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程序设计中混合式教学法的作用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程序混合式教学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程序设计课程;雨课堂
1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5月参加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时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亦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所以,因应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应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使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就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将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使传统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云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学情分析、行为档案、教学能力评估、情景式教学等。(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以前,一提到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通常想到的就是多媒体授课。每个老师精心准备好PPT或者在教学中播放视频或FLASH动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满足在PPT和纸质教材,学生信息来源多元化,学习渠道多样化,使得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从单一的多媒体教学转变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这种转变也使得教师的角色从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2)混合式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除了要做好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教学的常规环节外,还要掌握一些最新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与平台。常用的是MOOC、雨课堂、课程派、超新尔雅、学习类APP等线上线下工具。本课程使用的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新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将大数据技术以及复杂的信息技术融入到PPT和微信,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让师生互动一直在线。在整个教学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实现探讨式启发式教学。
3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目标
(1)课程特点及现状以往的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多,概念抽象难懂,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导致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满足该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2)教学改革目标通过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掌握类对象定义和使用方法,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封装性、继承性、重载、多态性等技术,更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对于给定的问题,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重视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训练,努力把“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发能力。
4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改革———用思维导图整合单元知识点程序设计课程在根据所选教材授课的过程中知识点多,内容杂乱。学生面对这些凌乱的知识点,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成模块化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授的过程中以每个模块的主题或者任务活动为设计核心,讲授知识点。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将整个模块的知识结构表现出来,重难点突出,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查漏补缺,进行深入的学习,而教材只是辅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以及模块化知识点去学习每个小知识点。(2)教学设计改革———基于雨课堂的网络和传统课堂混合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或者IPAD等移动设备成为学生信息的主要来源。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忽视手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强制学生上课不能带手机等等,可是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所以提高学生课堂兴趣使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打发课堂时间的玩具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雨课堂、超新尔雅、课堂派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出现,可以解决手机进入课堂的问题。学生们通过手机签到,通过手机在课堂上与老师交互,课下查阅文档和消息,使手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本文以雨课堂为辅助教学平台为例。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主要教学内容,梳理好整个课程的单元知识点,然后整理好所用的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图1混合式教学设计流程图(3)实验教学改革———任务驱动式实验与学科竞赛结合针对学院工科专业的特点,学院探索和构建了“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专业认知+专业实训”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教师课堂实验教学、企业专业认知实习、企业项目实践、多渠道学科竞赛、企业专业实习相结合和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4)考试改革———建立综合评价与考试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闭卷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采用上机操作的考试形式来有效地考查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情况。除了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还应在平时加强过程性考核,使学生能够得到较系统的技能训练,从而巩固和加深对C++程序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平时实践经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C++程序设计能力和较强独立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5总结
混合式教学改革就是在网络时代大数据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真正把课堂从教师手中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导。但是混合教学是否真正适合工科教学或者是否适合全部学生也是需要研讨的问题。在混合教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中去开展混合式教学,真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雯音,杨芬红.基于尔雅平台的“SPOC+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1):90-93.
[2]徐红云,徐成.基于网络课程的C++程序设计语言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3(3):100-104.
[3]马晓亮,刘芬.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8):128-129.
作者:张静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注:学术顾问稍后添加您,可放心通过