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服务的平台
关闭

职称阁

高水平学术成果包括

SCI论文、SSCI论文、AHCI论文、
EI论文、著作出版、专利申请

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

点击咨询

3米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时间:2020-02-15浏览:242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与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安全技术提升或局部变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企业需要进行整体的、中长期的安全工作滚动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及落实计划,全面开展现代化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方式的研究,提出了“3米”安全文化建设,并将此概念应用到海上油气田的安全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米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文化;3米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很多相关的规范及指导文件。2008年8月,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中央企业制定中长期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行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2008年10月,国家安监总局颁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确立了企业组织在建设良好安全文化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1】47号),要求企业深入开展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建设。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7】3号),要求大力倡导安全文化,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等建设。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1]。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职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样怪现象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强制执行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安全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因此,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2],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必经之路,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仅会使单位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安全文化的建立,能使职工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1、“3米”安全文化概述

  “3米”安全品牌建设源自于中国海油“人本、执行、干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3],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现代行为心理学为理论支撑,致力构建人性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特色海洋石油生产平台安全文化。“3米”安全文化中数字3有三层含义[4]:(1)表示全体员工。三人为众,全员参与。(2)表示长度单位3米。当您距离我们员工3米范围内,我们的员工会表现出良好的安全素养:做好自身安全,帮助他人安全。(3)表示安全文化建设的3项内容:1米无违章,2米无隐患,3米无事故。

  2、“3米”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进行“3米”安全文化标志的设计,其中设计很好的诠释了“人本、执行、干预”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作业人员在看到标志的第一反应就是“1米无违章,2米无隐患,3米无事故”,起到提示的作用。简单的设计赋予其多重重要意义,使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绿色外环表示安全状态,外环右下角的缺口表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红色Safety表示通过3米安全的安全文化建设填补绿色外环存在的缺陷,保证人员、设备、设施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图标整体以圆环的形式呈现,寓意着安全管理所最求的最高目标:零伤害、零事故。为了更系统的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流程的规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顶层设计、宣传承诺是为了系统搭建做准备,包括安全文化建设核心理念的提炼、目标的设定、模型与品牌的建立以及领导小组的成立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大框架”,而人员的参与、宣传及承诺,包括一系列活动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小细节”。制度建设则为系统搭建提供了依据和思路,包括搭建“十大安全作业准则”管理系统、搭建“21天安全行为养成训练”管理系统、搭建“预防性隐患排查”管理系统及搭建“隐患治理党员领办制”管理系统。

  3、“3米”安全文化建设的应用

  3.1第一项1米无违章

  3.1.1十大安全作业准则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绝大多数事故、伤害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伤害发生后,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的违规纠错手段做法单一,比如:严厉惩罚、枯燥的培训等等,收效不显著,事故伤害仍然频发;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科学制定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方案,让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素养,从而在风险失控时,员工能够远离伤害。要实现1米无违章,首要工作时建章立制,让安全红线有章可循。海洋石油生产平台创造性提出十大安全作业准则,针对日常高频次高风险作业,设定“三必须”,“七禁止”安全红黄线。三必须:必须取得油气田许可开展作业、必须持有效证件进行作业、必须熟悉自身应急职责。七禁止:禁止劳保穿戴不齐全进入生产区、禁止不按体系要求能源隔离、禁止看火员未通过培训考核、禁止擅自调整设备安全附件、禁止不正确系挂安全带、禁止使用不合格吊索具、禁止从吊装重物下方穿行。3.1.221天安全行为养成训练系统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才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国内海洋石油生产平台作业人员实施倒班制,绝大多数人每班次需要工作28到42天,这种特殊的工作制度为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素养提供了土壤。基于21天效应的思考,油气田自主开发21天安全行为养成训练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针对油气田固定员工。训练卡有三种类型:基础防护类,专业防护类,中海油安全标志行为类。第一次上平台员工需要接受三项训练卡,训练卡与人脸识别打卡系统配套使用。在通往生产区的路口,安装人脸识别行为安全打卡机和训练卡标识牌,员工每天下班后,如果当日没有违规行为,刷脸打卡下班,如有违规行为,安全监督会及时提醒,员工需要重新开始训练。21天安全行为养成训练系统操作简单,符合90后年轻员工心理需求,油气田以此充分发挥团支部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员工参与21天安全行为养成活动,每倒班初期,要求团支部成员全员参与活动,并引领非支部及承包商的青年员工,激发青年员工潜在安全技能,21天轻松养成各类安全行为习惯。

