KA-2200型离心机(日本Kubota公司),RhD阴性初筛使用单克隆IgM抗-D试剂(英国AlbaBioscience公司);初筛阴性者采用2种不同克隆株的单克隆IgG/IgM混合型抗-D试剂(加拿大DominionBiologicalsLtd和英国MilliporeLtd公司)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抗C、抗c、抗E、抗e、抗-A、抗-B标准血清、抗人球蛋白试剂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上述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3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福州地区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313210名初次献血者进行盐水微板法初筛,初筛阴性者进一步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试管法)进行RhD阴性确认及表型检测;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10月初筛RhD阳性献血者标本13015份(剔除重复献血者)用于RhC、c、E和e抗原检测。1.3.1盐水微板法初筛:采用1种IgM单克隆抗-D试剂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上进行检测。1.3.2试管法确认:初筛阴性的标本,进一步用2种不同厂家不同克隆株的IgG+IgM抗-D试剂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以排除弱D,试验阳性标本加做直接抗球蛋白实验排除献血者自身干扰。1.3.3Rh血清学表型鉴定:分别用IgM单克隆抗C、抗c、抗E、抗e试剂进行盐水介质法鉴定。以上方法参照文献进行[2]。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计算χ2值和P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RhD阴性检出比例:313210名献血者中,初筛RhD阴性1238人,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RhD阴性1208人(0.39%)。RhD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328人(27.18%),B型307人(25.38%),O型489人(40.46%),AB型84人(6.98%)。2.2福州地区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见表1。2.3RhD阳性与阴性献血者中C、E抗原阳性率对比分析:RhD阳性组与阴性组中C、E抗原分布存在差异。见表2,3。2.4D变异型献血者表型分布:1238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确认D变异型共计30例,占总数的2.42%,其中Ccee13人,ccEe9人,CcEe3人,CCee3人,ccee2人。

  3讨论

  Rh血型的免疫原性仅次于A、B抗原,在Rh抗原中以D抗原最强,其次为E、C、c、e。通常根据红细胞表面D抗原的有无可分为RhD阳性、RhD阴性,除此外,D抗原还存在多种变异型:弱D,部分D和Del等。弱D表型与D抗原基本上无区别,只是D抗原数量减少,表达减弱。部分D表型由多个独立的抗原决定簇组成,缺乏部分正常D抗原表位[3]。弱D和部分D在盐水介质中反应为阴性,抗人球蛋白介质中反应为阳性。Del型红细胞膜D抗原数量显著减少,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能检出D抗原,只能用吸收放散方法检测[4]。研究发现D变异型主要是由于RhD基因出现重组、缺失、点突变、无义突变等变异,导致D抗原表达减弱或部分缺失。RhD阴性在不同种族和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白种人RhD阴性约占人群比例的15%,黑人约为8%,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率约为0.35%~0.49%,壮族人群阴性率为0.10%[5],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阴性率约为5%[6]。本研究共筛查313210名初次献血者,确认RhD阴性1208人,D变异型30人。调查显示,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0.39%,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中国汉族人群RhD阴性率相近[1,7-9]。1208例RhD阴性献血者中,ccee表型最常见,占总数的53.56%,其次是Ccee表型,占34.35%,发现稀有表型dCCEE1人。本调查中显示的表型分布与其他文献报道相吻合[7-11];提示在大样本下我国RhD阴性献血者C、c、E、e抗原分布的一致性。13015名RhD阳性献血者中CCee表型比例最高(45.50%),其后依次为CcEe(34.17%)、Ccee(8.89%)和ccEE(6.57%),发现DCCEE表型2人。调查显示RhC、c、E、e抗原在RhD阳性和阴性人群分布存在差异。RhD阳性人群的C和E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人群,RhD阳性人群中E抗原阳性率和阴性率较为接近,而RhD阴性人群中C抗原阳性率和阴性率较为接近。由此推测RhD阳性人群在C、c、E、e抗原不匹配输注时E抗原刺激产生抗-E抗体可能性最大,而RhD阴性人群在C、c、E、e抗原不匹配输注时C抗原刺激产生抗-C抗体可能性最大。临床输血实践中常见的免疫性抗体多为Rh血型系统抗体[12],而Rh表型在人群中分布不一,有些表型较为稀有,因此有必要建立Rh血型表型库,尤其是稀有的Rh表型,如dccEE、dCCEE、Dccee和DCCEE表型,以满足临床抗体阳性患者的用血需求。1238例初筛RhD阴性样本,经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D变异型共30例,占总数的2.42%,低于其他省市报道[8,11]。其中Ccee13例,ccEe9例,CcEe3例,CCee3例,ccee2例,D变异型中Rh各表型分布较为分散,与闫芳等[11]报道不符。此前闫芳等于144例D变异型献血者中检出103例含有E抗原,本研究中D变异型且E抗原阳性的比例远低于闫芳报道。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样本量小,观察例数有限所致。对于Rh表型与D变异型相关性有待更多试验验证。当前,国家标准对红细胞输注的要求是ABO和RhD同型,Rh血型系统的C、c、E、e抗原不作必查项目,但这些抗原的不匹配输注可引发受血者产生免疫性抗体。因此了解本地区Rh血型抗原分布特点,可为体内存在Rh抗体的患者寻找配合性血液提供参考依据。本调查报道了18种理论上可能出现的Rh表型中的9种Rh表型的组合,包括了常见的DCcee、DccEe、dccee、dCcee表型,少见的Dccee、dccEE表型,更发现了罕见的DCCEE、dCCEE表型,这将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安排采供血,对指导临床用血及保障特殊血型患者的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爱 林洪铿 何觅 佘毅敏 任本春 单位:福建省血液中心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B超图像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技术 下一篇人才培养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及实践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

服务内容

如果您有自己的问题
点击这里 直接找学术顾问沟通

我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