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规模化畜牧养殖在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规模化畜牧养殖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
随着国家发展,畜牧养殖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满足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畜牧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了主要生产方式。当然,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和现象,使生态环境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就要加强相关的管理,落实制度要求,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畜牧养殖行业健康发展。
1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破坏了水资源
当前,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对水资源的破坏,由于规模化畜牧养殖行成了一定的规模,畜禽的数量相对较多,如果得不到及时地处理,就会对周边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有可能对周边的水质产生破坏。动物的粪便随着雨水的冲刷,可能对地下的水质造成破坏。假如流入江河,则可能造成大量的污染,对生物产生破坏。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用水安全,威胁人的健康。
1.2对土壤造成污染
随着规模化养殖畜禽数量得增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也会逐渐增多,如果粪便的负荷超高,对土壤的污染则非常巨大。当前,也有很多养殖场受资金限制,对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无法进行无公害处理,则直接用在农田、果园等,对土壤环境产生了侵蚀、破坏。此外,由于粪便重金属过多,导致重金属污染等,破坏了生态环境建设。
1.3对大气的污染
随着规模化畜牧养殖模式的推广,养殖粪便排出相对集中,释放的气体与空气相通,发酵后变成有害气体,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一定程度上,给人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带来影响[1]。
2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污染防制对策探讨
2.1对养殖区域进行有效划分
对于规模化畜牧养殖应该进行区域划分,不能影响相关区域工作的开展。对于规模化畜牧养殖的区域,应该远离人们日常生活居住区,有效避免人与畜禽的亲密接触,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应加强对规模化畜牧养殖的控制,进行合理规划,保护生态建设。
2.2提升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于规模化畜牧养殖建设中,应该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提升思想认识,从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还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开展规模化养殖管理,对人员的责任分工有效明确,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垃圾等进行有效处理,提升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2.3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处理
为了提升规模化养殖的效益,要做好相应的粪便有效处理配套工作。对养殖场区域进行有效管理,扎实做好管理设施,做好废物废料和污水处理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还可以将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燃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通过改善粪便的干湿情况,对粪便进行干湿分类,然后进行有效的处理,保证养殖区域整洁[2]。
2.4施行绿色养殖策略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过程中,应该树立绿色养殖理念,对于不同的生态条件,在优质资源中对良种畜禽进行合理推广,并加速繁殖。对于饲料的选择、配方、设计等都要严格把关,必要时还应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畜禽的营养均衡,选择绿色环保饲料,对于排出的粪便要进行合理的利用,必要时可以进行无公害处理后,再运用到农田等。
2.5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
在规模化畜牧养殖中,还应该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应进行有效治理,消除在未萌状态,还要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保证对环境的保护。在畜禽养殖中,可以加强畜禽除臭剂的运用,对粪便的能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避免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可以对饲料中氮磷、粪尿等利用,提升其利用率,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3]。
3结语
规模化养殖是畜牧养殖的主要模式,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只有从加强管理人员的转变思维理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对养殖进行合理管理,对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进行合理处理,倡导绿色养殖的观念,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萍.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05):92-93.
[2]张哲.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2018,12(27):153-154.
[3]易慧.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7,11(12):83-84.
作者:柳泉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农业农村局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