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与深化无疑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美育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同时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学校的管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美育教育的实施也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美育教育的概念及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现状出发,具体论述美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并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分享有关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美育;高职;人格;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需求也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可以说,如果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必须拥有完善的人格予以支撑。高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地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除了缺乏社会经验以外,在人格上多多少少都有着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组织的实习、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而完善人格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就能够有效解决的。美育教育作为当今我国教育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人格形成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高职教育更应该从广义的美育角度出发,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各个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为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美育教育的概念及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现状
1、美育教育的概念美育教育是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早在我国的西周时期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礼”是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而“乐”是指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体艺术,礼乐相互结合,提高人民的综合素养也成为了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早期美育教育的雏形。美育教育在我国古代获得发展则是在春秋末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改变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将教育从服务于政治的现状中抽离出来,从而建立了古代教育体系。而孔子最初的课程便是我们熟知的“六艺”。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孔子的课程设置中看出孔子对于美育的理解。正是孔子的美育思想奠定了我国历经千年的美育思想基础,美育教育也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教育传统。我国当今所实行的美育教育是指结合了西方的美学教育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教育的现代美育。所谓美育教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具体来说,美育教育共由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三个部分组成。三者从感性到理性、从接触到运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同时也构成了我国美育的教育体系。2、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现状实施美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与任务,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并通过对美的理解营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更重要的是,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美育教育完善了人格,在性格、天赋、社会经验等多方面获得了提升。值得欣慰的是,美育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学中已经获得了普及。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生源特点、学生管理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均与其他高校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也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虽然已经获得了普及,但是在实施的力度与程度仍然属于狭义美育的范畴,并且距离广义上全面的美育教育还相差甚远。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则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高职院校课程专业性较强,美育教育往往无法渗透到很多技术型专业之中,这也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仅在艺术类专业中开展了美育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全面的教育,自身的知识系统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完善。人格的不完善也为美育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学生往往无法领会教师的引导,很多教师也迫不得已将难度降低,美育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综合以上两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开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质量,在此之上调整专业的设置,这样才能使美育教育获得进一步的深化,笔者也将在下文具体分析美育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二、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人格的影响
1、美育教育是完善性格的基石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较为复杂,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并没有接受过较为完善的教育,在人格方面也均有着一定的缺憾。所以,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开展并深化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众所周知,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包含了气质、能力与性格等多方面的特征。其中,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的好坏也直接决定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性格不够完善是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有很多出自单亲家庭,也有一部分是曾经的问题少年,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仅依靠常规的教育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引导,完善性格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众所周知,性格是人格中最稳定且最难以改变的特征之一。而美育教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教师可以通过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发现生活中的美,当学生感受到美之后,原来生活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便慢慢的得到弥补,性格的缺憾也在潜移美育教育对于高职学生人格的影响◎周媛默化之中获得完善。所以,美育教育对于完善性格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重,这也是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当学生性格逐渐完善,学校整体学生素养获得普遍的提升,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问题也能够迎刃而解。2、美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习天赋美育教育除了更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养成完善性格之外,对于学生学习天赋的养成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以音乐专业为例,学习音乐需要有良好的天赋予以支撑,良好的音乐天赋能帮助理解音乐中较为抽象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在其他的专业中,天赋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比重。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会学习,即使不用复习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但有的学生不论怎样学习都无法获得突破。而在美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天赋。如音乐教育中,学生乐感较差时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则可以在课堂之上选择具有集体参与性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音乐,这样既消除了学习的压力,同时也能够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此之上,当学生了解游戏流程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根据音乐改编游戏,这便是一套完整的认识美到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在无障碍的环境下接受音乐,潜力便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掘,乐感便能够被渐渐的培养出来。当然,美育教育对天赋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专业,在其他专业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实施美育教育则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扩展学习思维,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3、美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社会经验美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最重要的影响便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处事经验与社交能力。我们知道,保证就业时高职院校教学的理念,与其他学术型的高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都会选择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就业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很多毕业后的学生也表示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受过很多苦,也吃过很多亏。这均是缺乏社会经验而导致的。社会与校园截然不同,美育教育则是引导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盏明灯。在美育教育中,互动与交流的形式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则可以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与此同时,美育教育丰富的实践活动也能够让整日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走进社会,从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三、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实践总结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实施美育教育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高职院校过于对口化的专业设置也阻碍了美育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而如果想要普及、深化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开设选修课与活动课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笔者也经常在课程较少的学期中向学校申请美育教育相关的选修课。而选修课多在晚上进行上课的时间也为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众所周知,在经历了一天的学习后,学生的状态往往会比较疲惫,在晚上进行授课也是很多教师不愿意尝试的,但美育教育则有所不同,如果在此时选择让学生欣赏一些美的事物则能够起到环节疲劳、放松心情的功效,当学生身心放松之后再引导其思考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场地允许在课堂之中进行活动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活动可以调动全身来进行美的感受,但对于活动的强度则需要教师合理把握,否则学生过于疲劳之后再进行强度较大的活动便会降低学习效率。如一些简单的解放天性活动便是很好的选择。最后,高职院校深化美育教育的方法除了开设选修课以外,组成全校性的活动是进一步普及美育教育的最好方法。在笔者的学校中,笔者作为音乐教师在每个学期都会申请组织相关的文艺活动,以此来对全校的美育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当然,全校性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理,并且举办的次数也不应过于频繁,否则则会影响到学校的日常教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将学校的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其他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起到了普及美育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合理的调配时间,使学校不会因为活动过于频繁而影响正常的运行。
四、结语
本文从美育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的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美育教育对高职学生人格的影响。可以说,美育教育的优势非常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学与管理,它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习的天赋,还能够逐渐地完善性格,引导学生向更全面的发展迈进。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介绍了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相关方法。当然,本文提到的方法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还有着很多更有效地的方法值得广大教师运用自身的智慧进行探索。笔者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争取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为美育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朝晖.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2]付胜利.提升高职院校美育立德树人功效的思考[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7(5).
[3]丁春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美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包装,2017(2).[20
作者:周媛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