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发展策略

时间:2020-04-02浏览:257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发展策略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融媒体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发展策略

  关键词:媒体;期刊

  一、引言

  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在运营与管理中,面临着刊物经营模式滞后、读者需求难以定位等问题,使得科普期刊在发展中,难以顺利完成刊物转型、创新任务。因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发展策略的研究,对梳理科普期刊生存形势,推动科普期刊内部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二、科普期刊相关概述

  融媒体时代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并且在4G网、5G网、移动终端普及后,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潮流。随着读者需求、各项特征的变化,纸张颜色、版式、图片风格、内容等方面成为大众选择读物的主要影响因素。据了解,自2015年之后,我国公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兴趣程度已经明显发生改变,科技知识传递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网络已经逐步成为大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普期刊是科技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向大众传递科学信息、培养大众科学素养、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形象的责任,是国家科普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期刊的发展,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5年为周期,面向全国科技期刊系统构建支持体系,科普期刊是重要的支持方向之一。据了解,我国科普期刊总数为180多种,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并随着科技发展、技术革新,科普内容、期刊定位出现较大转变。由于科普期刊创作内容多以科学知识为主,因此科普期刊有着较高文化传播价值。但是,相对于实用、生活、学术类期刊,在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为占据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还需适应时代潮流,在行业发展不断创新,完成科普期刊转型任务。

  三、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10年,是我国科普期刊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该阶段科普期刊种类高至127种,占据所有刊物总数的84%。但在21世纪后,科普刊物发行量随着读者阅读兴趣变化,以及新媒体的冲击,科普刊物发行量大幅度降低。具体来说,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在发展中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读者阅读需求误判。明确读者定位,把握读者需求是科普刊物提高读者满意度,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新媒体背景下,读者信息获取渠道逐渐宽泛,且个体感知内容多样化特征明显。科普期刊由于误判读者阅读需求,在设置栏目、出版内容中,未能科学区分读者,完成读者定位任务,使得科普期刊后期运营效果不佳。第二,运营模式滞后。科普期刊发展中,杂志广告、销量是期刊盈利的主要渠道,而在融媒体时代,大众阅读方式不断改变,传统纸质媒介销量锐减。当前科普期刊运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行业效益需求。第三,科普期刊创刊理念、栏目设计缺乏创新。现阶段,部分科普期刊自身组稿方式过于单一,栏目、版块设置不够新颖,难以提升读者认可度,从而获得忠实的读者群体。对此,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的相应要求,科普期刊在发展中,还应针对现阶段刊物运营管理问题,灵活调整科普期刊运营方向,在保障科普期刊内容质量的前提下,改进科普类刊物策划设计工作,实现科普期刊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的发展策略

  (一)以优质内容为支撑,明确科普期刊定位

  内容、质量作为科普期刊的主体及灵魂,在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在发展中,需要以优质内容为支撑,明确科普期刊的自我定位。进而在较强市场压力下,提升科普期刊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不论科普期刊所面临的是传统媒体,或是新媒体,内容仍然是科普期刊创作、运营重点。首先,需明确科普刊物定位。在市场经济下,科普期刊在确立刊物传播途径、方式前期,应重视期刊内容的普及性、专业性、趣味性、科学性,并在内容对比、选择中,正视科普刊物市场位置。同时根据读者群体相应变化,灵活调整刊物内容普及方向。其次,为保障科普期刊内容质量,运营单位可建立编辑、作者库,重视科普期刊优秀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同时根据相关作者及编辑的从业方向,区别作者刊物表达类型、擅长领域。并通过跟踪自媒体、作者推荐等方式,扩大科普期刊人才队伍,为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基础。由于科普期刊内容,多由各类栏目构成,所以栏目设计的新颖性是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前提。对此,科普期刊还需在市场调查中,了解读者喜好,进而设计多层次科普栏目。最后,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还应基于新型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给予读者丰富内容服务,使科普期刊在主动转型中,能够提高读者满意度。

  (二)以科普活动为载体,提高刊物品牌影响力

  品牌原意为烙印二字,发源于古挪威,是科普期刊形象化的主要载体。因此,为在融媒体时代吸引读者注意力,培养忠实读者群体。科普期刊还应以科普活动为载体,提高科普刊物的品牌影响力。科普期刊的相关运营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只有重视品牌力量,才能树立良好机构形象、增强用户对刊物品牌的忠诚度。对此,相关机构应将科普刊物视为文化产品,策划、组织具有影响力的科普活动。使得科普刊物在和读者良性互动后,展示刊物形象,强化科普期刊品牌影响力。总之,在海量信息缠绕的融媒体时代,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作用逐渐凸显。科普期刊为在生存与发展中,完成刊物的优化转型任务,还需通过科普活动,从知名度、刊物创作品味、美誉度等方面,发挥科普期刊品牌打造价值。

  (三)以服务功能为渠道,创新科普期刊运营模式

  融媒体时代,科普刊物正处于新兴媒体、传统媒体融合阶段。对此,科普期刊需创新自身运营、刊物传播方向,以服务功能为渠道,创新科普期刊运营模式。具体来说,媒体融合中,科技信息资源在市场投入后,可通过媒体分享,形成多样化信息产品。而产品所衍生出的服务功能,需要科普期刊转变自身运营方式,不再将科技信息传递局限于纸张中。比如在专家访谈类文章中,科普期刊可以将问答形式,利用图文展现。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平台,为读者提供互动功能。使得读者能够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实现和专家、编辑的互动。读者在不同载体中接收科普期刊传递内容时,能够获得足够新鲜感,避免读者出现阅读疲劳现象,有利于提高读者对科普刊物的依存度,促进科普期刊相关企业的发展。

  (四)以整体营销为方式,打造特色化科普期刊服务

  融媒体时代,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科普期刊只有以整体营销为方式,才能打造特色化科普期刊服务,提高刊物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此,科普机构可借助数字化手段,分析读者阅读诉求,针对性制定营销手段。比如,科普期刊可以在微博、博客、公众号平台时,发布刊物精选内容,为读者提供试读服务。同时提供科普期刊目录、文章导读功能,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完成刊物订阅。然后,科普期刊结合读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以提高读者对刊物的黏性。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科普期刊,可根据刊物内容、资源,确保期刊阅读的特色性,以此增强刊物影响力。例如在航天类科普期刊中,相关企业可在航天发射当天,实时转播具体内容,并聘请专家解读。并为读者、学校提供航天纪念馆、博物馆参观活动,以此拓展刊物宣传渠道,保障刊物营销质量。再者,科普期刊编辑可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公众号,经常和读者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以此用良好沟通氛围,实现科普刊物的持续性发展目标。最后,科普期刊应在坚持内容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服务功能属性,通过设置专栏、专刊等方式与相关市场服务项目形成紧密关系,相互促进、拉动,如《爱上机器人》杂志与“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项目的紧密结合,对刊物和项目来说实现了双赢。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下一篇少数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的文化价值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