  3.2第二项2米无隐患

  隐患排查治理是石化行业安全管理的一个痛点:安全隐患排查月月查,隐患治理日日做,但是隐患还是像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系统排查,党员领办,这就是3米安全建设的第二项工作:2米无隐患。3.2.1预防性隐患排查系统预防性隐患排查系统是海洋石油生产平台进行隐患排查的一种创新型安全工具。它以海洋石油平台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设计规范等为依据,确定隐患排查类别,制定隐患排查标准作业程序,优化隐患排查周期,从而提高隐患排查广度和深度,保证排查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以Maximo资产管理系统为工作平台,定期生成隐患排查工单并执行;线下建立隐患排查支持系统,系统包括隐患排查相关标准、可视化隐患数据库和专项隐患排查工具等。海洋石油生产平台安全管理犹如“陆地千条线,海上一根针”,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亦是如此。预防性隐患排查系统是将隐患排查这根线条进行标准化、可视化梳理,然后“穿针引线”,保证隐患排查工作高效实施。3.2.2隐患治理党员领办制进入新时代,中国海油强化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想信念,党管一切,党建促安全为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预防性隐患排查出的隐患,疑难杂症由党员挂牌整改。党员上平台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各自负责的隐患进行梳理,每周跟进整改进度,及早完成隐患整改。

  3.3第三项3米无隐患

  杜邦安全管理十大原则中讲到:一切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种安全理念在理论上是所有安全管理所追寻的终极目标,但是对于实际工作却缺乏指导意义。我们不妨对这个原则稍作调整,即:一切已发生事故在未来是可以避免的。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对已发生的事故进行分门别类,根源分析,积极预防,从而避免已知的事故重复发生。这就是3米安全建设的第三项工作:3米无事故。3.3.4作业许可管控QS系统湛江分公司执行HSE管理体系,以体系化的思路对海上生产平台进行安全管理。乐东22-1气田对HSE管理体系的作业标准作业许可进行优化实施,创建作业许可管控QS系统,进一步强调工作计划性,关注作业质量,确保各项工作在安全的条件下开展。具体实施如下:每周星期二与星期六作业负责人提前填写该表,当日晚班会审核讨论;表格上未填写,未批准的作业,未来三天之内禁止开展作业;每日晚班会,作业负责人,安全人员,质量小组对当日工作情况进行汇报。3.3.5领导力建设总监是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总监的安全理念、安全意愿和安全技能对一线的安全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监的安全管理能力建设主要从安全领导力入手,包括思想认识(一个理念)、工作态度(五个带头)、管理方法四个亲自、个人行为(三项行为)四个方面。坚持一个HSE核心价值理念;带头宣贯HSE理念主动学习,带头遵守HSE管理体系,带头开展HSE审核,带头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亲自制定HSE年度工作计划,亲自抓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亲自抓隐患整改,亲自表彰安全先进个人;主动学习HSE知识、理念和工具,给予安全监督工作人力物力支持,践行中海油安全标志行为。

  4、结论

  本次“3米”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在海上生产平台上开展系列举措,使得平台上的人员在无形中形成了我要安全的意识,使得平台上隐患无处藏身,使得项目作业管理计划性更强、安全性更加可靠,并在一段时间的积累下,平台的安全工作不断融入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及安全环境,员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与氛围中互助互爱,实现了1米无违章,2米无隐患,3米无事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黎明.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J].安防科技,2005(4):6-9.

  [2]胡得国,马燕珺.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2):14-17.

  [3]王君.企业安全文化及其建设思考.石化技术,2019(11):282-283.

  [4]卞加丽.中化太仓“123”安全文化建设实践[J].劳动保护,2018(12):56-57.

  作者:华金林 毛炼 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学术顾问解答 快准稳
上一篇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下一篇西方油画风格在陶瓷装饰的应用
返回列表

了解并选择服务可填写信息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