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改革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软件水平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企业对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培养方向应是培养适合企业需求、操作能力强的网络管理技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管理》是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程。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学习以及各项实训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机网络中级管理的水平,要求学生掌握中级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操作技能。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及文件操作方法,理解网络线路运行和维护的基本理论,掌握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的中级调试和配置,掌握软件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及数据文件的备份和还原,提高解决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不仅让学生懂得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还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具有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该课程以往采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模式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培养更适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我们需要哦对该课程进行一些改善。
一、课程需要改善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设计存在问题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为专业课,为考证需要还设置了网络管理考工中级实训环节,导致以往的课程教学以理论内容为主,实践内容留在了后续的实训环节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分离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网络管理缺乏感性了解,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考证实训往往以通过考证为目的进行的集中实训,导致学生在取得证书后,反而失去了参与网络管理学习的兴趣,也就缺少了学习主动性。
(二)课程设计缺少企业专家的参与
计算机网络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课程建设仍是按照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缺少企业专家的参与,课程思路是从网络基础知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等知识展开教学,这样的知识结构无法帮助完成学生构建工作概念,无法形成完成职业认知能力,也无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缺少企业经验
授课教师缺少企业经验,导致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无法建立准备的工作情境,也就无法完成职业环境建构和案例的模拟,尽管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方式,但仍然是“单元一”与“任务一”的转换,教学形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书本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也不能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二、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
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体现了相应职业岗位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的考试目标体现了助理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要求。水平考试测试应试者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测试应试者在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技能能力。
三、该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是专业课,课程教学以网络管理员水平考试为依据,通过学习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学生知道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理论能够形成宏观的网络管理职业意识,从而能够更宏观地分析问题,更有逻辑地解决问题,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创新。而通过对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实训进行理论知识验证,培养了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软件考证要求为辅。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系,以帮助他们建立职业认知,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与软考的结合可以帮助同学提高职业认知,教学方式上应实现从传授知识到解决问题转变,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转变。课程的教学方式应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程的一个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实践环节采用典型工作任务方法设计实践环节内容,可以极大鼓励学生主动性、相互协作、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动性。根据软考网络管理员的下午考试内容项目设计实践环节的内容,从封闭性课题到开放性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职业技能。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深入,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随着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的深入,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教学改革从合作模式逐步向教学过程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如何培养适合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教学中寻求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学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1]肖丽萍.高职计算机考证融入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17(24):102-106.
[2]黄佳旭.软考认证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轻工科技,2014(8):173-174.
[3]张永强,陈捷,贺普峥.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计算机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8(5):81-85.
[4]倪辉.浅谈高等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计算机类专职实验人员的信息素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125-128.
作者:王霞成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